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团队精神培育研究:基于虚拟团队的概念

时间:2022-10-28 10:37:03

大学生团队精神培育研究:基于虚拟团队的概念

摘要:社会需求对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合作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许多企事业单位都期望大学毕业生具有优秀的团队精神。然而现实中,大学生对传统的团支部、班级、社团等团队组织表现出严重的团队精神缺失,这就使得教育工作者几乎失去了传统的团队精神培育阵地。但是,大学生在参与虚拟网络世界的虚拟团队中所表现出来的团队精神让大家找到了希望。再加之虚拟团队本身所具有的价值优势,它完全可以承担起培育当代大学生团队精神的有效载体。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团队精神缺失的原因,并基于虚拟团队提出了大学生团队精神培育的策略。

关键词:团队精神 虚拟团队 大学生

新世纪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加快发展,社会需求对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合作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用人单位都期望大学毕业生具有优秀的团队精神。然而,社会普遍对大学生的专业知识较满意,而认为部分大学生敬业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较差,不能很好地给自己定位。因此社会呼吁大学毕业生应先学会做人,再学做事。这一问题的出现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认真的反思,培养受社会欢迎的具有良好团队精神的高素质人才,高等教育的职责和使命。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早在1996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就提出,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的学习过程来重新设计和组织,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和学会做人,其中的“学会共处”,就是指培养在人类活动中的参与和合作精神,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一、大学生团队精神的基本内涵

“团队精神”,是指团队成员对组织感到满意与认同,自觉地以组织的利益和目标为重,在各自的工作中尽职尽责,有自愿并主动与其他成员积极协作、共同努力奋斗的意愿和作风。从这一概念出发,大学生团队精神应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

首先,是团队的凝聚力。团队精神表现为团队强烈的归属感、认同感及一体性,每个成员都能强烈感受到自己是团队当中的一分子,自觉地把个人工作和团队目标联系在一起。

其次,是团队的合作意识。团队成员间相互帮助、互相关怀,大家彼此共同提高,在一个团队中,只有每个成员都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并在共同目标的基础上协调一致,才能发挥团队的整体威力,产生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的协同效应。

第三,是团队的整体风貌。它体现了团队成员对团队事务的态度,表现为团队成员对团队事务和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尽心尽力及全方位的投入。

二、大学生团队精神缺失的主要表现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16号文件对大学生的思想现状做出了客观的评价,在充分肯定大学生主流积极健康向上的同时,也指出了大学生自身存在的八个方面的不足,其中就包括大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较差。大学生在师生交往、学习研究、参与班级和校园文化活动等诸多方面,都明显地表现出团队精神缺失。

1.集体意识表现淡漠

大学生在校园里是作为个体参与到诸多小集体中,如班级、社团、寝室等等,但作为集体成员之一的大学生却表现出合作意识不够,纪律观念不强,个人主义至上,看问题和处理事情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大局意识,对自己有利的就做,对自己无利的就不做,利大就做,利小就不做,更没有从从别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习惯,造成了不少班级和寝室等集体的凝聚力不强,集体意识淡漠。

2.孤独部落日益庞大

大学校园里存在的那些独来独往的身影总特别引人注意。他们总是行色匆匆,独自去食堂吃饭,上课单独坐在群体之外,独自到图书馆看书,而且这样一个“孤独”部落正日趋庞大。这正是缘于他们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交往上过于淡漠。有的同学把市场经济的金钱原则与竞争原则泛化,在人际交往与合作中,也以此为原则,不注意师生、同学之间感情的培养,轻义重利,以经济状况的贫富为标准,近则相交,远则相离,与己有利则亲近,无利则过于疏远,缺少互帮互助的热情,交往关系上过于淡漠。

3.集体活动难以开展

大学校园里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文艺、体育、科技等活动,适应不同群体的大学生参加并在其中增长知识,结交朋友。但是,现在很多学生干部和指导老师普遍感到学生活动远不如以前好组织,这其中除了社会的和工作方法的原因之外,不能回避的问题是:反映出大学生群体中的活动参与意识不够、主动性缺乏的问题。

4.自我意识过于浓重

大学生由于所处的年龄阶段的特殊性,大多比较注意自己的个性张扬,从依赖性逐步转向独立性和自主性,喜欢我行我素,习惯于自己奋斗,不大会主动与他人合作。对社会只求权利,不尽义务;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却不能以礼待人;对社会要求过高,对自己要求低;以个人为主体,注重个人奋斗、个人发展,集体和协作观念、服务和奉献精神不足。遇到困难没有身先士卒的社会责任意识,在社会活动中,只愿当主角,而不愿当配角,欠缺与社会、与他人的合作意识,对社会责任缺乏负责的态度。

三、影响大学生团队精神缺失的因素分析

1.学校教育体系存在偏差

我国现行的教育体系偏重于培养和考察学生的分析性智力,而对他们的情商、合作能力、价值观的养成则比较忽视,而后者正是当今社会对优秀人才重要要求。中国管理学界的知名人士余世维先生曾经例举日本精英幼儿园入学的测试,来说明该国教育中对团队精神的重视,报名的小孩十人一组进入一个小屋,一字排开,主考指着屋中间的一张桌子对孩子们说:“来,大家把这张桌子抬出去。”结果有9个小孩齐心协力把桌子抬出去了,那个站着不动的孩子被认为没有团队意识,没有获得入园的资格。而因为这个原因没有获准入学被认为是家庭教育缺失,是家长的耻辱,所以家长们会想尽一切办法给孩子灌输团队精神,并让这种思想影响并融入孩子的行为。

2.对竞争与合作认识的偏差

人类在生活实践过程中总是相互作用,不同个体为实现自身利益而展开的竞争以及为实现共同利益或各自利益而进行的合作,是相互作用的两种常见形式。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竞争与合作成为现代人际关系中一个最常见的现象。学习上、生活上、工作上充满了竞争,在能力培养和就业选择上也存在着激烈的竞争。然而,当前大学生在对待竞争与合作的问题上,往往过多的强调和重视竞争,轻视了合作中的竞争,甚至忽视了合作中竞争优势的形成和竞争中的双赢。

3.自我中心的意识严重膨胀

目前,在校的大学生,基本上是“80末”和“90后”,几乎都是独生子女。所以,这群特立独行的孩子在家里的地位很高,基本处于家庭的绝对中心,他们的父母有超强的奉献精神,通常情况下自己再苦再累都不让孩子受一点儿委屈。这种潜移默化的环境让他们容易形成只从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使得其自我中心意识严重膨胀,而不注意分担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的习惯,更缺乏与人团结协作的主动性。所以,在公交车上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霸占着座位,而让老人或孕妇站在旁边的现象屡见不鲜。我们说,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对于作为独生子女的这部分大学生意义尤为重要。

四、大学生团队精神培育新视角――虚拟团队

当前大学校园里,大学生对传统的团支部、班级、社团等组织表现出严重的团队精神缺失,这就使得教育工作者几乎失去了传统的团队精神培育阵地。但是,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使得以信息、创意和智慧为代表的“虚拟团队”正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态势成为大学生中团队组织发展的新形式。大学生在虚拟团队中所表现出来的团队精神让大家找到了希望,再加之虚拟团队本身所具有的价值优势,这种优势已经成功被运用在当今世界的商战之中,它完全可以承担起培育当代大学生团队精神的有效载体。

青年大学生对于基于Internet的虚拟团队却表现出异常的归属感,对虚拟的网络团队组织感到满意与认同,自觉地以组织的利益和共同目标为重,在各自的工作(活动)中尽职尽责,有自愿并主动与其他成员积极协作、共同努力奋斗的意愿和作风。

那么,我们该如何将大学生的这种虚拟团队精神中集体主义的价值底蕴有效运用到当前大学生团队精神的培育中去呢?首先,我们要先了解什么是虚拟团队。“虚拟团队”(Virtual Teams;简称VTS)作为一种新型的团队组织形式,是为了适应网络时代而产生的,通过信息技术进行沟通与合作,其成员超越时空、组织与职能边界,拥有共同的目标且彼此高度相互依赖。它常常和电子商务、虚拟工作空间、虚拟工作组织等联系在一起。与传统的面对面交流的团队不同,虚拟团队的成员借助于先进的通讯技术和以Web2.0为基础的网络进行交流。这种团队一般由具有共同目标且具有一点资源和技能的成员组成,实行自我管理,团队的领导由团队成员选择产生。在这样的组织群体里洋溢着浓厚的信任气息和高度的协作精神。在大学生中主要形式有:论坛的管理员群体;由于某项共同关注或感兴趣的事件而形成的虚拟群体;由于某项共同特征而形成的QQ群群体(如老乡群等);网络游戏团队(如某某战队);等等。

如何利用这些在大学生中大行其道的虚拟团队为培育团队精神服务呢?

1.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引导

虚拟团队是建立在虚拟网络世界的基础上的,缺乏足够自制能力的大学生们非常容易沉溺其中。只有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积极引导,才能真正发挥大学生中自觉参与的虚拟团队对培育团队精神的作用。比如,有高校就尝试在BBS中建立虚拟团支部,发挥团组织在虚拟团队中的作用。

2.采取主动占领网络阵地

虚拟网络世界充满了诱惑,只有教育部门采取主动,设计空间,占领阵地,才能将对虚拟网络世界无比好奇的大学生们吸引到自己可以控制的领域中来。也只有这样,才可能利用大学生们对虚拟团队的归属感来培育团队精神。

3.适时将虚拟与现实对接

虚拟团队的首要特性就是它的虚拟性,这种虚拟性很自然地与现实划清了界限,长期在虚拟与现实之间转化的人很容易形成两重性格,这种情况的泛滥对青年大学生的人格成长存在很不利的影响。那么,只有适时将大学生的虚拟团队与现实对接,将虚拟的人与虚拟的事适时地展现在现实中,与现实中的人与事进行对接,这样不仅可以避免两重性格的产生,还能对现实中团队精神的培育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文娟.学校转型期团队精神的培养[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6,(5).

[2]方正泉.论大学生团队精神的培育[J].江苏高教.

[3]张绍荣,游敏惠.论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5).

[4]严晓.网络虚拟群体的信息道德教育[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

本文系浙江理工大学学生工作研究专项课题研究成果。

上一篇:浅谈特殊教育的“一体化”问题 下一篇:关于高校学生会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