软木塞和它新的挑战

时间:2022-10-28 11:14:33

人类的科技在不断进步,却也始终没能超越最天然的软木塞。

关于软木塞的争论,至今尚未停止,喋喋不休了几个世纪。

19世纪葡萄酒开始装瓶保存,如何寻找一种符合卫生的封瓶手段,成为困扰酿酒人的大难题。人们在努力寻找一种天然、长效,取材于植物并能隔绝空气的瓶塞。有人试过橡胶棒,发现太硬;有人在中空的橡胶管里填满棉絮,使其柔软,然后在两端贴上软木片,可效果不尽人意。天然软木塞也不十全十美,因为它身上有一股刺激的味道会串进葡萄酒里(软木塞味),从而影响了酒的品质。

1973年,化学家在软木塞里发现了一种叫“2,4,6-三氯茴香醚”(TCA)的物质,总算找到了软木塞中污染葡萄酒的罪魁祸首。TCA是一种非常刺激的物质,每升葡萄酒里只要有4.6毫微克TCA,我们的鼻子就能闻到。氯分子无所不在(消毒用品、受到污染的软木树皮……),酚类物质也到处都有(酚类物质是花香、单宁等芳香类物质,各种颜色的主要构成部分),当氯分子、酚类物质和霉菌相遭遇,就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刺鼻的TCA。

一个半世纪以来,人们想尽办法去除软木塞散发的难闻气味:用开水浇、在表面涂石蜡、反复漂洗……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软木塞不肯向科技手段妥协。

迫于它的“不屈不挠”,人们试图寻找更加合适的替代品——金属螺旋盖。许多葡萄酒生产商现在已经放弃软木塞,改用绝对无味、密封良好的金属螺旋瓶盖。勃艮第沙布利地区大葡萄酒商米歇尔·拉罗什就说:“天然软木塞会给我们找很多麻烦。”每年都有500万瓶葡萄酒(包括4.3万瓶高档酒)过手的拉罗什抱怨说,每一批酒里,“因为软木塞串味而无法上市的坏酒占到3%~5%。假如一批佳酿保存时间超过5年,会有5%的酒因为软木塞封口不严,瓶里渗进空气,氧化坏掉。”从2002年起,米歇尔·拉罗什开始向葡萄酒生产者建议,用金属螺旋瓶盖给酒瓶封口,包括高档葡萄酒。

然而放弃软木塞,会遭遇多方面阻力。软木塞生产商首先站出来为自己辩护,他们认为,绝大多数串味葡萄酒的异味其实来自使用次氯酸钠液(俗称漂白水)清洗过的木桶和陈酿池。2002年,勃艮第葡萄酒从业人士做过研究,发现所有被视为“串进软木塞味的葡萄酒”里,有67%确实归咎于瓶塞工艺不过关。

另外,放弃使用软木塞会让一些消费者难以接受。不知道有多少消费者,对软木塞拔出时“砰”的一声为之振奋。2002年,阿尔萨斯葡萄酒生产商让·皮埃尔·弗里克把自己所有产品都换成金属螺旋瓶盖封口之后,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他说:“每个礼拜消费三四瓶葡萄酒的行家一向讨厌酒里串进的软木塞味,我的酒改瓶盖后他们照买不误,而且评价很高。但是那些专门收藏高档葡萄酒的人觉得,一瓶佳酿失去了软木塞,也就同时失去了值得尊重的神秘感。”

使用替代品,还会有意想不到的尴尬发生。科技水平发展到今天,人类也没有发明一种物理性质和天然软木塞完全一样的合成产品。天然软木塞质地柔软,推入瓶颈后发生膨胀,严丝合缝地贴在瓶颈内壁上,阻止空气进入酒瓶。橡胶瓶塞使用超过一年就会老化变硬,与瓶颈内壁之间产生缝隙渗进空气。葡萄酒从冰箱里拿出来,橡胶瓶塞因为低温环境变得坚硬,服务生把开瓶钻断在瓶里的事经常发生。

天然软木塞,用,还是不用?确实让人头痛。当今金属螺旋瓶盖使用最广泛的国家是瑞士,但它仅仅在保存期不长的白葡萄酒上使用这种瓶盖,而继续依照传统为红葡萄酒压进软木塞封口。说来说去,惟有纯天然的软木塞最经得起时间的考验。除了它,还有什么天然材料,能既让空气缓缓渗透,又完全阻止液体漏出?要发明更好的替代品,至少现在还没有实现。

抛开对酒品质影响的因素,从服务方面来讲,当我们去高档西餐厅用餐的时候,肯定不希望侍酒人员拿来一瓶螺旋盖的葡萄酒,拧开之后就放到桌子上。我们会希望侍酒人员做一套优美的侍酒服务来欣赏,尤其是在浪漫的气氛下与情侣用餐时。

无论天然或人造,都可谓各有千秋,不分上下。在科技没有更加突破的今天,也许,把握好现在所能用到的资源,扬长避短,针对性的为不同葡萄酒选择材料不一的瓶塞,才不失为一个务实的好办法吧。

上一篇:半干起泡酒半干白将会是大众消费趋势 下一篇:贝尔热拉克葡萄酒 古城里的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