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EC期间机动车限行颗粒物减排超五成

时间:2022-10-28 05:13:50

新闻回放

从2014年11月3日开始,北京全市所有施工工地停止土石方、拆除、石材切割、渣土运输、喷涂粉刷等扬尘作业工序,五环内和怀柔区还将停止所有混凝土振捣及搅拌、结构浇筑等作业;全市机动车实行单双号行驶、机关和市属企事业单位停驶70%公车;对渣土运输、货运车辆以及外埠进京车辆实施管控;全市大气污染物排放重点企业中,69家停产、72家限产。自2014年11月以来,北京的空气质量明显好转,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监测数据显示,11月3日上午8点,北京市六城区PM2.5浓度为每立方米37微克,空气质量接近一级优的水平。在北京,人们将这一短暂性的空气质量变好称为“APEC蓝”。

留住“APEC蓝”到底有多难?

雾霾――逐渐形成的包围圈

近年来,严重的雾霾笼罩了我国30个省(区、市)。有报告显示,中国最大的500个城市中,只有不到1%的城市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中,有7个在中国,“雾霾”成为我国的年度关键词。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常见于城市。中国不少地区将雾霾作为灾害性天气现象进行预警预报。雾霾天气的形成,一方面是因为空气不流畅、空气湿度低,致使大量微小颗粒聚集在空中;另一方面是因为人们在生产、生活的过程中制造了大量的污染气体和粉尘。雾霾天气不仅危害人体健康,还会严重影响交通安全。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对能源和资源的需求也大幅度增长,这就导致城市污染物排放日益增多,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人们的身心健康受到了巨大的威胁。在我国京津冀雾霾中检测出的大量含氮有机颗粒物,就是上世纪洛杉矶光化学烟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人们对洛杉矶光化学烟雾污染一定记忆犹新,直到20世纪70年代,洛杉矶市还被称为“美国的烟雾城”,光化学污染危害之大、治理之难也不言而喻。发生于1952年的英国伦敦光化学烟雾事件,使当时整个伦敦的人们都笼罩在烟雾的噩梦中。据统计,在烟雾笼罩期间,4天中死亡人数较常年同期约多4000人。2014年夏季,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及婆罗洲岛也遭遇雾霾“围城”,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近几年,我国不断出现雾霾天气,受强霾污染影响的人口已达8亿以上。不得不说,雾霾天气已经波及全球,并逐渐形成一个包围圈。

在雾霾几乎席卷整个中国之际,雾霾天气引起了我国的高度重视。2014年1月4日,国家减灾办、民政部首次将危害健康的雾霾天气纳入自然灾情进行通报。主席在北京考察时也指出:应对雾霾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首要任务是控制PM2.5,要从压减燃煤、严格控制车辆、调整产业、强化管理、联防联控、依法治理等方面采取重大举措,聚焦重点领域,严格指标考核,加强环境执法监管,认真进行责任追究。

面对雾霾天气的全面袭击,我们怎样才能突破雾霾的重围,重见蓝天?我们该如何维护好子孙生活的净土?这些都是我们以及政府必须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

“APEC蓝”――打破重围的剑光

APEC来了,北京市政府决定自2014年11月3日开始,北京全市所有施工工地停止扬尘作业,全市大气污染物排放重点企业中,69家停产,72家限产。中国进入举世瞩目的“APEC时间”,风起云涌的政治议题还在酝酿,头顶上的蓝天早已抢占头条。

北京等地区采取的一系列措施逐渐显效,北京空气质量明显好转。APEC期间,北京晴空万里,市民们纷纷在博客、朋友圈上晒出自己拍到的蓝天。“APEC蓝”一词迅速成为网络热词。

这次短暂的“APEC蓝”不仅与严重的雾霾天气形成了鲜明对比,而且向整个社会表明:不用北风劲吹,无需暴雨猛打,只要人们下定决心、采取措施、联防共治,雾霾是可以治理的。但是,人们在享受这美丽的蓝天的同时也在担忧,临时措施带来的短暂蓝天能否保持下去?难道只有APEC会议才能让政府下定决心,采取举措,立竿见影地整治雾霾吗?

“APEC蓝”的出现让人们看到了乌云深处的那道剑光,这意味着人们不再只在大风、暴雨后才能呼吸到清新的空气。“APEC蓝”的横空出世,为治理雾霾点亮了明灯,同时,北京等地区的合作、联防共治的协调机制,是形成“APEC蓝”的主要原因。从长远看,APEC期间对工厂、车辆的限制措施难以持续,但是铁腕治污的态度,治理雾霾的壮士断腕的决心、推行制度的雷厉风行的作风,在APEC会议后仍应保持下去。

就像推进车辆限行、发展公共交通已经成为北京奥运会留下来的“环保遗产”一样,相信APEC这场盛会,也将产生丰富的“溢出效应”,促使一系列环保措施出台,一定会使“APEC蓝”永驻天空、长驻人心。

由“APEC蓝”呼唤天空普蓝

2014年11月19日,为期3天的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正式拉开帷幕。全球互联网领军人物齐聚一堂,交流思想、探索规律、凝聚共识。人们根据前段时间流行的网络词汇“APEC蓝”,仿造了一个新词――“乌镇蓝”。一时间,在乌镇周围拍摄蓝天成为游客和当地居民的一桩乐事。

从2008年的“奥运蓝”,到前不久的“APEC蓝”,再到最新的“乌镇蓝”,乃至即将到来的2016年的“G20蓝”。这些“大型国际性集会”的召开使得蓝天频现。为了实现“APEC蓝”、“乌镇蓝”等“会议蓝”,有关各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在京津沿海等发达地区,仅减少工业企业排放这一项,会议期间停产限产带来的经济损失就已经很难详细统计与核算了。如果这些企业长期停产、限产,势必会造成国家经济损失,其后果也将无法预计。同时,也不能忽略汽车限行带来的不便,以及快递延迟、供暖延后对公众生活的影响。

虽然我们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来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如果我们还拿不出壮士断腕的决心,脆弱的发展链势必会受到严重的破坏,阻碍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已经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那就是主动调整产业结构,依托总体国力的综合平衡,逐步减少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为了留住蓝天,各级政府要痛下决心,严格监管,抓尽漏网之鱼,堵死侥幸之心,用制度的铁律,来保证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矛盾减小的过程。

发展、民生、环保三者息息相关,正确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势必会促使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我们期盼,各方的努力能够再进一步,让蓝天常驻,成为中国梦的具体指标。通过制度和执行力,让“奥运蓝”、“APEC蓝”、“乌镇蓝”、“G20蓝”等接续起来,让蓝天白云不仅仅是国际性集会的标志,还是每一天大家可以享受到的常态。

上一篇:宋代行会初探 下一篇:士为知己者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