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时间:2022-10-28 09:00:27

对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在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家宏观政策相对宽松的大背景、大环境下,如何充分调动和发挥金融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实现经济与金融双促进、双发展,是当前保持县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近年来__县金融与地方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一、__县经济与金融发展的现状

__县地处__山区,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总人口35.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0万人,辖18个乡镇,151个行政村。境内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三百山是香港同胞饮用水东江的发源地。__是全国第一个无公害脐橙生产示范基地县、全国优质园艺产品(脐橙)出口示范区。近年来,__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产业富民、工业兴县、生态立县”的发展思路,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迈上了新台阶。20__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3.7亿元,增长12.8%。全县初步形成了以果、瓜、菌、猪为主导的农业支柱产业,以矿产品加工、农产品加工、中药制药、电子玩具加工为主导的工业支柱产业,以三百山为龙头的旅游服务产业。

__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金融服务业的强力支撑。从近三年来看,__县金融部门为县域经济持续快速稳步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数据显示,20__-20__年全县累计投放信贷资金26.2亿元。与20__-20__年同期gdp相比,全县金融信贷投放增长比gdp增幅高出2.2个百分点,金融对地方经济的贡献度不断加大。仅果业一项,全县金融机构共累计发放产业贷款就达5亿元以上,推动了果业产业的发展壮大。近年来,县里确立的重点项目建设中,金融机构放贷支持了一半以上。随着对地方经济贡献度的不断加大,金融机构自身盈利水平也稳步提高。20__年全县金融机构还亏损303万元,20__年起实现经营水平大逆转,经营收益达千万元。

二、当前县域金融服务地方经济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信贷投放规模小,增速慢。三年来,全县金融机构累计发放各类贷款26.2亿元,其中20__年为5.2亿元、20__年为6.2亿元、20__年为7.1亿元、20__年为7.7亿元,占同期gdp的比重分别为36.4%、37.6%、36.9%和32.5%,在较低的比重水平上徘徊不前。从增长速度来看,20__年与前一年基本持平,20__-20__年分别增长19.2%、14.5%和8.5%,年均增长速度为14.1%。增幅不大、不稳、不快,甚至有所放缓,与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需要极不相符。

(二)信贷结构不平衡,信贷投向不合理。存款中企业存款比例太小,贷款中主要是农业放贷,工业贷款比例偏低,存贷发展的空间都受到限制。近20__-20__年全县金融机构农业贷款累计投放6.27亿元,但工业贷款累计投放只有9828万元,商业贷款累计只有7579万元,放贷结构差异明显,远不能适应我县加快实施“工业兴县”的战略的要求。

(三)银行“贷款难”与企业“难贷款”的矛盾依然突出。一方面金融机构的资金难以在县域内产生良好效益,另一方面县域内经济发展又急需金融的大力支持。随着我县招商兴工步伐的加快,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信贷资金需求不断扩大,金融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__县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不力的原因

(一)金融政策体制的调整,缩紧了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张力。一是银行机构收缩。前几年,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有商业银行整合资源、规避风险的需要,县内的建行、中行全面退出__金融市场;工行降格为分理处(20__年才升级为支行);农发行只保留客户组(负责贷前调查),其他业务划归农发行信丰县支行统一管理。目前,全县只有35个网点,其中农行3个网点,农信社21个网点,邮政储蓄10个网点,工行1个网点。有3个偏僻乡还没有一家金融营业网点。邮政储蓄银行虽已在今年初开始运行,但受其业务品种(采取存单质压的方式以及贷款额度小、时限短的特点)、人员素质和内控管理等因素制约,在短期内支持县域经济的力度依然不大。二是贷款权限上收。国有商业银行实行严格的授权授信管理制度,越到基层,信贷权限越小。尽管基层金融机构享有的企业信息最为真实、最为全面,却因为缺乏应有的信贷决策权,无法及时满足企业有效的信贷需求,基层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有职无权,只有贷款推荐权,而无贷款审批权,支持县城经济企业的贷款力度减弱。如县农行只对2a以上企业才可新增发放贷款,且企业评级由省分行按一年一次组织,贷款授信则由市分行进行,县支行只有诸如存单质押贷款等低风险贷款的自主发放权。三是贷款门槛提高。各商业银行贷款向大企业、大项目倾斜,资信评级制度基本是按照大城市与大企业的有关指标制定的,与我县中小企业处于发展起步阶段的实际相差甚远,同时为了严格防范信贷风险,银行在信贷资金投放上谨慎有加,过多倾向于授信评级高的大企业,忽略信用等级低的中小企业。而我县绝大多数县内企业难以达到较高的信用等级,一些优良中小企业客户被拒之门外。相对而言,国有银行贷款利息虽然较低,但门槛较高,手续更繁;信用社贷款更灵活方便,但利息较高,且采取以贷款入股形式来吸收股金,增加了借款人的融资成本,提高了贷款门槛。四是存贷比例失衡。在信贷权限不断收缩的情况下,信贷总量进一步萎缩,贷款基本上只收不贷,县内金融机构存贷规模明显不平衡。如20__年全县金融机构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6.4亿元,贷款余额7.1亿元,存贷差达9.3亿元,其中上存资金达4.23亿元。金融机构吸收县内存款的比例明显大于投放贷款的比例,吸收的资金反哺县域经济的力度不够,国有商业银行成为上级行的“储蓄所”,县内资金大多转移、“流失”到县外,抑制了金融对县域经济的信贷投入。

(二)县域经济基础的薄弱,减少了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__县经济发展起步较迟,底子薄、基础差,农业比重依然占据县域经济的主体地位,工业比重较小、分量不大是最大的县情,也是县域经济最大的软肋。尽管近些年来,我县强力实施“招商兴工”战略,加快推进“全民创业”步伐,但实事求是的看,当前本土企业依然是数量少、规模小、实力弱,招商引进和培育的大项目、大企业不多、不强、不优。20__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只有16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6.4亿元,只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3.7%。全县重点税源企业中,税收过1000万的企业只有1户,100万至1000万的只有7户,10万至100万的只有10多户,这也说明我县工业企业规模结构状况是“小而弱

”、“小而散”,大多只能称为“微型企业”。从内部情况来说,县域中小企业除了存在资金不雄厚、实力不强大等明显的先天不足之外,还突出体现在:一是管理水平差。大多数中小企业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较低,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财务经营管理比较混乱,会计报表资料残缺不全,银行很难了解企业经营的真实状况,也就难以信贷支持。二是经营效益差。不少中小企业自有资本金偏低,资产负债率较高,盲目上马,经营亏损严重,大多数不符合贷款条件。三是防御风险能力差。市场经济千变万化,而许多中小企业天生就不足,加之规模又小,企业倒闭率自然就高。这些都影响了金融机构放贷的信心,减少了金融机构的放贷动力,从而制约了中小企业乃至县域经济发展的融资能力。(三)县域诚信体系的缺失,弱化了县域经济对金融信贷投放的引力。社会信用环境较差,从根本上影响金融业信贷投放的信心和决心。当前,全县上下包括党政机关和金融系统在内,都注重开展信用环境建设,但由于历史遗留的各种因素,当前部分企业和个人社会信用依然观念淡薄,社会诚信体系仍不健全,部分借款人有空可钻,恶意拖欠、逃避债务的现象尤在。各商业银行为了防范风险,严格管理,存在不好放贷和不敢大胆放贷的现象。特别是由于前些年党政机关干部贷款垫税、贷款带头发展产业等历史原因,产生了部分党政干部私借公用贷款现象。据初步统计,涉及全县90%的乡镇和50%以上的乡镇机关干部,大部分私贷公用贷款发生在农行和农村信用社,其中农行331万元,农信社210万元。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全县信用环境建设,给县域信贷市场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四)信贷经营机制的不畅,影响了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活力。当前,我县贷款难问题虽有缓解,但金融信贷工作机制不畅依然是个大问题。一方面是贷款抵押制度不合理,造成贷款担保难问题。中小企业和农民作为数量最庞大的县域主体,具有最广泛的融资需求,但在其融资过程中,有诸多障碍因素,其核心是抵押担保难。就中小企业而言,因为其有效资产少、抵押能力低、财务不透明、管理不规范,再加之社会信用担保机构欠缺,大大增加了获得贷款的难度,造成金融机构难贷款与中小企业贷款难的矛盾。就农民而言,其抵押物只有住房和土地,又不能作为抵押物(农村住房没有产权证书,承包的土地为集体土地),农民申贷难度很大。另一方面是信贷管理考评机制不尽合理,影响了信贷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近年来,各商业银行均对贷款风险管理实行刚性考核和贷款责任终身追究制,而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造成信贷员责、权、利不对称,导致部分信贷员存在“惧贷”心理。如一些金融机构把新的贷款投放机制贯穿于信贷工作人员员工守则后,合理合法的贷款一天逾期也不能存在,否则即罚款。这种非常严谨的制度,使贷款业务人员“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贷款需求企业和农户对银行信贷资金也只能“望资兴叹”,企业发展、农民创业的活力因此受到羁绊和制约。

四、促进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加大投入是当前保增长、促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经济发展基础薄弱的__县来说,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加大投入仍将是__经济发展的大主题和强动力,__经济发展将依赖于投资型发展模式。继续稳定和增加县域投资,保持全县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一方面要加大向上争项争资和对外招商引资力度,另一方面要重视和加快金融业发展,为服务、促进地方经济建设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

(一)建立金融支持县域经济的政策体系。一是解决存贷差问题。近三年来的中央1号文件都一以贯之地提出将“县域金融机构一定比例存款投放当地”,上级金融机构要切实解决从县域抽调资金的办法,明确县域金融机构吸收的存款应规定按一定比例用于支持县域经济,以充分保障县域经济发展资金需求。二是解决放权与门槛问题。上级金融机构要根据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对县域金融机构实行差别化授权,相应地提高县域企业的授信额度,切实改变目前普遍存在的不放或放短、放小等问题。同时要根据我县多数中小企业处于创业初始阶段的实际,适当降低信贷准入条件,企业不分大小,经营不论规模,只要有市场、有效益、有发展前景,并能有效地识别和控制风险,就要大力地支持。三是解决对“三农”信贷的扶持问题。国家应对担负着支持“三农”的农信社应采取适当倾斜的政策,帮助其加快消化历史包袱;对发放“三农”贷款的金融机构,可放宽坏帐核销等政策,保护和调动金融机构支持“三农”的积极性。此外,要建立约束与激励相统一的信贷考核机制,提高信贷人员营销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完善金融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机制。一是要研究出台相关考核激励政策,建立金融机构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对县级金融机构的合理有效信贷投入进行考核和奖励。县政府可制定一定的金融信贷增长指标,对完成指标的金融机构,参照财税部门考核标准进行表彰和奖励。20__年我县曾出台过此类措施,但落实不够到位,效果不大明显。要进一步予以健全,并不折不扣执行,把这一激励机制的作用发挥出来。二是要强化金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领导,成立支持县域经济金融协调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经济金融运行情况分析会议,通报经济、金融情况,协调解决金融运行和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县人民银行要根据金融支持地方经济的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相关指标体系,对金融支持地方的情况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把握金融运行的特点,增强金融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要密切政银企的沟通与合作,建立政府与金融机构和企业之间的联席会议制度,完善经济金融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县域经济金融信息双向交流,促进经济与金融协调发展。县域经济主管部门要及时向金融部门提供经济信息,包括资金需求信息、生产经营信息、市场信息;金融部门要及时向县经济主管部门传导金融政策、金融产品和金融信息。

(三)营造和谐的县域金融生态环境。一是以信用体系建设为核心,切实加强以企业和个人诚信为重点的信用体系建设。在农村,开展好信用户、信用村、信用镇(乡)创建;在城镇,开展好信用社区创建工作;在企业,开展好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工作。各商业银行应建立和完善企业及个人信用征集、信用记录、信用

评价与制度,定期在电视台、金融和政府网站相关信用评价信息。积极引入有资格的评级机构,组织县内有资格、有条件的企业参与信用评级,真正把诚信客户的荣誉证变为贷款优先证和通行证。二是以清收不良贷款为重点,形成长期有效的支持金融部门清收不良贷款、依法打击逃废金融债务的工作机制。依法维护金融债权,确保金融涉诉案件的审结和执行。对公职人员拖欠贷款的老问题要从行政层面进行研究、处置,尽快促其偿还。三是以营造诚信氛围为切入点,建立信用宣传教育平台。在电视台、政府网站开办一些专题栏目,大力宣传诚信典型、守信典范。对逃废银行债务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公开曝光,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大氛围。四是以依法行政为立足点,规范涉贷收费内容和标准。加强对房管、国土资源、司法等相关部门的协调,最大限度地简化抵押评估、登记、公证等手续,降低收费标准,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五是以政府扶持为支撑点,积极发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积极组建属政策性、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政府全资或政府参股担保机构。我县已组建了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中心,但目前还未正常运转,要加快按照市场化原则运作,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控制风险的原则,加快中心各项机制建设,尽快发挥效应。根据我县中小企业发展状况,有必要引导企业建立互助式会员制担保机构,在各企业自愿的前提下,在明确各会员的权利和义务基础之上,通过一定方式按一定比例共同出资设立,便于对会员提供封闭式担保贷款服务。此外,要积极鼓励民间投资组建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性专业担保机构。对引进或县内民间资本成立的担保公司,可在税费等方面考上给予扶持。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构建功能完善,运作规范,能够有效分散、控制和化解风险的信用担保体系,为全县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四)增强县域经济对信贷资金的磁性效应。要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争取更多的信贷投入,必须强化“项目战略”,把“项目”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来抓,形成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新项目和优势项目,实现以项目引资、以项目融资。一是要做好优势工业项目。加快“工业兴县”战略实施步伐,既要发展壮大现有的四大工业企业集群,即矿产品加工业、生物制药业、农副产品加工业、服装电子业等四大支柱产业,又要根据当前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新形势,进一步发展、延伸县域经济产业链条,发展新项目、新产业,拓宽金融服务的领域和成效。二是要壮大特色农业项目。根据我县是农业大县的实际,积极扶持涉农中小企业发展,加大对龙头农业项目建设和特色农业的信贷扶持,重点支持果业、食用菌、生猪等涉农企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延长农业产业链,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三是要搞活三产新兴项目。要结合全民创业,加大金融扶持力度,不断壮大三产经济。尤其要结合以三百山为龙头的生态休闲旅游产业建设,大力扶持发展各类宾招、娱乐、购物和会展等企业和项目;要在满足农户小额贷款供应的基础上,合理解决农产品加工运输等小型企业及专业大户的资金需求,为农户扩大经营、促进农村物流业发展提供有效的资金支持。

(五)发挥金融助推县域经济发展的最大效能。一是拓宽信贷投放领域。各金融机构应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加强金融创新,调优信贷结构,加大对有市场、有效益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私营企业、农业产业化的信贷投入;切实改进和加强对农村的金融服务,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农业龙头企业的信贷投入;加大对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及企业技术改造的信贷投入。二是创新金融服务产品。各金融机构应紧紧围绕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立足全县各类群体、各类企业的需要,加强政策调研,捕捉新的金融需求点,不断推出新的金融产品,探索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商业票据融资、仓储物资融资、应收账款融资等新业务品种,加大信贷品种的开发和投放市场力度,既最大限度地支持地方经济,又扩大自身盈利空间。三是健全中小企业信贷机制。中小企业具有贷款需求急、额度小、周转快、回报高等特点,这种特性要求银行在信贷管理上建立一套与之相适应的信贷政策。县内各金融机构要积极向上建议适度松动信贷计划管理,下放中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审批权,加强对县域项目的信贷支持。同时制订简捷高效的贷款审批程序,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高效金融服务。四是增强服务地方发展意识。金融机构要适应当前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切实增强“抓大抓优扶小”的金融服务意识,针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资金需求特点,实施“一地一策”、“一企一策”、“量身订做”等经营策略,在主动融入、积极服务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金融效益的最大化。

上一篇:饮水健康专题报告会主持稿 下一篇:区3C产品情况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