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发展工业情况的调查

时间:2022-10-28 06:48:55

我市发展工业情况的调查

近些年来,__市工业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立足绿色产业办工业、依托资源上项目、盘活存量促增量,取得了发展。止2007年底(下同),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增加值266822万元,全年增加值突破30亿元。

一、工业经济发展态势

(一)工业体系初步形成。"十五"以来,__市立足市情,确定了绿色产业的发展战略,坚持走“药、水、游”的产业发展之路。已形成了以系列__丝绸、秦巴医药、富硒食品、金州矿产和汉江水电等为主的工业体系。

(二)工业发展为财源建设注入了活力。规模以上企业中,税收超千万元的9户,500-1000万元的10户,100-500万元的52户,100万元以下的104户,实现利税45428万元,工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为壮大地方财政实力做出了贡献。

(三)工业发展为劳动力培训就业提供了场所和岗位。据统计,__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达到23063人,有部分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城乡劳动力就业培训,提供师资和实习场所,积极为企业培养工业技术人才,支持城乡经济共同发展。

二、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__市工业经济虽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工业经济总量偏小、运行质量不高、经济效益不好,存在着"小、低、难、少、短、散"等困难和问题,加强项目建设、促进工业发展的任务还非常艰巨。

(一)"小",即:企业规模小,数量少。安康市175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主营业务收入1亿元以上的仅有8户,5000万元-1亿元的11户,1000-5000万元的70户,1000万元以下的86户。整个工业企业数量与业务收入在全省排名靠后,经济实力弱;且企业发展受资源限制后劲不足。

(二)"低",即:工业化水平低,工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全市工业增加值仅占gdp总量的19.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重工业占68.9%,以原材料工业为重心的工业结构特征较为单一,工业内部结构不合理。

(三)"难",即:融资难,投入不足。目前安康工业企业流动资金缺口较大,由于资金的困惑,导致有的项目无法及时上马,失去商机;有的项目一拖再拖,难以按期建成投产;有的企业因无力实施技改项目和新产品开发,生产的产品成本高、技术含量低、竞争能力弱;有的技改项目竣工后,因流动资金缺乏不能正常生产,产品更新换代始终迈不开步伐,资金制约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四)"少",即:科技人才少,管理滞后。目前,工业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重小,且技术人才流失严重,懂技术、善营销、会管理、素质高的企业人才十分缺乏,远远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据了解,近五年来安康市工作的工科院校本科生大部分进入行政事业单位工作,选择企业创业的很少。由于没有一套吸引、培养人才的优惠政策,使工业企业人才断档匮乏,劳动生产率低、管理滞后、产品成本高、科技含量低、竞争能力弱。

(五)"短",即:产业链短,科技含量低。新产品开发跟不上,大量的优质资源得不到很好的利用,例如安康市的杜仲、黄连、天麻等优质药材没有进行深加工,仅仅在出售药材,黄姜的开发也仅停留在原料上,由于技术落后,科技含量低,提取率低,原材料损失大,污染严重。

(六)"散",即:工业布局分散,没有体现产业特点和区域优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为54.73亿元,中、省和市属工业产值就达24.18亿,其余30.55亿元分散于一区九县。这种过于分散的工业布点,不利于工业资源的综合利用,不利于工业资本效率的提高。更为突出的是,过于分散的工业布点,必然造成工业企业规模效益难以发挥、工业企业形成不了品牌优势,从而缺乏市场竞争力。

三、思路和重点

(一)抓好产业配套,延长矿业链条。要把铅锌汞锑生产加工作为安康市的工业支柱产业抓好做强。目前,国内外铅锌汞锑产品市场需求两旺,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要抓住这一发展有利时机,想法设法引进发展一批矿产业配套企业和深加工项目,并在土地、能源配置、交通物流、产业配套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提前做好规划,提高产业园区度和企业竞争力,为矿业大发展提供平台。通过由小促大的发展,逐步完善产业体系,打造矿产业集群,实现核心企业加配套企业加集群效应等于主导产业的链式经济结构。

(二)立足地域优势,发展安康绿色中药产业。制药、加工企业要建立稳定可靠的gap基地,加强与科研院校、知名制药企业的合作,形成大中小企业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

(三)做强龙头企业,强力推动工业快速发展。把工业发展放在绿色产业突破发展的中心地位,从壮大绿色产业的龙头企业入手,强力支持民荣食品、秦东魔芋、成林油脂、昊华和江华钡盐等企业尽快达产达效,竭力推动安康正大、北医大制药、宝业和巴山丝业、旬阳烟厂、泸康酒业、通用机械等企业的产品创新和市场开拓,着力抓好昊华钡盐二期、石泉钒钛磁铁和旬阳鑫源选矿等重点企业扩能技改项目。走出一条既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又给人民带来实惠的又好又快的工业发展路子。

四、对策和建议

(一)因势利导,转变思路,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市"战略

工业是城市经济的主导,是落实城乡统筹、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是加快发展的关键。长期以来,安康市经济工作的重心是以农为主,特别是近十年来,通过抓产业、抓劳务输出、抓投入,农村经济得到较大发展,"产业富民"初见成效,但工业发展仍徘徊不前。如果说抓农业是抓脱贫、抓温饱,那么抓工业就是抓财源、抓就

业、抓社会稳定。 (二)突出工业,强化招商,在加快发展上求突破

一要,进一步强化项目建设,在引进带动性强的工业项目上有所突破。要瞄准国家产业政策上项目,围绕资源优势上项目,依托骨干企业上项目,招商引资上项目。通过引进和实施一批带动作用强、对财政贡献大、有强势推动力的项目,尤其是工业项目,不断增强工业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后劲。二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全民创业上有所突破。民营经济是安康市经济最具活力的增长群体,是安康市经济发展的潜力和希望所在,也是推进"工业强市"战略最直接、最现实的途径。要鼓励有一定实力的个体经营户和率先发展起来的农民兴办企业,引导民营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实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向股份制、集团化发展。三要在引进外资上下功夫。要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与周边地区实现产业对接与合理分工;充分发挥现有企业与国内一些大企业、大公司的联系和驻外办事处的桥梁作用,突出矿产业、制药业、水电等重点产业,开展宣传推介,以吸引更多的企业和资金投入。

(三)深化改革,提升素质,激发人才创业活力

一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人才资源,将过去办过工业的人才以及懂经营、会管理的政府工作人员,派驻企业帮扶,并出台适合工业发展的人才激励政策,重奖对工业经济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竞争的环境。二要把培养企业家队伍作为加强工业建设的重要环节来抓,采取专题培训、考察学习、专家讲授等多种方式,学习现代企业管理知识,更新观念,开阔视野,提高管理水平。

(四)转变职能,优化环境,形成发展合力

一要着力用硬手段来改善软环境。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坚持不懈地整顿和规范市场经营秩序,真正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建立有序的市场体系,从服务的视角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二要努力形成工业经济发展的合力。市县各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优化环境,齐心协力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只有安康市上下增进共识,积极努力,形成合力,才能增强安康市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招商引企的吸引力和全民创业的感召力,实现政府、企业、社会及各行各业的共赢,才会力促安康突破发展。

上一篇:浅析拉丁美洲法学教育历史发展与变迁 下一篇:关于德育中学生个性发展问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