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市以扶贫开发为龙头统筹城乡发展

时间:2022-10-28 09:50:43

瑞金市以扶贫开发为龙头统筹城乡发展

瑞金市从市情民情出发,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若干意见》,把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与统筹城乡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坚持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加快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一体化进程,建立新型的城乡社会结构。

一是实施产业扶贫,大力提升农业产业实力。充分利用产业开发扶贫资金和技术支持,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发展层次、规模和水平。重点在以下三方面下功夫:1、在提升园区化水平上下功夫。加快推进食品(脐橙)产业园建设,促成中橙果业、聚道面业、瑞达盛新材料、双胞胎饲料等项目尽快建成投产。各乡镇依托自身产业基础,积极引进发展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兴办各类特色,产业园。2、在提升规模化水平上下功夫。引导和支持各类投资主体到贫困乡镇投资兴业,鼓励龙头企业、合作组织、种养大户发展上规模、上水平的种养加工基地,打造一批烟叶万担乡、白莲千亩乡、蔬菜亿元乡、生猪万头乡,壮大现代农业产业规模。3、在提升合作水平上下功夫。围绕优势产业,依托种养大户、营销大户和龙头企业,积极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确保每个贫困村有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贫困户入社率达50%以上,通过发挥合作组织在政策传递、科技服务、信息沟通、产品流通等方面的作用,带动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二是实施整村扶贫,大力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在抓好49个省级扶持贫困村整村推进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瑞金市特殊的政治优势,积极争取国家、省、赣州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来瑞金市对口发展整乡、整村扶贫,全面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在乡村建设思路上,坚持“四集四变”的理念,推动农村面貌大改变。按照“三线连珠”的布局,抓好黄柏段徽派风格、云石山段客家居民风格、叶坪段苏式风格的民房改造工程,在沿线合理布局农业产业基地和休闲观光农庄,精心打造苏维埃大道、红军大道、胜利大道三条城乡统筹示范走廊;按照“四星拱月”的布局,扎实抓好壬田、九堡、瑞林、谢坊四个中心集镇建设,使其成为连接城市、辐射农村、集聚人口的重要载体,打造成为经济繁荣、人气旺盛、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城乡统筹示范集镇;按照“多点支撑”的布局,支持远郊集镇的整治建设,完善设施,美化环境,建设成为带动边远山区发展的重要载体。结合拆迁安置、移民扶贫,集中精力建设好黄柏乡上塅村迎宾新村、瑞律村顺达新村、柏村新村,叶坪乡叶坪新村、黄家山新村,泽覃乡示范区等6个城乡统筹示范区,争取年内建成并入住。其它各个乡镇要大力推行联村联组建设区,大力完善农村水电路讯等各类基础设施和配套公共服务,探索和推行社区化组织管理的新机制,打造自己特色和亮点。与此同时,结合乡村整治和建设,借助红色旅游带来的人气,挖掘利用乡村各类资源,围绕“一片林”(良好生态)、“一朵花”(优美景观)、“一盘菜”(特色餐饮)、“一栋房”(历史文化)、“一台戏”(名俗风情)等“五个一”的标准,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确保年内有一批乡村旅游点建成营业。

三是实施定点扶贫,大力提升农民致富能力。在工作方法上,坚持扶贫开发与“三送”工作相结合,按照结对联户全覆盖的要求,每个干部都要包扶几户农户,真正做到点对点、一对一扶贫。在工作内容上,坚持扶贫与扶智相结合,扎实推进“雨露计划”培训,广泛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将农民转变成产业工人,培养成产业发展的“土专家”、“田秀才”,进一步提高农民的就业创业能力。同时,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户籍、就业、教育、医疗、社保等政策体系,引导农村人口洗脚上岸,向中心圩镇、中心城区有序流动和集中,通过进城务工、到工业园区就业以及到圩镇落户、建房、经商,实现农民身份的转变、收入结构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上一篇:搬迁扶贫工作的几点体会 下一篇:浅析当前城中村改造的方法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