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安全牢记心中,生命教育从娃娃抓起!

时间:2022-10-28 06:21:02

交通安全牢记心中,生命教育从娃娃抓起!

《科学生活》:交通法是每个人日常生活中都必须面对的,它和其他法律相比有什么特点?

俞警官:我们说交通法和其他法律法规的最大区别在于,交通法是每个人都要参与的。只要在中国境内,参与道路交通行为的人,都要遵守本法。通俗地说,当你踏出家门开始,就要遵守交通法。所以,交通法是每个人都应该学习、遵守的法律,而并非只有开车的人才需要学习、遵循。实际上,这一点我们做得还远远不够。

其实,很多交通法大家都不太了解。比如:雨天,机动车不开车灯就是违法的。再比如,机动车在右转弯时,应该让直行的行人和非机动车先行,如果不让的话,是要扣三分的。而这些规则一般人知之甚少,当然,这可能与我们以前的宣传不到位也有关系。所以,我们应该把这些交通安全的常识从成年人到孩子逐渐普及。

《科学生活》:我们常常听说某人违反了交通法,被媒体称为是违章或违规,这种说法正确吗?合适吗?

俞警官:现在媒体在宣传方面也存在一些误区,一个比较重要的方面就是把违反交通法说成是违规、违章,这就选择性地降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级别。就像前段时间闵行区一位交警在处理交通违法时被司机拖行致死的这个事件中,一些媒体所用的新闻标题就是《司机违章致交警死亡》。2004年之前,我们用的是条规,所以叫违章是对的,但是,十几年过去了,现在每个人都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制约,必须遵守本法,作为媒体,如果自己都不懂法,又如何普及法律、教育群众呢?

《科学生活》:中国式闯红灯现象让人大伤脑筋,出现这种现象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俞警官:作为国际大都市的上海来讲,民众的交通安全意识比较淡薄,特别是儿童的安全教育远远不够。在张江,可以看到很多交警都是抓着违反交通法的行人不让走,说你不能闯红灯,人家怎么说?“你别管了”。世界500强里面的白领也不例外。不得不说,这和从小没有接受交通安全教育有关。

环境对人的塑造起了很大的作用,很多中国人出国了都能遵守别国的交通法规,但在自己国家却不能遵守我们的交通法。我们不能因为我们国家的交通法完善得比较晚,就可以视而不见地闯红灯。借用一位大家的话,“你所在的土地是中国,你若光明,中国便不会黑暗”。我们不要总是埋怨我们的国家怎么样,问问自己做得怎么样?现在很多人是选择性地批判,如果这件事是对自己有利的,就说好。我们要通过不断地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反省,才会进步。

《科学生活》:现在发生路怒症的驾驶员很多,还有些年轻人喜欢飙车。前段时间四川发生男司机猛踢变道女司机的事件,请从您的视角帮我们解读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俞警官:现在很多人已经把强行变道、违法变道当成一种炫耀其驾驶技术、驾驶水平的方式。有些人甚至认为,“我能强行变道进去说明我厉害”,然后挤压别人的车,最后引发争执。我不希望我们的孩子以后都变成这样的人。很可能今天你是学校里一名学习成绩很优秀的孩子,但由于你对交通法的漠视,将来可能在几秒钟内生命就消逝了。

现在,很多家里有钱的年轻人,肆无忌惮地在马路上飙车,置自己和别人的生命于不顾,严重危害了人们的生命安全,这种行为被判定为危害公共安全罪、危险驾驶罪等。所以,没有法律意识的人即使他的本事再大,能力再强,于己于人于国都有百害而无一利。

《科学生活》:暑假是交通事故的高发期,孩子们容易出现哪些交通安全问题?国外的交通安全教育有哪些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俞警官:前段时间,世界卫生组织报道,中国每年因为道路交通事故死亡者超过20万人,相当于三个汶川大地震的死亡人数。而日本每年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数仅为4000人。从全国来讲,双休日和假期都是交通事故的高发期,特别是暑假,时间较长,孩子们到外面游玩的机会较多,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也较高。

孩子发生交通事故的一个最大特点是突然从道路两侧窜出来,可能是跟着一个皮球窜出来,或者追逐等,特别容易酿成车祸。这个问题是造成孩子们伤亡的一个重要因素。

外国交通法律法规的宣传非常到位。在一些西方国家,文明、素养首先体现在交通安全上面,就是要遵守交通法。比如说德国,孩子从上幼儿园就开始穿那种黄色的反光背心。在孩子开始学自行车时,学校会组织考试。骑自行车要戴头盔,而我们的孩子几乎没有人戴。我也问过我的孩子,我说,如果你戴着头盔骑自行车上学会怎么样?孩子说,所有的同学都会嘲笑我。自我保护却要被嘲笑!虽然法律上没有要求骑自行车必须戴头盔,但是从自我保护的角度来讲,骑自行车是应该要戴头盔的。日本法律规定,自行车等非机动车在夜间不开车灯(他们的自行车是配备车灯的),要罚相当于6000元人民币的款,可以买几辆自行车了。自行车的车灯也很好配的,体育用品商店里都有的卖,也就十几块钱,套在龙头上就行了,在夜间行车可以很好地保护骑车者。

《科学生活》:人们常说,安全教育要从娃娃抓起,那么我们学校的交通安全教育做得如何呢?

俞警官:在儿童安全方面,法律上规定学校是有义务进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但学校里的老师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而交通安全教育对讲解人员要求也较高,不仅要对交通业务较为熟识,而且还要考虑孩子心理和年龄的接受程度。

我们在工作中发现,对初中以上的孩子,教育起来就比较困难了,因为他们已经把一些陋习以及一些违法的行为养成习惯了。这是我们比较头痛的,所以,交通安全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浦东新区有600百多所学校,我一个人每天讲两场,一年也讲不完,所以,我们觉得通过微信一些宣传片是好的方法,发到每个学校,要求每个班级组织观看,孩子、家长也可以随时随地观看。

教育局是很重视学生生命教育的,但是大部分学校是不开展交通安全教育的,特别是初中、高中。我自己的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的高二,没有上过一次交通安全课。所以,这个问题,我也是很有意见的。因为,法律明确规定学校有义务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不能把法律特别是有关生命的法律视为儿戏,把它长期地抛于脑后,只顾抓学习。如果连孩子的生命都保护不了,学校教育的意义何在?比如说那个某名牌大学副校长的事情,这位副校长2014年在浙江高速的环线上出口处违法变道造成交通事故导致死亡。作为一个知名学府的副校长,在交通法上置生命于不顾,最后会导致自己死亡,让人痛心。

作为一名交警,我是非常想进学校去给孩子上交通安全课的,哪怕是周六周日甚至是晚上去给孩子们讲课,让我自己贴钱我也愿意去给学生们讲交通安全知识。大家不要认为交警是懒于做宣传,而是力不从心。

我们在微博、微信上面发了很多交通法的视频、文章,希望家长、老师们能重视。如果我们哪里做得不好,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也希望家长、老师能够给我们及时指出。如果我们还不抓紧教育现在的孩子们,就是对孩子们不负责任。

《科学生活》:有一些学校非常重视生命教育,中央电视台的开学第一课节目就是关于生命教育的,那些重视生命教育的学校往往学生的学习也很好,您在工作中是否也有这样的共识?

俞警官: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一些优秀的民办学校,校领导对交通安全的重视程度要高很多,这主要还是取决于校长的办学思路和办学理念。如果一个学校的校长尊重生命、重视生命教育,那么这个学校也一定是个好学校。事实往往是,孩子们的成绩越好的学校,儿童安全教育的水平也越高,法律意识越高,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相反,往往是只抓学习的学校,而忽视生命教育的学校,学生成绩肯定不是最好的。好的学校都是各个方面均衡发展的,而差的学校看上去学习很卖力,但事倍功半。

为什么会这样?想想看,对孩子的生命都不敬畏的学校、校长,怎么能教出优秀的孩子?无论哪门学科,都是为生命服务的,都需要敬畏生命。生命教育一定是贯穿语数英数理化各门学科的核心思想。我们所有学习的知识,归根结底是为人服务的,而人的需求方面,安全又是第一位的。没有了安全,一切都是浮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我们交警对儿童交通安全教育也有一种迫切的心理,真的很焦急。我已经四十多岁了,就是想要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这是我们的职责。比如,微博、微信上的朋友和我讨论一些交通安全问题,他们学到了很多交通安全知识。有些人说,雨天不开车灯是违法行为,要扣1分,罚款50元钱,这个事情很多司机都不知道。我们就是想通过宣传,让孩子们在没有学开车之前就知道雨天不开车灯是违法行为,要记1分、罚款50元,而不是等他们做了驾驶员以后才懂这个法规。这才是我们要做的,我们的孩子都是优秀的,不要因为老师、家长的忽视而贻误了孩子。

我们一定要把“安全第一”的理念牢记在心,这四个字虽然很土,但确实是真理,我们的孩子们去学校学习知识,无论哪一门知识,前提就是安全,所以,从宝宝抓起,贯穿幼儿园、小学、中学教育,就要教给孩子生命至上的理念,因为这是学习任何知识的基础。

上一篇:陈晓&陈妍希 大婚喜上加喜 下一篇:“穿梭新CP”诞生魏大勋文咏珊车顶互动甜蜜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