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校园公交最优定价的研究

时间:2022-10-28 09:52:23

关于高校校园公交最优定价的研究

随着我国高等院校规模的快速扩展、城市机动化交通的迅猛增长以及高校校园人口的增加,校园公交的引入无疑是解决杂乱校园交通的一剂良方。我们以江苏大学作为研究对象对高校校园公交的最优定价展开了调查和研究。

以江苏大学为例,江大现有的校园是老校区与新校区的结合,面积非常大,走一圈下来,要一个多小时,从生活区到教学区有1公里多,走路很花时间。正由于这些原因,校园成了各类车辆的王国,满眼都是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甚至还有社会上三四十辆黑车。许多同学因为路程太远放弃步行选择乘坐黑车,如果恰逢上下课高峰,黑车在校园内行驶十分不安全,有时会发生交通事故,此外这类车不像出租车一样按路程计费,而是一律10元,价格偏高。

在2013年1月,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校内公交闪亮登场,但校园公交如何实现最优定价,本文将致力于向大家阐释。

校园观光公交,集合了“校园公交”、“校园观光”双重功能,与过去的车型相比,观光公交车是真正的环保交通工具,对校园风貌是一种提升,对广大师生的身心健康和审美是一种爱护。由于其车体美观,占道面积只有大巴的1/4至1/2,体积更小,加之其车体通透,对道路及其空间占用极少,不会给人以压迫感,相反对校园空间是一种补充、利用和美化;观光车采用无污染的可充电瓶作为能源,不排废气,噪声微小,对校区和城市的环保是一种示范;在油价看涨的今天,可充电瓶作为能源的观光车在购置、运营、维护等方面的成本低,从经济角度是有利的;由于动力柔和、车体低矮等特性,观光车安全系数高,对路上的行人和上下的乘客安全少有威胁,更适合校园交通。更为重要的是,校园观光公交以其上下方便、灵活机动,成为便民的载体和“执政为民”在高校的体现。

“环校行驶、招手上车、就近下车”是校园公交的一大特色,招手上车、就近下车让不少同学觉得“挺人性化的”。校园公交每辆可以容纳12人左右,虽然比不上普通公交车的容纳量,但是每6、7分钟一班的校园公交还是可以满足很多同学的需求。

校园公交使用的是电瓶,绿色无污染。对于同学们关心的安全问题,负责人也表示,“首先校园公交不是很大,不会占用太多马路;其次,驾驶员是经过精心挑选的,他们都有丰富的驾驶经验。”

经过了接近一年的运营,我们的校园公交车管理也变得系统化和规范化,从校园公交车的负责人那里我们了解到,江苏大学目前有12辆校园公交车,共有3条行车路线,其中1号线和3号线较为繁忙,车次也比较多,每天有7000余人次乘坐校园公交车,每人一元,每天的收入也就是7000余元,这样一个月的收入大约21000元,另外,我们也从负责人那里了解到公交车的运营成本:

每月共需水电费约1000元,共12台车,每辆车购价5万元,每车月损6500元,每年一组电池8000元,管理费200元/月,房租150元/月,维修、保养200元/月。这样,校园公交的利润率还是相对较高的。

为了使校园公交的定价更为合理,更符合同学们的期望,我们对江苏大学的部分学生做了问卷调查和交流。

在目前价位水平下,绝大部分同学乘坐校园公交是看中其便利性。对准时性,安全性,要求相对较小。三分之一同学觉得乘坐校园公交是看中其经济性。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同学希望驾驶员是专门司机,小部分同学认为混合聘用是可接受的,也有极少数同学希望学生做司机。

在校园公交车的定价方面,接近一半的同学可接受的校园公交价位在五毛至一元之间;34%的人可接受的当前1元的价格,8%的人认为目前价格低于心理价位,两者加总可见43%的人接受目前价位;13%的人可接受的价位在三至五毛。由此可见,想要服务绝大部分顾客,校园公交定价因在五毛至一元之间。

F区为江苏大学5区,为学校边缘宿舍区,去图书馆或后街最远,是校园公交乘坐频率最高地区。主要出行方式为步行与校园公交,各占近40%。以电动车为主要出行方式的人占17%。应该说F区是以校园公交为主要出行方式占比最重的宿舍区。

44%的人在价格低至三毛的价格时仍不放弃原来出行方式,56%的人会在校园公交价格为三毛时放弃原来出行方式。38%的人在五毛时变放弃原来出行方式。已有11%的人放弃原有出行方式。可以说校园公交不可能完全替代其他出行方式,其市场也会在半数左右饱和的。

可见86%的人坐车频率在每周五次以下,非主要出行方式。14%的人以乘坐校园公交为主要出行方式。由频率这方面看,校园公交市场仍未饱和,有很大前景。

多数人因为等候时间长而放弃乘车,在132人中有104人。无固定班次也是顾客放弃坐车的原因之一,约25%的人投了此票。当然,校园出行中并非大家总是赶时间的,所以顾客也会因为觉得没有必要而放弃乘坐校园公交。

同学们对校园公交的意见:

1)顾客主要看中校园公交的便利性

首先,步行是学生校园主要出行方式,再从乘坐原因来看,84%的顾客都选择了便利性。同时在问及校园公交对原有出行方式的替代时,44%顾客都觉得不可替代。因此可推出,多数人是因为校园公交快捷方便,可供应急使用。

2)校园公交需缩短顾客等候时间

问及不坐校园公交原因,83%的顾客选择了等候时间过长。校园公交现在采用随叫随停方案,方便同时,也就难以控制班次。虽说,在上课、就餐等人群集中时段增加了班次,可仍供不应求。所以车辆增加势在必行。其他时段会出现较长时间没车现象,因此需要增加班次。

3)价格调整可借鉴公交

随着校园公交市场逐步完善,小绿车数量也将增加;非高峰时段也要增加班次;雇用司机也日趋专业化。这都势必增加运营成本,因此降低单次成本也显得尤为重要。现今乘车主要顾客是路途较远的D区、E区、F区和G区,高峰期还好,非高峰期就会出现近乎空运或待点等候现象,所以从长期来看要增强多数人乘车频率。多数人可接受价位在五毛至一元之间,所以降价会提高乘车频率。短期来看,F区:坐车频率最高,校园公交重要服务对象选择五毛至一元人数过半。

通过本次我们对校园公交的最优定价的调查,我们认为,校园公交向成熟期迈进的当期,建立忠诚顾客,也要效仿公交,刷卡打折。定价过高或者不能给予合理的优惠也会使得校园公交难以长期发展下去。

上一篇:基于新型城市化的湖南省城市土地集约节约利用... 下一篇:浅析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