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制造业升级与转型问题研究

时间:2022-10-28 02:34:36

我国传统制造业升级与转型问题研究

摘 要:20世纪下半叶以来,发达国家通过跨国公司生产体系的分解,将生产、组装等低附加值环节转移到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和一些欠发达国家,实现了制造业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配置。中国依靠廉价劳动力和生产资源来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模式,越来越难以支撑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传统制造业升级转型就变得刻不容缓。文章结通过探讨我国传统制造业升级与转型的现状与阻碍因素,并针对我国制造业升级转型存在的问题,从完善产业政策、发挥市场潜力和提升技术能力三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链 制造业 升级转型

1 引言

在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中,制造业一直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21世纪以来,制造业资源整合和利用的方式基本实现了全球化,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利润的最大化资源配置方式,这也给了许多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参与世界经济链条的机会。然而,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参与条件往往是具备充足而廉价的劳动力、丰富的生产资源等,这就造成了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劣势地位。

尽管我国制造业产能跃居世界第一,但我国制造业发展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仍然很大。总体来说,在国际制造产业链中,我国处于低端环节,出口产品以劳动密集型的初级制成品为主。如今,我国以低廉劳动力和粗放资源利用为特征的制造业逐渐呈现出疲软之势,并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因而,传统制造业升级与转型一直是近些年的热点话题之一,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2我国传统制造业升级与转型的现状

2008年以来,在全球经济危机和人民币升值压力与日俱增的情况下,加工贸易顺差在缩小之后迅速正大,而非加工贸易逆差呈现出持续增大的趋势,因而,2008年以来的贸易顺差总额持续减小。2009年,由于受到国外市场疲软和人民币升值的影响,非加工贸易出口下降20%,而国内需求一直旺盛,非加工贸易进口仅缩减6.8%。到2010年,全球经济环境逐步回归,非加工贸易出口同比增长36%,进口同比增长44%。因此,可以看出中国的贸易顺差主要来自加工贸易的贡献,加工贸易的顺差覆盖了非加工贸易逆差,加工贸易与非加工贸易存在较为严重的结构失衡。深入了解就会发现,对贸易顺差贡献大的部分,主要是依靠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生产资料形成的,很少涉及到较高的技术因素。

此外,基于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本身的数据统计分析,存在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整体水平偏低,且增加值率增长缓慢;二是增加值率增长不稳定,2008年甚至出现了负增长的情况。我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率一方面难以带动制造业整体水平上升;另一方面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率的增长压力巨大,难以实现突破。因而,我国制造业多年升级转型的效果并不明显,如何寻求新的突破方向是接下来的重要任务。

3我国传统制造业升级与转型的阻碍因素

3.1国际阻碍因素

第一,跨国公司的技术垄断。跨国公司一般倚靠其先进的技术后盾,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最有利于自身的分工。从表面上看,国际化分工体系将不同国家的比较优势有机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较为科学合理的价值链构成,实质上,跨国公司所主导的分工体系更多的是基于其对先进技术的垄断诉求,从而达到占据市场主导的目的。

第二,不平等的国际贸易体系。当前的国际贸易体系中,发达国家往往拥有较强的话语权,在相关条款和法则的制定上,首先考虑的是自身的利益,中国等国家相对处于国际贸易体系的从属地位。

第三,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趋势。在20世纪末,发达工业化国家出现了一种“去工业化”潮流,大多数发达国家把金融业、服务业作为主要支柱产业发展。金融危机以来,许多国家逐步意识到金融业、服务业等只是制造业的延伸,这些行业缺乏制造业作为实体支撑,其他行业都是空中楼阁,因而,又重新开始重视制造业。如奥巴马政府推出的“国家出口计划”、日本的“制造基础白皮书”、欧盟的“新产业政策”等。

3.2国内阻碍因素

第一,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当前我国技术创新底子薄、根基浅的现状,主要是由于过度依赖国外技术引进,缺乏自主消化和吸收,从而造成自我创新动力严重不足。中国企业联合会的统计资料显示,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在研发上的投入占中产出的比例不足2.5%,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5%以上的比例。这也就使我国陷入了“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尴尬境地,始终无法实现技术上的突破。

第二,产业政策缺陷明显。产业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市场的不足,实现资源的更加优化配置,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当前的产业政策明显存在三个方面的不足,一是计划经济特点较为明显,政府干预的范畴较大;二是政府以自身对产业的判断取代市场的导向作用;三是政府过多重视大企业,对中小企业的关注程度太低。市场作用的弱化,以及政策支持力度的不均,严重阻碍了制造业的产业升级转型。

第三,金融支持力度不够。我国制造业的自筹资金比例很高,虽然高技术产业的自筹资金比重偏低,但也超过50%。这充分说明了我国证券化程度低,融资渠道少。一方面,由于银行业的更加市场化和规范化,银行贷款比重降低;另一方面,我国企业发行债券的进程缓慢,规模受限。金融支持力度的疲软,也是难以实现制造业升级转型的障碍之一。

4我国传统制造业升级与转型的对策建议

4.1完善政府产业政策

(1)财政与税收政策

在财政政策上,要考虑加大对制造业升级转型的支持力度。第一,加大职业教育投入。根据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的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显示:2013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24488.22亿元,占GDP比例为4.30%。第二,丰富科研资金获取渠道。技术创新是制造业升级转型的主要动力,完全依靠企业自身进行技术创新投入,是存在很大压力的,政府要帮助积极完善融资渠道,适时引导市场资金流向,为企业科研形成良好的资金供给。

在税收政策上,要通过税收政策,对制造业升级转型行为进行扶植。第一,完善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对制造业中的重点和难点项目,通过予以所得税优惠等形式,变相鼓励其升级转型。第二,发挥出口退税的调节作用。我国制造业对海外市场的依赖性很强,今后要逐步提高对高附加值和高技术产品的补助力度,逐步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带动制造业的升级转型。

(2)产业保护政策

产业保护政策的实质是国家为了帮助本国产业发展,而采取的一系列抵制或打压外国产业竞争的措施。就当前我国制造业的现状和所处的国际环境来看,采取必要的产业保护措施还是很有必要的。中国一直以来对外资企业给予“超国民待遇”,这种做法虽然并不违反国际贸易准则中的给予不同国家企业“国民待遇”的规定,但对我国产业来说,本土引入国外竞争者,对自身还是具有一定的冲击。所以完善当前的产业保护政策,是很必要的。

4.2发挥市场潜力

(1)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完善市场机制,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是助推我国制造业升级转型的有效路径。第一,增加市场的深度与广度,推进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进程,完善要素价格形成机制,破除生产要素市场二元结构,建立多层次、多品种的要素供给体系。第二,完善市场竞争法则,均衡各方利益关系。要努力打破市场分割和行政垄断,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同时,也要规范政府职能,构建各层级市场的反垄断和监管体系。第三,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各市场主体的信用登记和信用信息共享,建设以组织机构代码、身份证号码等为基础的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信用市场市场化。

(2)扩大内需

第一,完善收入分配体系。按劳分配为主体,意味着还要逐步探索按生产要素、资本、管理等多重要素的贡献分配的形式,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分配制度,这也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在进行利益分配时,要注重效率和公平,避免收入和贡献不一致的现象。第二,完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预期是内需难以扩大的关键因素,由于我国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消费者普遍秉承谨慎的消费态度。建立和完善覆盖全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老百姓的后顾之忧,进一步缩小贫富差距,从而释放更大空间的购买力。

4.3提升技术能力

(1)促进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的融合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我国当前进行技术创新的主要模式,这一模式的效果已被日本、韩国的发展历程所证实。在具体技术引进时,要充分考虑到企业自身的特点和对配套技术发展的带动效应,这样既可以提升企业的技术层面,又能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良好基础。企业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努力改进和完善其工艺流程与关键技术,在技术引进基础上,努力实现工艺创新、流程创新、产品创新,最终达到技术创新的目的。

(2)选择性承接国际产业转移

随着不少国际产业逐步向中国转移,中国制造业在规模上和发展速度上得到了空前提升,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国承接的产业大多是相对落后的产业,在承接产业中所得的“红利”越来越少。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中国仍然需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但是,在承接的时候要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技术等多维因素,尽可能少引进对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要求较高的低附加值产业,做好产业承接的成本收益分析,而对我国目前已存的一些高能耗、高污染和高排放的“鸡肋”产业,也要考虑转移出去。

(3)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制造业要实现升级转型,人才支撑是基础。我国制造业的从业人员大多是体力劳动者,职业素质相对偏低,工程技术人员较为缺乏,创新动力严重不足。因而,建立完善的人才支撑体系是实现制造业升级转型的基石。第一,加大基础教育的覆盖面,普及高中(职高)以上教育,提升制造业从业人员的基本素养。第二,强化企业与学校的合作,并逐步形成“学校―企业”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第三,强化企业内部培训,建立员工技能培训中心,完善相关员工技能考评体系和奖惩机制。第四,积极鼓励员工技术创新,为员工技术创新一共良好的环境和政策支持。

5 结语

我国制造业升级转型是一项系统过程,涉及到政策、技术、环境、企业、科研机构、市场机制等多个要素,一方面要加强先进技术的引进力度,做好技术的吸收和转化,实现技术引进的效用最大化;另一方面要充分完善中央和地方政府职能,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拓展海外市场,刺激国内消费,扩大内需。不可否认的是,技术能力的不断提升是助推制造业升级转型的关键要素。因而,只有从我国制造业现状出发,充分发掘和利用现有优势,努力提升我国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培育核心竞争力,才能逐步缩短同世界发达国家的距离。

参考文献

[1]Altenburg,T.Governance patterns in value chains and their development impact.The European Journal of Development Research,2006,18(4).

[2]郭熙保,赵光南.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应实现四个转变[N].光明日报,2011-9-30(11).

[3]宾建成.欧美“再工业化”趋势分析及政策建议[J].国际贸易,2011,(2).

[4]陈友骏.国际贸易体系改革与中国的积极参与[J].国际贸易,2011,(5).

[5]郭炳南,黄太洋.比较优势演化、全球价值链分工与中国产业升级[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6).

作者简介:

钟诗琼(1986―),女,汉族,湖南工业大学2013级MBA学员,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

上一篇:浅析新四军文化建军之路 下一篇:孙思邈与现代优生优育思想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