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钢琴演奏中的几点体会

时间:2022-10-28 03:19:30

关于钢琴演奏中的几点体会

摘 要: 学习钢琴的目的是为了表现音乐,但音乐的表现需要技术手段的支持,本文从放松、力度及练琴的方法这几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钢琴演奏 放松 力度 方法

一、放松的练习是前提

紧张是相对放松而言的。一是心理上的紧张。有些初学者一弹琴就紧张,以致出现牙关紧咬、手指发抖、无法弹奏的现象。二是生理上的紧张。有些人练习时常感到弹奏时间不长,但大臂、小臂甚至腰部有酸痛的感觉,这就是肌肉紧张造成的。

被称为落滚式的触键方法是练习放松的最好办法。有人说放松的手臂和手指就好像在走路时自然下垂的状态,也有人说放松的手臂和手指是睡觉时的感觉,众说纷纭。但无论如何,我们都要遵循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法理解真正的放松,做到既松又紧。落滚主要是由手臂的上下运动、协调的带动手腕而产生的。第一步:第一个音弹出之前手腕被手臂先带动起来,第二步:指尖向键落下去,第一个音弹出后手应立即放松,保持住正确的手型等到音符的时值弹完后,再弹第二个音,这时手腕不要乱动,当弹完第二个音后手臂带动手腕再提起来,使手指柔和地离开键盘。这种用手臂带动手腕的上下运动可使僵硬的手腕得到放松,使手臂和手腕协调自如。

正确的放松方法能帮助我们得到各种优美的音色。例如音阶的颗粒性、均匀度,琶音的流畅性、连贯性,和弦的整齐度、空旷感、饱满性,都与放松有着直接的联系。

二、力度的把握是关键

力度是钢琴最基本的表现手段。通过变化演奏力度可以创造出千变万化的钢琴音响,起到表达音乐内容、塑造音乐形象、刻画意境、抒感的作用。钢琴音量的大小取决于触键力量的大小。手指软而无力,没有独立性,琴键就弹不到底,音发虚,不干净,就无法达到演奏要求。“没有力度就没有速度”这句话对钢琴的演奏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把枯燥、平淡的练习曲运用力度的表现形式来弹(即橄榄形的弹奏手法,渐强―渐弱),将会使我们耳目一新,并且很大地提高练琴的积极性。一首好的音乐作品如果没有好的力度表现也就将平庸无色。

应该注意的是:放松和力度这两个方面,只强调其中某一个方面是不行的。真正的力度是在放松的基础上获得的,紧张地用力,不仅练不出恰到好处的力度,反而会造成手臂、手指的僵硬,结果适得其反。

三、练琴的方法更重要

练琴要讲效率,方法非常重要。有以下几种科学的方法:

1.扎扎实实地慢练

快和慢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要想快而正确地演奏,必须从慢练起,慢练可以把一切复杂的乐句变得简单。因为慢练有充分的时间思考、倾听,能判断错误在什么地方,从而加以改正。然后逐渐加快,达到所需要的速度。待加快到一定的速度后,又出现问题,再慢下来练。这样耐心地变速练习,困难就可以克服。

练一首新曲,可先分手练,再双手配合,看起来慢,实则很快。

应该明确的是:慢练并不是绝对的,通篇多次的慢练更无必要,主要应慢练那些难度大的地方。快速的流音段还要采取变节奏、变速度的方法慢练。一旦解决了这些困难,就要在提高速度上动脑筋,进行快速练习,以达到乐曲规定的速度要求。

2.突出难点反复练

钢琴的练习不仅是手指的活动,而且是艰巨的脑力劳动。练琴必须开动脑筋,认真分析难点,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有目的地去练习。

有些人练琴时往往是遇到困难的地方弹不下来,就从头弹起,反复多遍。时间用得很多,难点却突破不了。长此以往,练习过程成了“巩固”错误的过程,练得越多,错误越“巩固”,就越弹不好。遇到这种情况,就应该提出困难的一小段或一小节,甚至两三个音符,像弹练习曲一样单独反复地练。

3.认真读谱细心练

就是把谱面上所有的记号搞清楚。如果忽视谱面上的表情术语、力度记号、速度变化等,乐曲就没有对比,没有表现,成为僵死的东西,失去最为宝贵的音乐感染力。

4.集中精力专心练

尼科莱・鲁宾斯坦说过:需要的不是练习的时间,而是质量,用心练习四小时比不用心练习好多天要有效得多。练琴就要练思想,就应该情绪饱满、全神贯注。我们应该培养精力集中的能力。

练琴要练手的技巧,更重要的是练听觉,用心指导练习,没有教师指导时,耳朵就是自己的老师。

5.持之以恒经常练

练琴切忌冷热病,趁热打铁最有效。每天必须保证一定时间的练习,才能巩固功力,日渐增长。练琴的成绩不是直线上升的,有时会有一段时间没有多大进步,甚至感到退步了,这是常有的现象。当这种现象出现时,往往是进步的前兆。只要按照正确的方法坚持练习,就一定会有一个飞跃。

总的来讲,要想达到好的艺术效果,就必须有娴熟的技巧与良好的艺术感受。艺术感受是现实生活感受的净化,它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技巧就其广义而言也是来源于生活的,它来自对生活中生理运动的归纳。技巧是建立在自然的基础上的,用自然朴实无华的动作完成艰深的技巧则是技巧的最高境界。演奏者应在生活中的感觉与钢琴演奏的感觉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将两者紧密结合,使钢琴演奏更具形象性、艺术性。

参考文献:

[1]黄任歌编著.钢琴.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第一版.

[2]司徒碧春,陈朗秋编著.名家教钢琴.江苏文艺出版社,2004,第一版.

上一篇:做一个好的心灵按摩师 下一篇:艺术设计生感知学习风格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