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和控制

时间:2022-10-28 10:33:24

浅析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和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9-4202(2013)07-000-01

摘要在企业内部控制实务中,内部控制评价是极为重要的一环,是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再监督有效措施。本文分析了内部控制评价的五个方面主要内容,并提出评价和控制内控的组织是重要工作。

关键词企业内控内部控制评价

企业经营风险越来越多,对风险的管控重要性和必要性愈加凸显,对管控的评价也显得作用巨大,为此要做好内控评价和控制工作。学术概念上,内部控制评价是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运行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分析的活动,是内部控制系统的一个必要环节,其操作过程和结果往往影响着一个内控制度的运行,因而非常重要。但是在实际操作层面,一些企业的内控评价活动和制度设计不甚清晰、或者对评价不够重视,导致内控评价流于形式、没有深度,影响着内控的运行。因此笔者觉得有必要对内控评价的相关方面做一个系统的阐述和分析,以助相关企业明细评价的各方面内容和操作方法,并助其对内控评价引起足够的重视,以更好推动内部控制的运行,从而创建一个更好的企业运营环境效果。

一、内部控制评价的主要内容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企业的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巨变,对内控制度来说内涵和外延都随之发生着巨变,因而内部控制的内容也正在不断拓展,对内控的评价维度也越来越多、越来越细化。比如对某上市公司的内控评价,其要素既要包括公司层面的组织架构、会计审计、预算管理和人力资源、企业文化建设等各方面,也应该包括公司业务流程层面的销售与收款循环、筹资与投资循环、货币资金业务循环、采购与付款循环、存货与生产循环、成本费用控制、固定资产控制等项目进行评价。具体分析,笔者认为,总结来说,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开展评价:

(一)内控环境

内部控制本质上是对企业运行风险的识别过程,其持续性决定了控制体系必须具有完整性和实在性,即要有从宏观政策到微观措施的一系列对策,并能够在现实中真正实施。如内控环境在根本上应该有宏观的政策到微观的行为和措施组成,并且这些对策都能够被应用。那么,内控环境建设就要求对企业管理者是否真正意识到内控环境的重要性、对策等各方面有一定的理解和重视,它评价的主要是风险价值观、员工的工作能力、内控架构、企业风险意识导向等较为抽象的内容。

(二)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对有害企业健康运行的负面因素进行识别和分析的过程,是风险管理的基础。评估要素包括内外部风险的类别和权重,各种隐患的存在和重要程度,应对风险的企业内外部举措和有效性,对内外部环境的整体认识和应对之策等等。对风险的评估,应该包括企业的内外部风险,也包括企业小到质量风险大到国际环境风险等,需要按照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风险评估的要素和过程,这样才能真正对风险进行识别并加以解决。

(三)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是开展内控的具体行动,包括各种检查、管理预防、监督考核等,这些控制活动本质上是一种微观的内控环境,但是在具体行动上是一种管理活动,所以将其从内控环境中脱离出来单独考察。值得注意的是,在控制活动中,尤其重要的是对信息的控制,因为企业内控活动在现代化、信息化的今天,更多是对信息的处理,而不是针对具体人、具体事务的直接控制,更多是对同类型的信息流的监察和处理。

(四)信息交流

如上所述,信息交流是开展内控评价的重要方面,只有信息能够全面、及时、深度地汇集,才能明确内控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才能更好管理企业,有效预防风险并采取最佳措施加以解决。值得注意的是,在内控信息交流方面,要特别注意外部信息的获取和分析,很多企业只关注自己系统内的风险信息,而对国际环境等外部重要信息视而不见,这是内控的主要盲点之一,另外还要注意信息的全面性、安全性和通畅性。

(五)监督评审

内控本身是需要再监督和再审查的,而这是很多企业内控活动的最重要盲点,他们往往认为内控制度是自洽性和自运行的,只要建立内控体系就不再需要对内控本身进行监察。一般来说,监督评审主要是对内控的合理性、程序性和持续性等进行宏观审查。

二、内控评价的组织

内控评价在理论上重要,效果则要通过实践来显现,因此对评价活动的组织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要重点做好组建专门评价职能机构这一工作。企业应该授权特别任命小组作为来进行内控评价工作,最好是审计部门为主、其他业务部门各出一名负责人参与,这样才能够充分显示评价活动的重要性,更能有利于评价活动。这一特别任命小组还需要一定的设置条件和特性,一是有权利能够独立地对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运行和结果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和分析,二是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使得这种再监督能够不是形式上的重复设置,而是能够及时、充分地发掘出内部控制的缺陷,并根据分析提出对策建议以加以有效解决,三是这种对内控的评价和监督与其他其他财务监督等监督形式保持一致和协调,并能够相互制约和促进,在效率上满足企业的种种要求,四是能够得到各级领导层的重视和支持,尤其是企业董事会和经理层这一最高层级的鼎力支持,通常直接接受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的领导和监事会的监督,有足够的权威性来保证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陈耀敏.基于公司治理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研究.企业经济.2011(01).

[2]陈永.浅议上市公司内控评价问题.消费导刊.2009(20).

[3]张兆国,张旺峰,杨清香.目标导向下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构建及实证检验.南开管理评论.2011(01).

[4]魏巍.基于灰色层次分析的内部控制综合评价模型――以上市公司为例.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2).

[5]刘爱英.中外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发展比较及启示.商业会计.2011(14).

上一篇:现代企业财务集中管理模式探析 下一篇:浅谈ERP在企业运行的风险与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