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君县矿区生态植被破环现状及治理对策

时间:2022-10-28 07:27:13

宜君县矿区生态植被破环现状及治理对策

摘要:陕西省宜君县是重要煤矿产区,由于对煤矿的不科学开采,导致当地生态植被破坏比较严重,文章就宜君县生态环境现状做了详细描述,并对未来的生态治理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宜君县;矿区;基本现状;治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TD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1-0014-1

1 宜君县矿区的基本情况

1.1 地理位置

宜君处于陕北黄土高原南缘,紧依关中盆地。东与洛川县隔洛河相望,东南以雁门山为界,和白水县毗邻,西南部连接铜川市印台区,西北部同皇陵县大面积接壤,东西长52km,南北宽51.5km。

1.2 自然条件

宜君县地质构造处于华北陆台次构造单元-鄂尔多斯台地南部边围地带上,属祁、吕、贺山字型构造,地质发育上为相对稳定的地区。地貌是以梁为主体,山、梁、峁、沟谷并存。海拔最高1734.2m,最低622.6m,高差达1111.6m,表现出西山东原,东北低、西南高,半阴半阳的地形特征;宜君县地形破碎,地势高差悬殊,暴雨集中,黄土不耐冲刷,易于形成水土流失。全县水土流失面积1036.65km2,占土地总面积的68.7%,属于中度流失;全县气候条件属于大陆性温带湿润和半湿润气候,主要特点是冬暖夏凉,冬春干燥,夏秋多雨,四季分明,地区经向差异大,从东向西热量递减,降水量递增,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繁,山地小气候明显,大风、干热风、春旱、暴雨、霜冻、春季低温、冰雹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1.3 社会经济条件

宜君县是一个山区农业县、土地宽广,自然资源丰富,粮食、苹果、核桃、烤烟产业有一定的优势,有土地综合开发利用的基地。但是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经济建设进程纵向比较快,横向对比处于落伍状态,是陕西省贫困县之一。全县森林覆盖率为46.4%,植被多为稀疏的草类、蒿类。天然林主要分布在县西南、西北部的山区,多为国有,森林植被为铜川地区之最。

2 矿区分布的位置及森林资源状况

煤矿、灰岩矿都分布在哭泉林场的焦坪营林区、太安林场的高楼洼营林区和马场营林区的管辖林区范围之内。大都为天然次生林。分布较集中,林相较整齐,林分质量较好,树种大都为油松、刺柏、栎类、刺槐和其他杂木,是宜君县森林最好的地区。林内还保留着国家二级和省级保护野生动物,如:金钱豹、黄羊、黑鹤、猫头鹰、野猪、土豹、啄木鸟、獾、狐狸等等。

3 煤矿资源及生产现状

3.1 矿区矿产资源及生产现状

宜君县煤炭资源现总储蓄存量大约2000万吨,分布在宜君县西北部的重点林区内,煤层构造简单,煤层较厚,分布较集中。便于开采,煤质较好。全县现有煤矿20个,许多煤矿由于开采年时已久,加之只重视眼前效益,忽视长远利益。大都进行掠夺性开采,煤炭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属于生产尾期。

3.2 灰岩矿的资源及生产状况

宜君县灰岩大都为石场,资源十分丰富,大都集中在县中西部,现有开采石场6个,生产地4个,闭坑的2个,都为小型生产地个体矿,年生产石子80万立方米。

4 宜君县生态坏境及破坏因素

人为因素。铜黄高速公路及省市地方道路修建,煤炭开发以及公路建筑,矿建而进行的征地、开山采石等行为与滥伐行为,对生态环境破坏大,致使一些岩石裸岩,无法恢复;自然因素。主要是森林火灾、火警以及病虫对森林及植被的破坏。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日益重视,加大林业建设投资,动员全社会造林种草,实施各大林业重点工程等措施,使森林植被面积不断增大,生态环境也有了较好的改善。

5 矿区生态破坏类型、面积、治理情况及今后治理的对策

5.1 破环类型、影响的范围面积及损失

宜君县矿区总占地面积241hm2,且大都在原林区的林地内建矿开采,所以主要破坏类型为挖损、挖占、沙漠化等三种情况;宜君县采石场有6个,主要破坏面积为沙漠化13.4hm2,压占1.8 hm2,挖损6hm2,破坏面积为21.2hm2;矿区的开采对宜君县森林植被破坏的直接面积为220.3hm2。可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165.2万元,造成矿区周边地区生态环境影响面积9676.8hm2,形成交错的水土流失,空气环境污染,水质污染等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造成的生态平衡损失是不可估计和弥补的。

5.2 矿区生态破坏原治理情况及今后治理对策建议

宜君县自有煤矿及石场开采以来,到目前为止,宜君县尚未出台治理措施,仅有个别煤矿自发地进行局部治理,近年来关停的煤矿均未治理,顺从自然,靠天然更新。宜君县根据上级有关精神和结合矿区植被破坏的现有状况类型,在因地治宜的原则下,制定出《宜君县矿区植被保护与生态恢复工程治理规划》实施办法。矿区生态破坏治理对象是以矿界以内和周边受影响的地域为范围,以矿界内为重点,从2010-2013年用三年时间治理好矿区植被保护及生态破坏面积。

作者简介:王赵军(1972-),男,宜君县国有阳湾林场林业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营造林生产与森林资源保护。

上一篇:城乡传播互动殊流动人群的传播学分析 下一篇:提高红曲米生产质量的措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