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儿子找回感恩的心

时间:2022-10-28 04:02:21

帮儿子找回感恩的心

从上幼儿园开始,小南就表现出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小升初,他拿了全校第一,保送进重点中学。我和老公对小南的成绩很满意,小南自己却并不满意,他一心一意要拿到更好的成绩。儿子有志气,我们当然支持,天天提前半小时下班,买菜购物,保证小南放下书包就能端起饭碗。

但就在上周,小南的爷爷突发心脏病被送进医院。虽然过了危险期,可老人一下子意识到生离死别的无常,说什么也要见见宝贝孙子。当我们对小南说爷爷生病想见他时,他竟然一下子急了:“老妈,我马上要考试了,爷爷的病不是不妨碍生命么?再说我又不是医生,去了能管什么用啊?”孩子这么一问,我一下子惊呆了,儿子流露出的对爷爷病重的冷漠,和那种对于被打搅的厌烦,让我震惊。

记得小南3岁的时候,爷爷背着他去逛街,一不小心撞到一辆三轮车上,当场昏了过去。等我们赶到医院时,老人已经苏醒过来,可小南却一直死死攥着爷爷的手,坚决不肯跟我们回家。所有人都告诉小南:“爷爷没事了!”他却大睁着眼睛用自己的脸蛋贴着爷爷的手说:“不,我必须等着爷爷一起回家。”那次,公公感动得流下了眼泪。这件事过去将近10年了,却一直被我公公深深记着,逢人便夸小南孝顺,我不知道,如果老人知道10年之后的孙子变成这个样子,会不会比我们还伤心震惊呢?

在这个孩子心中,除了学习,神马都是浮云。我们不禁要问:到底是谁将这个本来懂得感恩的孩子教育成了学习机器?老公也感触颇深:“你说咱们培养一个孩子,到底是为了什么?”我说不出话,眼前反复闪现孩子那冷淡的眼神,突然觉得,老公并不是危言耸听。如果小南一直这样发展下去,绝对会成为一个冷血孩子。

我们决定改变对小南的教育方法。我和老公配合着做了一个试验。

那天放学像往常那样,小南进门就直奔餐厅,却发现桌子上什么都没有。老公和我在卧室躺着,等小南进门,装作有气无力地说:“爸妈病了,你能给我们做点饭吃么?”小南的眼里闪过一丝恐惧,立即提议:“要不要我给姑姑打电话?”我和老公坚决否定了他的想法,就让他自己买菜给我们做顿饭吃……我和老公罢工了两天,小南的表现让我们长出一口气,儿子还不是完全的学习机器,看我们病了,也不是没有抱怨照顾我们耽误他的时间么?

正当我们有点欣慰时,小南的一番话又给我们的心头添上石头:“我想过了,如果不照顾好你们的身体,以后我就会失去事业上的坚强后盾。”原来,我们还是被小南当成了“辅助工具”来照顾。这一发现,让我有点灰心。这时,春节长假到了,老公想出了一个更大的主意。他要将小南送到大山里去,让他跟一个大山里的孩子交换成长环境。尽管小南一百二十个不情愿,可老公心意已决。

小南从大山回来后,我和老公就跟他做了明确的家庭分工,儿子虽然不用做饭,但是洗衣和打扫卫生,却是每天必做的。儿子很不情愿:“做这么多杂事,会分散我的精力,到时候拿不到好成绩会被人笑话。”老公认真地看着小南:“分数好不好不重要,爸妈需要的是一个全面发展的懂事的孩子。”第一次听到我们不再唯分数至上,小南有点愣,我趁机给他描述了那个大山里来的孩子是如何帮我做家务的。听到我羡慕和赞许的口气,小南沉默了。这是他第一次听到我们赞许的事情,竟然和成绩无关。

渐渐地,小南开始变了。大约在一个月后,他的班主任告诉我们,小南主动请缨要担任班上互助小组的组长,而在此之前,我那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儿子,对这样的活动一律拒绝。

我和老公心里压着的那块石头略有松动,尽管小南依旧没跟我们多交流,但是,当这个孩子开始懂得帮助别人时,他对自己的亲人也不会再冷漠和疏远。

(摘自《真情天下》2011年第10期)

上一篇:美国人的教子法则 下一篇:安全生产工作的十点启示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