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芽苗砧嫁接育苗技术

时间:2022-10-28 04:25:27

山茶芽苗砧嫁接育苗技术

山茶芽苗砧嫁接,是采用油茶大粒种子经过沙藏促芽处理,待种子发芽但尚未展叶前的幼芽作砧木,以优良无性系山茶枝条作接穗的一种嫁接法。它具有成活率高、生长好、用工省、适应性强、抗病性好、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等优点。该项技术的迅速推广,能加速良种山茶花的推广应用。

一、种子的采收与贮藏

1、采种:嫁接山茶花用的砧木是用油茶种子催芽而成的。油茶的种子分霜降和寒露二种。普通油茶中的寒露种群一般在10月上旬左右成熟。霜降种群一般在10月24日前后成熟。用作育苗的种子必须充分成熟。茶果成熟的特征是油茶果皮上的茸毛自然脱落,变得光滑明亮;树上少量荼果微裂,容易剥开:种子乌黑有光泽或呈深棕色。这样的种子既能保证胚芽的良好发育,同时也能贮存较多的养分供苗砧及嫁接初期生长用。

2、贮藏,采集的油茶果,不能晒,应摊放在室内通风处让其自然开裂,裂开后剥出种子,用孔径约为2cm的筛子过筛,剔除小粒种子。将选取的大粒种子(粒重2g~3g)在室内用干净的干河沙贮藏。

3、催芽:到翌年3月取出用湿沙催芽。湿沙先用甲基托布津处理,沙的湿度以用手能捏成团、松后散开为宜。一层沙、一层种,每层沙的厚度在10cm左右,4~5天洒水一次,保持一定湿度。待胚芽生长到3cm左右时,即可作芽苗砧进行嫁接。

二、圃地准备

1、圃地选择:圃地宜设在向阳、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疏松,pH值5.5~6.5的黄壤、红壤地。高湿排水不良、粘重板结或干燥的沙土、碱性土不宜作苗圃。

2、整地:在嫁接前1个月开始整地,每亩用生石灰50kg撒于土表,然后翻入土中,进行土壤消毒。每亩施土杂肥(或人畜粪)20担,或复合肥100kg作底肥。

3、做床:整好地后即开始做床,苗床宽以1.2m为宜。苗床做好后盖上一层4cm厚的黄心土,以减少杂草及病虫危害。然后盖上塑料薄膜,防止雨水冲刷,保持苗床干湿适宜。

4、搭阴棚:嫁接前搭好阴棚。棚高1.8m,速阴度70~80%。棚顶遮阴材料用遮阳网为好,也可用杉树枝、稻草等。

三、接穗的采集与贮藏

1、接穗的选择

供采穗的母株应是通过鉴定的优良无性系。山茶花芽苗砧嫁接用的母树以中龄树为好,一般选用树冠中上部生长粗壮、腋芽明显、无病虫危害的当年生木质化的春梢或半木质化的夏梢作接穗,粗0.25cm~O.32cm。在湖南,采穗的最佳时间在5月1日~6月10日。

2、接穗的采集

山茶花接穗最好随采随接。采下的穗条要立即剪去多余的叶片,用湿布包裹,严格做好接穗保鲜。用浸过水的塑料袋盛放,避开日光直晒即可。如需远距离调运,必须做到:a、要在早晚或其它阴凉的时间采穗;b、每15~20条接穗,在基部扎紧,并用湿棉花包扎基部;c、基部朝下,装入塑料袋或其它具备保湿条件的桶、框内;d、叶面经常淋水并盖湿纱布保湿。运回后,立即解去捆扎带。穗条严防直接暴晒、过度挤压或长时间密封存放在塑料袋内。

3、接穗的贮藏

接穗可以贮放于有散射光的阴凉湿润处,插放于暗室、薯窖的湿沙中,也可以贮放在O℃~5℃的冰箱内。贮藏时间不宜超过一星期。采用75ppm2,4-D或150ppm萘乙酸或100ppm吲哚丁酸处理接穗48小时,能提高嫁接成活率。

四、嫁接

1、嫁接时间:5月上旬至6月上旬。待砧种幼芽出土即将展叶,接穗进入半木质化时嫁接。

2、起苗砧:嫁接前,小心起出砧苗。起苗时,应尽量不损伤子叶柄。扒开侧方的沙子,用手指捏住子叶柄下方的根部,轻轻拔出即可。起苗后,用清水冲刷干净,并盖上湿布,以保证嫁接前后,其幼嫩的胚根不会过度失水。

3、削接穗:从枝条基部开始,依次向上,削取饱满芽作接穗,一穗一芽,叶片可全留亦可剪去1/3,接芽下端削成薄楔形,长约1.2cm。方法是将接穗倒拿在左手姆指与中指之间,一面紧贴食指尖上,在距芽的基部O.2cm处开始斜削一刀,斜面呈30°,削面长1.2cm:再翻转接穗与第一刀对称斜削一刀,使接穗成薄楔形。削面一定要平整光滑。最后在芽尖上方0.3cm处斜切一刀,切断接穗。每穗保留一个健壮的芽头。

4、削苗砧:将砧苗去掉泥沙,在子叶柄上部约2cm处切除顶端。离切口约1.5cm,用刀片在砧苗胚茎正中顺着茎生长方向拉切一刀,使胚茎对半分开。切口长度依接穗面长短而定,以略短于接穗面长度为好。

5、嵌接穗:将接穗的薄楔形木质部插入苗砧、对齐,如砧穗粗细不一时,对齐一面即可。

6、套铝箔:在嫁接前将铝箔(可用牙膏皮代替)先剪成宽约1cm,长3cm~4cm的小条,用4mm~5mm粗的铁钉或其它圆柱物捍成圆套。

切好砧木后,套上铝箔套,使铝箔套的上沿对齐砧木切口,再插入接穗。接穗切面的厚边,要放在铝箔圆套的中部,并使其与砧苗切口的一边对齐。插入的深度以接穗切面稍露白为最好。

7、绑扎用老虎钳在铝箔平面相合处拉捏扣紧后,把二片铝箔平面向一方扭转到靠紧铝箔圈,再离2mm~3mm向反方向扭转、压紧即可。

绑扎紧密与否同嫁接成活、嫁接苗生长关系极为密切。检查的方法是:接好后,用手指轻提接穗,不会脱落即可。

为了提高嫁接成活率,从切砧到捆绑,最好能一气呵成。

8、芽苗栽植:苗嫁接后栽入苗床,栽植密度为6~8万株/亩。先开10cm~15cm深的浅沟。苗靠边斜摆于沟中,使砧木根系舒展,然后覆土,深度以露出接口的铝箔套为宜。栽后浇一次定根水。为了保湿,取长为1.8m~2m的竹蔑条若干,弯成拱形插于苗床两边,再盖上塑料薄膜,薄膜四周用土封压严实。上面1.8m用遮阴网速阴。

五、嫁接后的管理

1、适时除阴去罩:嫁接后约20天,注意除去砧木萌芽和死亡单株,一直坚持到9月份。去萌后,仍需继续保湿。嫁接后40天左右,待多数接芽萌发后,即可去罩。

2、去花芽:由于接穗花芽、腋芽同时并存,影响苗木生长,应注意摘除花芽。

3、调整温、湿度:嫁接后一个月是苗木成活的关键时期。此时若遇高温干旱,苗木易灼伤,应增加覆盖,减少透光度。若遇长期阴雨,地下水位上升,易造成根腐病,此时应加大透光度,可将薄膜两头揭开,以利通风透气,同时应抓紧清沟排水。待7月中旬幼苗第二次抽梢时,雨后的早晚或阴天揭去塑料薄膜罩。

4、病害防治:嫁接苗第一年病害主要有白绢病,即菌核性根腐病。发病症状:在接近地面的茎基部,开始病株组织出现褐色,上面很快长出白色绵毛状物,并以网状向上部及土壤表面扩展,形成白色绢丝状膜层。防治办法是拔除病株,消除带菌土,再用19%硫酸铜液灌苗木根部,消毒保苗。

5、移苗上袋:为了加快苗木出圃,可采用营养袋育苗。方法有二:一是将刚嫁接好的苗木移栽到营养袋内,进行培育管护而成。二是在9月下旬~10月上旬将山茶花嫁接苗移栽到营养袋内,浇透水,再进行管护。

6、次年管护:主要有除草、除杂、施肥、去顶和炭疽病的防治。可根据发病情况,定期喷洒50%多菌灵1000倍液或1%波尔多液。

上一篇:百合矮化盆栽的生产与四季养管 下一篇:书画作品的标题和引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