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春礼:青联是青年学者的大家庭

时间:2022-10-28 02:20:56

白春礼:青联是青年学者的大家庭

青联人生从这开始

1990年,全国青联主席刘延东作了“团结一切爱国爱社会主义中华青年,为社会的稳定发展和祖国的繁荣统一而奋斗”一席报告,唱响了新一届全国青联工作的号角;1990年8月19日,全国青联七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召开;1990年,是白春礼回国后的第三年,任中科院化学所研究员。

七届全国青联三中全会上宣布成立国家机关青联,白春礼也因此担任了中央国家机关第一届青联副主席。这是白春礼真正参予到全国青联工作中,真正走上青联领导岗位的标志性开始。与白春礼共同担任第一届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副主席的还有同志、孙金龙同志、任泽民同志等。

1987年,白春礼结束了在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后和访问学者研究工作,回到祖国,一心沉浸于振兴祖国的科研事业,从事国内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的研究工作,在硬件设施简陋的实验室开始了对理想的追求。

时间是比一切都重要、珍贵的保障。“每天清早会来到实验室,一直工作到很晚,第二天一早又来到实验室继续研究。这是我当时真实生活状态。”就在领导和同事推荐白春礼担任全国青联委员的时候,有人还以为是推荐人选到团中央工作。可见,在他刚回国不久的那段岁月里,对青联组织的了解和关注并不多。

但青联的感召力、凝聚力给初入青联,沉浸于科研这片天空的白春礼,以深刻的影响和震撼。

“在这里我们拥有了共同学习的机会,结识了有着相似经历的挚友,建立了特别的青联友谊。青联向我敞开了一个广阔的天空,一片新的天地。”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宗教、文艺、政治等各个领域、行业的前沿信息,经过思想的沉淀在这里碰撞,擦亮彼此的眼睛。各行各业的优秀青年汇聚成一种奋进的力量,热爱祖国的主旋律发乎于每个人的内心。

对青联精神的感怀

1987年,白春礼与美国同仁合作的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的研制工作和相应研究成果得了到国际同行的关注,并对世界最前沿的科研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此时,白春礼最大的愿望就是,把国外的科研经验和研究成果尽早应用于祖国的科研事业。怀着此般的爱国之心,在完成课题研究后,白春礼谢绝了一些单位的邀请和挽留,第一时间决定回国。

人生的抉择与数年后刻骨铭心的感受,是白春礼对一脉相承的爱国精神与青联精神相通相容的深刻感怀。

1995年,白春礼任第八届全国青联副主席。他三次作为团长带团或作为团员共同出访。1995年,作为团长带领全国青联代表团出访俄罗斯、芬兰、希腊;1998年5月,香港回归之后,带领全国青年代表团访问了澳门和香港;另外一次,俞贵麟作团长,他作为首届大陆十杰代表团成员访问宝岛台湾。

这三次出访期间,与各国青年组织都进行了友好的会谈。让白春礼深深的感受到:我国的全国青联组织所具有的强烈的号召力和凝聚力,是其他国家无以比拟的。但相同的是,汇聚在青年组织这面大旗下的各国优秀青年,他们都以国家的兴衰为己任,时代的召唤为使命,为实现国家的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港澳青年爱国爱港爱澳,青联的力量对于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保持香港、澳门的长期繁荣、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无论对于他自己,还是海内外青联组织的每一名杰出的青年人,在白春礼看来,青联不需要沾染一点沽名钓誉的杂念。于个人,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于国家,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奉献一切才智和力量。以奉献充盈心灵,以信念回报祖国。

青年学子是青联的希望和寄托

1994年,白春礼获得中国青年科学家奖,得到募集用于奖励获奖者的几万元奖金。颁奖现场,聚光灯下,同志走到白春礼面前,语重心长的说:春礼啊,这笔奖金是国家发给你个人的……像司令对战友关切的命令,一种由衷的爱护。

后来,白春礼将这笔数额不小的奖金捐给了中科院化学所。化学所的青年人才奖正是由白春礼的捐款和所里匹配的一些资金而设立的。尽管直到现在,化学所的许多人仍然并不清楚这个奖项是怎样设立起来的。“每个奖项的获得,都是国家寄予我的期望,我愿身体力行的在我有限的科研道路上,使无限的科学事业得到传承。”

这份寄托虽然不流露于白春礼的言语中,但是在青联的年会上,当他面对900多名青年才俊,以趣解英文字母的方式,向他们致以了最衷心的期望:YOUTH(青年)的第一个字母“Y”,像小树一样,需要成才,需要不断的呵护培养,也需要不断的修正自我,提升自我。“O”是太阳,青年是冉冉升起的太阳,要珍惜宝贵的青春时光,努力学习迎接未来。“U”像一个空的水杯,年轻人在宝贵的求学时光中应该学到更多的知识,填充你们心灵的水杯,鲜明你们的头脑,在求学时光学得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为我们将来为社会做贡献打基础。“T”像一个戴帽子直立行走的人。很多青年都获得了学士帽、硕士帽、博士帽,学位见证了人生的一个阶段,学位的获得只是一个开端,不能被荣誉压弯了腰,要不断成长。“H”像单杠,希望青年朋友在工作之余,锻炼强健的体魄,保持充沛的活力,更好的报效祖国。

现在,虽然白春礼已不再担任青联职务,但在他的积极推荐下,中科院一些优秀青年已经加入了青联组织。

兼任中国青科协会长的青联十年

1993年前后,青科协、青企协、青记协等青年组织先后成立。这些协会一般由团中央书记处的书记们兼任会长,第一书记不担任会长。但是,青科协是一个例外。在1993年成立之初,同志亲自兼任了第一届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会长,可见,青科协工作的重要性和团中央领导对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关怀。

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吸收了海内外有较高威信、影响、知名度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和地方、行业青年科技团体及部分留学人员团体,是共青团联系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经过3年发展壮大,在1996年青科协领导班子换届改选时,经同志亲自推荐,由白春礼担任青科协的会长,一直担任到2006年换届。

在青科协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上,白春礼谈到巨大的收获:在“青年专家科技服务活动”中,先后有1100多名青年专家参加,科研成果1400多项,与近500个单位建立项目对接、人才培养等合作关系;在“组织海外学人为国服务活动”中,近3000名海外留学人员分别到19个省(区、市)的50多个园区开展了产品、项目洽谈和人才交流活动,项目2614项,签订意向性项目协议756份。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兆国多次接见海外学人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对这项工作给与了充分肯定;围绕国内外前沿科技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举办中国泰达生物论坛、首届中国百名IT青年精英论坛、海外学人回国创业论坛、中国生态经济青年专家论坛等青年科技论坛,进一步促进了创新思想的交流,对科技进步特别是高新技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面向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深入开展了中国青年科学家奖、中国青年科技创新奖、中国软件行业杰出青年、中国中医药十大杰出青年等评选表彰活动,激发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勇攀科技高峰的创新热情。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生力军作用,为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从自主研发的“中国芯”到遨游太空的“神舟五号”、“神舟六号”,从引领我国科技发展的“863”、“973”到三峡工程、青藏铁路建设,无一不活跃着青年科技工作者的身影,凝结着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和汗水。

人生如果是一场长跑,青联就是火种,需要用一把质地优良的火炬,穿越风雨,经历霜雪,把火种保护到一个阶段的终点。白春礼担任青科协会长的十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青科协帮助更多青年人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把火炬。

快乐与荣誉的礼赞

白春礼作为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与张宝顺书记、袁纯清书记同属于共青团青联界别组。“这里的气氛总是轻松快乐,畅所欲言,毫无芥蒂地把自己最真心、最真实的一面表现出来。从单位受人瞩目的领导,好像又回到了两小无猜的年代,对这种快乐的回味甚至难以用语言表达……”

这种简单的快乐是源于内心的回归,而荣誉恰是心中最为高贵的价值的见证。1987年底,白春礼被破格提升为中科院化学所副研究员,并兼任STM实验室主任。两年后又破格提升为研究员。白春礼曾获得过全国十大杰出青年、中国青年科学家奖、全国青年化学奖、中国青年科技奖、香港求是基金会的青年学者奖、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乃至于十余年前当选为当时最年轻的院士。然后,又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俄罗斯科学院等国家科学院的外籍院士。在白春礼的成长过程中,这些与青年有关的奖项与青联的培养、支持是如此密不可分。

“尽管我已退出青联,但又荣幸的担任了‘青联之友’联谊会会长和‘中国十大杰出青年联谊会’会长。这仍然把我的现在与青联事业紧紧地联在了一起。看来,我今生与青联结下了不解之缘。”白春礼为此感到由衷地自豪。

青联,把白春礼与祖国紧密的联系在一起。22年的青联岁月里,带领人才队伍不断开创科研领域的新突破,为国家引进和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珍惜每一次难得的机会,用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立体的人才管理理念,引领中国科技走向繁荣。如是,每一个日日夜夜,倾听祖国在内心的召唤,向祖国倾诉着自己对她的感怀。

上一篇:三代东汽人 演绎“东汽精神” 下一篇:一段青春路 一生青联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