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太极拳会损伤膝盖吗?

时间:2022-10-28 11:40:01

太极,中华文化瑰宝之一,受到了世界各地人们的普遍推崇。

由于太极拳动作柔和、速度较慢、拳式不难学,而且架势的高或低、运动量的大小都可以进行调整,所以能够适应不同年龄p不同身体状况的打拳者的需要。因此太极在老年人群中也很受青睐。

打太极的好处

对老年人而言,简易的太极训练能够提高运动耐力,提高身体平衡能力和协调性,从而改善生活质量。举例来说,帕金森患者平衡功能受损,非常容易跌倒。有研究证实,练习太极可以改善身体平衡能力,减少摔跤的几率,故太极拳已成为帕金森病患者的重要的康复锻炼项目之一。

另外,太极也需要对肌肉进行控制,并不像看上去的那么柔和轻松。这样适当的运动,对控制血压、减肥、提高心肺功能等,都是有好处的。在许多慢性病患者中,太极还可以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疼痛、抑郁和焦虑症状。

打太极会损伤关节吗?

很多朋友反映,刚开始练习太极的时候,会感觉到膝关节酸痛。

膝关节受力有着自身特点,站立时膝关节承担约一倍体重,随着身体的逐渐下蹲,膝关节屈曲角度变大,承受的压力也逐渐增加,可达到体重的数倍。练习太极拳需要膝关节全程屈曲,长期负重,的确对膝关节压力很大。

膝P节作为人体主要承重关节,本身就会随着年龄增长,发生功能减退、骨密度降低、骨质增生等老化性的改变,所以大部分老年人都有着或轻或重的关节问题。当中老年人突然开始练习太极,原本已退变的膝盖忽然负担加重,可能会出现软骨和半月板的磨损加重等损伤,继而出现骨性关节炎或使已患有的骨性关节炎症状加重。

某太极拳传人被确诊为骨性关节炎合并关节游离体,需要关节清理手术,摘除膝关节内的游离体的事件,的确是有真实发生的。

其实,太极是否会损伤膝关节的问题,多个研究机构都曾做过探讨。

2014年发表的一篇论文总结了几项研究的结果――总共314名膝关节炎患者参加了研究――结论是,太极可以减轻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

2016年美国研究者比较了每周2次的太极或理疗(膝关节炎的标准治疗的组成部分)对于膝关节炎的疗效。研究者招募了204名有症状的膝关节炎患者(平均60岁,一大半为女性,一半为白种人)。12周后,两组病人的疼痛、膝关节功能、生活质量均有明显好转,太极与理疗的效果相似。而太极的练习者抑郁症状和整体的生活质量优于理疗组。一年之后,疗效仍然持续。

研究者们认为,太极会对膝关节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当然,前提是正确合理地打太极。

如何正确地打太极拳?

太极拳作为一种运动,有运动损伤很正常,它对身体也不是万能的。如果在运动过程中,出现膝盖痛的情况,首先想想是不是因为动作不正确、运动时间太长或正处在膝关节炎的炎症发作期造成的。

太极讲究随其自然、天人合一、身心合一,是冥想与缓慢轻柔的运动、深呼吸和放松的有机结合,而不仅仅是一套生硬的拳法。练习太极需要掌握一定的原则和技巧。

下面几点,可以供朋友们在打太极拳时做参考。

1、膝关节屈曲角度(大腿跟小腿的夹角)大于135°,这个角度支撑力比较合理。不要刻意追求动作的到位,下蹲多少度等,因为这些动作对于膝关节软骨不利。另外还要注意膝关节不要过度外展或内收,如果肌肉力量不足,也不要随意尝试单腿支撑的动作,避免因肌力不足造成膝盖左右摇晃不稳定,而造成扭伤。力所能及,这个度要会把握。

2、老年人练习太极,次数不要过多,时间不要太长。如果刚开始练习,一周两到三次,每次一个小时左右就足够了。

3、如果发现膝关节疼痛,要科学分析原因,是动作不标准、是过于劳累还是膝关节炎犯了。及时调整,注意劳逸结合,就会慢慢恢复。

关节做了手术还能打太极吗?

膝关节和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能打太极拳吗?

可以,但还是之前提到的原则,不需刻意追求动作的规范以及下蹲的角度和练习的时间。

对于关节置换术后的老年人,适当的锻炼有助于改善关节的活动度,提高关节周围组织的稳定性。关节假体有一定的使用寿命,学会正确保养关节假体的方式,可以尽可能减少假体的磨损。

此外,太极拳可以锻炼肩关节的活动度,对于肩周炎患者也是有好处的,可以帮助关节功能的康复,缩短病程。

需要强调的是,关节滑膜炎的患者,如果关节存在红肿热痛的症状,说明正在发病期,一定要终止锻炼,以免影响炎症的消退。

对于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更要结合自身的身体素质的耐受力量力而行,必要时咨询专业医生,以免因为锻炼加重或诱发基础疾病。

综上,太极一定要掌握正确的方法,结合自身的身体状况,才能发挥其最大的强身健体的作用,利于身心健康。

同时也希望,太极这一中华文化的标志之一,可以在太极爱好者和专业的康复理疗师的合力推动下,成为有有效的强身、健体、防病、康复之利器。

上一篇:肚脐眼到底能不能抠? 下一篇:不可不看:常用化疗药物主要副作用及处理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