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念下高中音乐学习方式创新探索

时间:2022-10-28 07:05:13

新理念下高中音乐学习方式创新探索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学理念“以人为本”的不断渗透。要完善音乐课程体系,就要在新的时代精神的指引下,抓住音乐教育的情感因素,把握教育规律,合理安排音乐教学,通过音乐情感的评价机制,把音乐和情感教育有机统一起来,开展体验、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造,最终实现美育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 新理念 音乐教育 创新

音乐教学作为美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全面地发展学生素质教育有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高中音乐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讨对于普通高中学生的音乐情操的培养,音乐鉴赏的提高以及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创造力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提倡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1.创设情景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在音乐课堂中,创设符合教学需要与学生需要的学习情境是必不可少的要素。音乐教学情境是运用语言、实物、多媒体、音响等手段,创设生动真实且符合音乐教学需要的氛围,激发出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和兴趣。良好的情境教学创设有助于学生对音乐作品产生共鸣,有利于学生产生丰富的想象力。就会使学生主动地运用非常自然的语言、歌声、形体等来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从而达到陶冶情操,完善人格,提高鉴赏水平,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目的。例如在高中欣赏课程《吉普赛之歌》中,教师首先播放一段黑白电影《流浪者之歌》片段,让学生感受作品的时代背景,说说从看到的画面中,理解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你是如何感知到这样的感觉的?然后配上小提琴独奏曲《吉普赛之歌》音乐,再次创设情境问题:这首音乐在渲染这段故事情节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说说你认为这种作用的理由。然后播放吉普赛人的生活与风俗画面,顺势启发提问:说说吉普赛人的生活和音乐会有什么样的联系?如果你是一名作曲家,会尝试用什么样的风格去描述他们的生活特点。学生在画面与音响的恰当结合中,在教师的情境提问创设中,不知不觉地融入作品展现的风格特点和感人旋律,并且会自发地用自己的思想去构想和创造音乐作品所想要表达的意义及风格特征。接着教师再次导出作曲家创作的动机和意图,结合自己的认识使课堂得到质的飞跃。最后在欣赏多部吉普赛风格特征的音乐作品前提下,学生用自己的思维和方式来尽情抒发对吉普赛人的生活与音乐等感知,产生学习和了解吉普赛人及音乐的浓厚兴趣,达到主动学习的目的。

2.创设实践领域,拓展学生自主学习范围

音乐课堂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高中学生由于年龄段的特殊原因,很少会用积极主动的参与方式来表现出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热爱。如何引导高中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是教师面对的首要任务。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积极创设学生活动实践的领域,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范围显的尤为重要。例如在欣赏教学《C大调(法国民谣)变奏曲》的教学中,教师先引出问题:什么是变奏曲?(教师弹奏民谣的基本旋律,让学生轻声哼唱感受,然后教师依据基本旋律弹出各种处理加花的变奏旋律)学生探讨做出初步定义。教师再给出一段基本节奏型,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创造出根据基本节奏型而丰富变化出的新节奏。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可以将节奏用具体的各种物品发出声响来丰富节奏,例如身体的部位,桌椅,文具,矿泉水瓶等等,鼓励学生运用创新的思维,扩大学生的视野范围,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被真正的调动起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自趣。

二、培养学生探究合作的学习态度与精神

高中学生处在心理较为成熟的发展时期,如何培养学生合作与共同探究的学习态度,对于课堂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与创新能力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合作学习是针对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合作的意义和能力,是现代高中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音乐教学活动在多数情况下是群体性活动的组织,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应当充分利用音乐教学的集体表演或创作、参与表现等模式,让学生乐于合作,敢于创新和探究问题,培养出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和谐的集体主义关。

1.加强音乐综合与整合教学,增强学生合作意识

音乐学习不是孤立的,它有着丰富的综合内容,它还和各种学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学中根据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围绕教学安排和设计综合性的音乐活动,充分扩展和调动学生的知识范围,让学生在不同形式的教学手段中体会到音乐的乐趣,也能同时培养学生对其他学科的热爱。让学生在综合活动中学会人与人的共处、合作的学习态度。

2.整合音乐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调动和引发学生的探究与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和创新,应注重他们的学习过程,而不是结果。学生由于知识面的范畴限制,缺乏社会实践的经验,如果教师太注重探究和创新的结果,就会束缚学生创新思维的反站,甚至抹杀学生对音乐学科的兴趣。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整合音乐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引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和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与创新意识。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音乐,培养学生兴趣,完善美的情操

在音乐教学中,怎样为学生提供各种创造的机会,怎样让学生自主地产生学习音乐的热情,使教学效果产生最大的效应,这也是我们音乐教师应当重点解决和探讨的问题。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运用自身的人格魅力,丰富多样的教学语言,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主地进行学习,自主产生兴趣,从而完善学生美的情操。把教学、竞赛、探讨、辩论等形式有机结合,产生一种或多种新的艺术教育课堂形式(如活动课形式),多角度、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地展开,在课堂外,教师应该将学校和家庭相结合,主动融入社会,借助外界力量和利用社区和周边环境开展音乐活动将成为学生音乐自主学习的发展方向与动力源泉。从本校的实际出发,发展有特色的艺术课外团体,将音乐教学与课外活动合二为一,使学生在日常生活的音乐氛围熏陶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音乐是一门音响的艺术,也是一门情感的艺术。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抓住音乐欣赏的特点,善于从心理学和教育学提供的规律中发现、寻找和研究音乐教育的特殊原理和规律,采用体验感受式、直观感知式、兴趣诱发式、自然渗透式、启发讨论式、听唱比较式等教学方法,形成艺术的审美施教力。同时,教师应把握好“情”,自己的情趣牵动和激发学生的情,给学生以美感和启发。从而提高自身的修养和造诣,使学生的情感在音乐中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上一篇:随你而行的顶级声音 感受罗技UE耳机 下一篇:家庭娱乐的新方向 带你畅游AGS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