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鲶鱼效应”在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28 08:12:54

“鲶鱼效应”在教学中的应用

鲶鱼是一种生性好动的鱼类,并没有什么十分特别的地方。然而,自从有渔夫将它用作保证长途运输沙丁鱼成活的工具后,鲶鱼的作用便日益受到重视。沙丁鱼,生性喜欢安静,追求平稳。对面临的危险没有清醒的认识,只是一味地安逸于现有的日子。渔夫聪明地运用鲶鱼好动的作用来保证沙丁鱼的成活,在这个过程中,他也获得了最大的利益。

挪威人喜欢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市场上活鱼的价格要比死鱼高许多。所以,渔民总是千方百计地想办法让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可是虽然经过种种努力,绝大部分沙丁鱼还是在中途因窒息而死亡。但却有一条渔船总能让大部分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船长严格保守着秘密。直到船长去世,谜底才揭开。原来船长在装满沙丁鱼的鱼槽里放进了一条以鱼为主要食物的鲶鱼。鲶鱼进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便四处游动。沙丁鱼见了鲶鱼十分紧张,左冲右突,四处躲避,加速游动。这样,沙丁鱼缺氧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沙丁鱼也就不会死了。这样一来,一条条沙丁鱼欢蹦乱跳地回到了渔港,这就是著名的“鲶鱼效应”。

“鲶鱼效应”是企业领导激发员工活力的有效措施之一。他通过往企业输入新鲜血液来激发懒惰员工的生存意识和竞争求胜之心,给企业带来新的活力。

我想,这个管理方法也可以用在高三的教学管理当中。

这个学期是高三最关键的一学期,还有一百多天的时间学生就要迎来高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个考试会影响到学生以后的选择。学生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其心理状态也很复杂:他们或多或少地都会有自己的梦想,设计自己以后的生活,可在现实中他们往往会面临一次次的打击、失败。在经历了几次模考后,这段时间,一些学生的学习劲头明显没有上学期足了,个别学生甚至有放弃学习的打算,班级的学习氛围也变得安逸了,在这种情况之下,一些学生越来越像“鲶鱼效应”中的沙丁鱼了,在学习中失去了竞争心、上进心,在浑浑噩噩中度过高三最宝贵的时光。

作为班主任或是任课教师,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我们都应该有所作为,可以运用“鲶鱼效应”这个管理方法,让那些“沙丁鱼型”的学生动起来、学起来。

在班级中,总会有一些“鲶鱼型”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在学习上上进心强、班级排名靠前。他们在班级中的作用不可小视。班主任或任课教师这时要做一个聪明的渔夫,善于运用班级中的“鲶鱼型”学生,挖掘他们的潜力,带动那些有些懒惰的“沙丁鱼型”学生。这些“鲶鱼型”学生,在他们身上有相似的东西:对自己有较高的要求,学习认真、努力、刻苦,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在各科目的学习上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他们在班级中有一定的影响力,可以说影响着班级的学习氛围。在班级管理和平时的学习上,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学生的影响力,树立典型,给这些“鲶鱼型”学生压力,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结合一模的成绩,对后面一阶段的学习制订目标,对各科成绩进行分析,找出差距,在下次的模考中力求有突破、有进步,这部分学生之间也要相互鼓励、竞争,力求在学习中发挥最强的实力。

在这个班级中有了这些“鲶鱼型”学生,对那些懒惰的“沙丁鱼型”学生也是一种很好的激励。通过树立典型,营造氛围,让那些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感受高考的压力,同时班主任也可利用班会课开展一些励志、培养学生上进心的活动。总之,通过多种途径把那些懒惰的“沙丁鱼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改变班级中懒散的学习氛围,为高考做最后的努力。

(作者单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州轮台县中学)

上一篇:浅谈好班规的特征 下一篇:师爱如海,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