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黄曲霉毒素B1探讨

时间:2022-10-28 02:55:32

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黄曲霉毒素B1探讨

【摘要】本文对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花生油中的B1进行探究分析,总结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的方法与其他常用测定发进行比较探讨,并对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黄曲霉毒素B1的方法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酶联免疫吸附法 测定 黄曲霉毒素B1

黄曲霉毒素主要是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两者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其中最主要的是黄曲霉毒素B1,其主要存在于霉变的谷物、大米、果仁和花生等食物中,在食用油等制品中也常常能够发现黄曲霉毒素B1。目前常用的方法主要有薄层层析法(TLC)、液相色谱法(HPLC)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1]。用HPLC虽然有着特异性好,灵敏度高和测定结果准确可靠这些优点,但是其技术要求高,仪器昂贵,不易于普遍使用。而TLC方法的样品处理过程比较繁锁,而且分析时间长,操作人员要直接接触毒素和大量有机溶剂,不适宜大批量样品的快速检测,主要是用来做半定量。因此,本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黄曲霉毒素B1,并对酶联免疫吸附方法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一、酶联免疫吸附法

免疫分析技术在黄曲霉毒素分析过程中是最为引人注目的,因为它们具有高度的灵敏度和选择性,而且具有快速和大批量检测的能力。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从1995年起已成为AOAC检测黄曲霉毒素的官方方法。ELIAS根据具体操作的不同还可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

(一)直接方法

操作程序如下:(1)包被:每孔加100μL适当稀释度的包被抗原B1-BSA(黄曲霉毒素一牛血清白蛋白),于37℃放置3h。(2)洗涤:用0.0lmol/L的PBST(磷酸盐/柠檬酸盐缓冲液,PH为7.4)洗涤3次,所制备的微孔ELISA板放置于4℃下备用,保存期6个月。(3)加样:每孔先加AFB1标准或样品提取液50μL,再加适当稀释度的B1抗体-HRP复合物(B1抗体-辣根过氧化物酶)50μL,于适当温度反应一定时间,再按上述方法洗涤。(4)显色:每孔加反应底物溶液100μL,于适当温度反应一定时间。(5)终止反应:每孔加一定浓度的硫酸溶液。最后放入酶标仪中检测。Joanna Leszczynska等人采用此法检测了奶酪和酸奶酪中黄曲霉毒素B1和M1以及黄曲霉毒素总量。

(二)间接方法

原理:将固相B1复合抗原预先包被在酶标板上,使用时加入抗B1抗体和样品提取液,使固相抗原与样品提取液中的B1竞争性地与B1抗体结合,然后加入酶标II抗,经充分反应后加入显色液,所显颜色的深浅与样品提取液中B1含量成反比。

操作程序:包被:每孔加100 μL适当稀释度的包被抗原 B1-BSA,于37℃放置3h或4℃放置过夜;洗涤:用0.0lmol/PBST(PH为7.4)洗涤3次,(致敏的微孔ELISA板可于4℃千燥保存6个月备用);加样:每孔先加50μL系列稀释的标准溶液或样品提取液,再加50μL适当稀释度的抗体,于37℃反应1h。洗涤方法如上;二抗:每孔加100μL羊抗兔-HRP结合物(1:4000),37℃反应1h。洗涤方法同上;显色:每孔加100μL底物溶液,37℃反应10min;终止反应:每孔加一定量一定浓度的硫酸溶液,终止反应。立即放入酶标仪中测定吸收值。

二、几种测定方法差异

酶联免疫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pH值、脂肪、重金属等,金属离子的存在严重破坏了酶的活性,致使酶底物加入后显色偏浅,易出现假阳性;脂肪吸附在包被抗体孔中,阻碍了样品液(抗原)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同样容易造成假阳性。

赵晓联等就提取溶剂的组成、酸碱性、含盐量以及金属离子的含量对ELISA检测结果的影响进行了考察。提取溶剂随着甲醇含量的增大,样品提取液偏向假阳性的趋势就越大,当甲醇含量10~40%时,其对测定的影响可以忽略;当甲醇含量超过50%时,表现为假阴性增强。而待测样品的pH值对测定结果影响很大,当pH值小于4时,结果显示为假阳性;当pH值高于8时,结果偏为假阴性,因此应将待测样品液的pH值调至6~7再进行测定。盐浓度与ELISA测定结果的关系是:随着盐浓度的增大,测得结果有偏向假阳性的趋势,但变化比较平稳,用三氯甲烷对盐溶液进行提取后,可基本消除盐对ELISA测定结果的影响。当Fe3+浓度超过0.lmg/mL时,对酶的影响显著增强,Fe3+浓度在.02mg/mL时,测定结果呈假阳性,因此,最终待测样品提取液中的Fe3+含量不应超过0.lmg/mL。Cu2+浓度小于1.0mg/mL时,它对ELISA测定的影响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用三氯甲烷提取以后,Fe3+和Cu2+对测定结果的影响都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宓晓黎对食品和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检测做了ELISA方法学论证实验,其实验最低检出限为2.5pg;板内重复性实验不同水平的平均相对标准偏差为7.8%;三个不同水平的回收率实验为89~95%。他们利用自己人工合成的B1抗原和酶标B1抗原,又制备了人工抗体,其活性和效价高,整个检测只需1.5h,降低成本将近30倍。

ELISA实验一般操作不当容易出现假阳性,所以在做方法学论证时一般需HPLC方法对其实验结果进行佐证。Ramon Asis对杏仁等食品检测结果表明,ELISA和HPLC的检测结果相关性相当好,其相关系数为0.9777,两种方法具有高度的一致性(P

目前,黄曲霉毒素也常常通过反相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来进行检测,但黄曲霉毒素B1在水相溶剂中容易发生荧光淬灭,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酶联免疫吸附检测(ELISA)在分析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时运用得比较多,例如花生、花生酱以及玉米[3]。ELISA方法能达到筛选的目的(阳性或阴性),由于其灵敏度比较高,可在实验室中做最低检测限量研究用,但相对来说,ELISA的可靠性相对较差。

三、讨论

总体来说,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测定黄曲霉毒素B1,不但样品处理简单,检测也较为快速方便,重复性良好,而且特异性高,十分适合基层检测机构大批量样品的初筛检测。

参考文献:

[1]江湖,熊勇华,许杨.黄曲霉毒素分析方法研究进展[J].卫生研究,2005,(2).

[2]贾玉珠,骆和东,林健,等.HPLC 法同时检测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B2、G1 和 G2 的研究[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5,(3).

[3]王海花,汪德刚,张晓峰.黄曲霉毒素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6,(4).

上一篇:烟草制造企业目标绩效管理现状及解决措施 下一篇:解析传承与创新的当代陶瓷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