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合作培养幼儿文明礼貌习惯的探索

时间:2022-10-28 04:09:48

家园合作培养幼儿文明礼貌习惯的探索

摘要:

孔子说得好:“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著名幼儿教育专家蒙台梭利博士指出: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期在两岁半至六岁。因此,从小引导幼儿学礼、知礼、懂礼、用礼,有助于促进幼儿社会化发展的进程,对培养健全人格、塑造完整儿童将起到重要作用。俗话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早在20世纪30年代,陈鹤琴就指出:“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须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幼儿文明礼貌行为习惯的形成,幼儿文明礼貌养成教育离不开家长的积极支持和合作。

关键词:

幼儿教育 形为习惯 养成教育 家园合作

【中图分类号】G616

一、幼儿园要重视培养幼儿文明礼仪行为

1.教师要从自身做起,注重言传身教。

在幼儿园里,幼儿特别喜欢模仿老师的一举一动,可以说老师是幼儿的一面镜子,幼儿是老师的影子。因此,在开展幼儿礼仪教育活动之中,老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用语文明亲切。如:幼儿来园时主动和家长幼儿打招呼,幼儿打招呼时要及时回礼,请幼儿帮忙时要对幼儿说“请、谢谢”等,努力为孩子树立良好的礼仪榜样。

2.优化教育环境,形成幼儿文明礼仪的良好氛围。

(1)美化幼儿园的环境,让幼儿生活在一个整洁优美的环境中,感受到幼儿园的美,用美的环境引导幼儿注意环境的整洁卫生,爱护幼儿园的一花、一草、一木。在教室墙面上布置一些与主题相一致的儿童画面,如“走楼梯不推挤”、“互相问好”,用视觉语言暗示、提醒幼儿。

(2)创设讲礼仪的氛围,让孩子在讲礼仪的氛围中,学会礼仪规范,如每天早上来园,请两个小朋友轮流站在门口和老师一起接待幼儿,向小朋友们问好等。在班里放置一面美容镜,让幼儿随时整理自己的仪容仪表。

3.充分利用一日生活环节进行礼仪教育。

幼儿园的日常活动内容丰富,非常适合在一日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对幼儿进行教育。

(1)开设“餐前十分钟”的礼仪教育活动。以儿歌游戏为训练手段,让幼儿在有趣的儿歌和游戏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

(2)采用新式点名法对幼儿进行礼貌教育。点名时要求幼儿从简单的喊一声“到”,逐步学会说“到,我来了,”再到说“到,我来了,大家好”。

(3)当有人在表演或发言时,要求幼儿安静地欣赏和倾听,并给予鼓励和掌声。而表演者或回答者则在表演或发言完毕后要鞠躬并说一声“谢谢大家”。

(4)情景表演:情景活动是一种事先设置好的情节和场面,由老师和幼儿扮演角色,进行表演活动。它具有生动化、形象化、生活化的特点。教师可以设计“问路”、“和天线宝宝做朋友”等情景让幼儿进行表演。

4.将文明礼仪教育渗透到五大领域教学之中。

将幼儿礼仪教育渗透到五大领域教育之中是有目的、有计划实施幼儿素质启蒙教育的一种手段。注重将礼仪教育渗透在各领域中,能使幼儿时时刻刻受到良好行为习惯的熏陶,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平衡地发展。例如,在美术活动中,同样可以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手工课上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不免要向其他小朋友借用剪刀、蜡笔等小东西,老师就要适时引导幼儿在借东西的时候讲礼貌,要和别人说“请”、“谢谢”、“不客气”等礼貌用语。如果不小心把别人的作品弄坏了或者影响了别人的操作要说“对不起”。这样一来,幼儿不但在操作活动中得到了锻炼,还懂得了一些礼仪方面的知识,可以说是两全其美。

二、家庭中要同步培养幼儿文明礼仪行为

幼儿园对孩子的礼仪培养固然重要,并且卓有成效,但要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素养,需要家园合作,共同努力。

1.家长应该充分认识到家庭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父母与幼儿有亲情关系,幼儿往往对来自家庭中的教育因素的影响接受得更快一些,更多一些。家长良好的言行、举止对于孩子健康成长极其重要。家长可能无意间的不好习惯,孩子往往会记在心里,并跟着去做,慢慢就会也养成了这些不好的习惯。所以家长的一言一行一定要有礼得体,孩子会耳濡目染家长良好健康的行为方式,在良好的生活环境下保持健康成长,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家长要为幼儿树立榜样。

2.家长要进行家庭文明礼仪教育。

家长在平时与孩子的交流中应注重文明礼仪知识的讲解和灌输,使孩子树立正确的文明观和礼仪观,比如和孩子一起分析“为什么不能闯红灯”、“为什么不能随地吐痰”、“为什么要互相谦让”等问题。在平时讲解和灌输的基础上,家长的一言一行也必须严格遵守文明礼仪的要求,千万不能在孩子面前有任何不文明,不讲礼仪的行为,哪怕是很微小的一些不良行为,这都会影响到孩子对文明礼仪的认识偏差。

3.家长应积极配合幼儿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

文明礼仪教育要取得整体效应,就要使家庭教育影响与学校教育取得一致,形成合力。做到教育原则一致,热莼ゲ梗时空充实。因此在文明礼仪教育中,学校与家长之间应该多加强沟通与交流,明确文明礼仪教育的目的和具体要求,使家长懂得良好的行为养成教育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并掌握礼仪训练的内容和方法,从而自觉地配合幼儿园对孩子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4.幼儿园要主动采取措施鼓励家长主动配合。

(1)利用家长园地、家园联系栏、qq群、班级网站等让家长及时了解学校、班级中所进行的礼仪活动以及自己孩子的文明行为情况。

(2)开展家长礼仪讲座,有针对性地了解文明礼仪的内容等方面。

(3)开展亲子活动,如上超市购物、亲子春游等,让幼儿走向社会进行礼仪实践锻炼,让幼儿的礼仪行为影响家长,辐射社会,从而营造文明礼仪大环境。

(4)召开家长会宣传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形成正确的礼仪教育观。

幼儿的礼仪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和固定不变的,需要经过多次的“学习――反馈――矫正――再学习”才能收到明显的效果。只要我们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与家庭、社会携手共同努力,坚持从正面塑造幼儿的良好品质和启迪孩子的幼小心灵,相信我们的礼仪教育会越来越有成效的。

参考文献

1、司洪流. 对幼儿也要进行礼仪教育[J]. 考试周刊, 2009, (16) .

2、 俞淼. 浅谈一日生活中对幼儿礼仪行为的培养[J]. 华章, 2008, (10) .

上一篇:关于手机电磁辐射的研究 下一篇:新课标下的小学科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