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探讨

时间:2022-10-28 04:25:21

关于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探讨

摘要:建设工程的质量关乎用户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随着我国建筑业的飞速发展,建设工程质量问题层出不穷,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简单介绍了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的主要问题以及质量监督管理的现状,并探讨了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方法。

关键词: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为了提高建设工程的质量,就必须提高对质量的监督管理水平,不断探索和实施新的监督管理方法。本文主要就建设工程的质量问题和质量监督管理的不足,进行了监督管理方法方面的研究和探讨。

一、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的主要问题

由于我国建筑行业飞速发展,与之相配套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一些不法分子进行利益交易,使得存在工程质量问题的“豆腐渣”工程屡见不鲜。

由于出现的工程质量问题比较多,现主要列举以下几个主要问题:由于地基不稳定造成的房屋沉降或倾斜;由于材料质量问题或施工方法不当引起的墙体开裂;由于设计施工不当或材料问题引发的房屋各处渗水;由于材料质量问题引起的房屋裂缝等。所有这些问题都在威胁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加剧了工程建设单位与建筑工程使用者之间的矛盾。

二、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现状

我国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还不完善,质量监督管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工程建设单位的质量监督管理意识不强

虽然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在我国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由于对质量监督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工程建设单位的质量监督管理意识还不强。大多数工程建设企业还没有全面认识质量监督管理的作用,一些单位的监督管理只是流于形式,质量监管工作难以发挥实效。这样往往会造成工程质量监管不力,严重的甚至会给建设工程质量带来严重威胁。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队伍素质普遍偏低

由于我国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国家在质量监督管理人才的培养方面做得还不够,一些质量监管人员缺乏系统的知识,而在企业中又得不到相关业务知识的培训,导致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人员的素质普遍较低。加之一些企业不重视对年轻监理人员的培养,造成老的监理人员缺少“继承人”,阻碍了企业的长期发展。如何提高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团队的整体素质,建立一个人员学历层次高、业务知识完备、专业技能扎实、质量监督管理经验丰富的高素质团队,是每一个建设企业都必须考虑的重要内容。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力度不够

由于监理机构收费标准低使得人力、财力有限,监理职能与建设企业质量监管人员职能交叉甚至重叠等原因,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力度不够的现象十分普遍。首先,由于对建筑材料购买的监管不到位,容易导致劣质建筑材料流入建筑工程建设中,给建设工程质量埋下隐患。其次,对施工过程监督管理力度不够,一些低素质的施工人员就会进入施工环节,施工技术和施工经验就大打折扣;一些工程建设企业在利益的驱使下就会偷工减料,严重影响建设工程的质量,甚至会危及工程使用者的安全。

建设工程监理市场不规范

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监理业务的承揽方式不规范。在一些监理业务的承揽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转包监理业务、无证监理、私招监理等现象,导致建设工程监理的应有作用在很多项目上得不到充分发挥。二是地方保护主义限制了建设工程监理的发展。一些地方政府制定繁杂的规定,蓄意抵制外来监理企业进入,以此来保护当地监理企业,这种垄断经营、封锁市场的行为不符合市场经济自由竞争的宗旨,是一种经济发展的短视行为。

建设工程监理收费不合理

实际上我国建设工程监理企业的收费低于国家的要求,这主要是由三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是有的建设工程企业把工程监理支出看成是企业的经济负担,严重压缩监理费用,使得监理工作不能有效展开,导致一些不稳定因素的出现,给建设工程企业带来风险,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二是在进行监理竞标过程中,一些竞标企业竞相压低价格,大打价格战,希望通过价格优势赢得投标。三是我国建设工程的相关管理部门和物价部门没有形成严格的价格监督制约机制,没有对建设工程单位和监理单位的压价行为进行有效控制。

提高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水平的策略

基于以上对当前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笔者认为要想提高管理水平,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建立健全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因此要提高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水平,首先应当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是实施工程质量监管的保障,健全质量监督管理体系首先要完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质量监管的可操作性。其次要规范市场监理秩序,严厉惩处转包监理业务、无证监理、私招监理等行为;制定统一的监理准入标准,使各监理单位能够自由流动,提高监理的质量;工程建设的相关管理部门和物价部门要制定严格的价格监督和制约机制,对工程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的压价行为进行有效控制,完善建筑监理的收费制度。

2、明确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目标

在建设工程施工之前,工程建设单位负责人要严格按照我国工程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结合建设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和业主的要求,制定详细明确的建设工程质量目标,从而确定质量监理目标和监理标准。建设工程监理目标要能够充分反映建设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根据业主提出的具体要求加以有效实施。在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监理目标的相关规定,对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实施全方位的监理,以便确保建设工程的质量。

转变角色,健全配套法律法规,实现监督管理国际化、法制化

笔者建议,在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实践中,应当积极转变角色,实现政府对工程质量监管工作方式的快速转变,即由传统的授权执法逐渐转向现在的委托执法;由传统的实体质量节节把关,逐渐转向现在的随机抽检;由传统的看、问式检查方式,逐渐向现在的科学仪器应用转变;由传统的对工程质量等级进行直接审查,逐渐转向现在的竣工验收备案;由以施工现场对承包商的监督为主向全面、全过程监督转变。通过上述角色的转变,可以有效地改变政府的行政职能形象,促进监督管理工作向着专业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以经济和法律相结合为主要手段对建设工程质量所有参与者实施执法监督。同时还要建立健全建设工程质量配套法律法规,不断增强建设工程质量社会保障能力,从而实现监督管理工作的法制化与国际化。实践中,笔者还建议借鉴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经验,加强国内建设工程质量的咨询与服务保障系统建设,尤其是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监理工作,培育建设工程保险与担保市场和业务,加强市场主体要素监管,全面推动建设工程保险与担保市场和的良性运转。同时,还要不断加速与国际惯例的有效接轨,全面推进工程质量监管国际化发展进程。

4、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的培训

在建设工程质量监管过程中,监督管理人员是关键,人员的素质关乎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的水平。要想提高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理水平,就需要定期地对监理人员进行业务和技能的培训,提高监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尽量避免由于监理人员素质偏低造成的工程质量问题。对新入职的监理人员要实施岗前培训,通过对他们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和业务标准的培训,使他们掌握监理工作的基本要求、工作程序,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具备上岗的基本能力;此外还要加强对在岗人员的岗位培训,在岗人员要不断学习知识,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和业务能力,应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5、不断改进和完善政府的质量监管模式,全面提高监管效能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建设工程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要增加科技含量,因此笔者认为应当对现有的监管手段、方法进行适当的改进与创新。同时,政府部门在建设工程质量监管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地以高新技术为支撑,最大限度地确保监督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实现监管方法的科学化合理性化,对检测设备、仪器等进行不断的创新和改善,以此来适应建筑技术的发展需求,确保政府监管的行为的科学性与高校性。

结语: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建筑业发展的好坏直接关乎我国经济的发展质量,因此,在建筑工程建设中一定要抓好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工作,把它落到实处。只有健全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体系,提高监理人员的素质,加大监理力度,才能切实提高我国建设工程的质量。

上一篇:PLC控制电梯选向电路程序的改进与应用 下一篇:工程测量质量控制方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