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字化班级的学生平板常规管理的探讨

时间:2022-10-28 02:20:06

关于数字化班级的学生平板常规管理的探讨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深入发展,课堂教学模式和手段不断更新进步,通过利用数字化图像、视频等提高老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相处更融洽,且使学生的学习更全面具体,使课堂气氛更好,从而增强教学效果。iPad等更轻便的移动终端设备使师生间的互动更便捷直接,从而将课堂效率提高到新高度。网络资源的宽泛大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翻转课堂概念的引入,又拓展了教师的教学思路,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实现以学定教。但由于年龄特点和各网站软件商业化运作的需要,网络中充斥着各种不适宜青少年成长的内容。QQ、微信等社交工具既给学生学习交流带来了便利,又与同学甚至陌生人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对世界充满好奇的他们很多时候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QQ、游戏成为学生的最爱。如何管理好学生,让他们正确使用,是新形势下老师必须解决的问题。作为一个数字化班的班主任和任课老师,我在工作实践中有一些自己的思考和操作,在这里和大家分享:

一、利用活动让学生思考,端正思想

对于初中生,其对新生事物往往有很强的接受能力,大多数对平板电脑中各类游戏的“免疫力”很差,老师很多时候可能都是正面思想教育,说教式教育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效果一般不会特别好。实践中,我发现利用活动,如辩论、主题班会、小品等,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行为教育同学,很多时候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班举行了一场题为“iPad应该由老师和家长管理”的辩论,辩论前双方做了充分的准备,辩论中正反双方各执一词,展开了激烈的攻辩,正方将班里同学发生的利用iPad相互传作业答案、一边作业一边聊天等弊端都摆到了桌面上作为证据,而反方也据理力争,由于家长过多干预甚至全天候面对面监督,完全没了自由,心理上产生了很大的抗拒,俗话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消亡,因此最后要么被逼服从但口服心不服,要么和家长老师对着做……这些话说出了很多学生的心声,不少同学鼓起掌来。虽然处在命题的反方,但反方同学也认为不能完全由学生自主管理,应该用制度、同学间相互监督提醒等方式自主管理好iPad。正方当然一直坚持在家的时间应该由家长管理,列举出了家长管理的种种优势:家长能更好地把握时间,家长也不是蛮不讲理一点都不让同学玩,家长能很好地协助同学培养和提高自主管理能力,使同学们其他方面也受益,同时列举了班里有同学由于没有自觉性,在课间和家里做作业时偷偷摸摸玩iPad,导致最近学习状态和成绩直线下降。攻辩阶段的激烈程度和列举的例子让掌声四起,所有同学都投入到紧张的辩论中,下面的同学还积极给台上的辩手出谋划策……这样辩论赛最后大家谁都觉得自己很有理,下面的同学也非常亢奋,全员投入思考正是我想要的结果。辩论赛结束后反方的发言和论据更充分精彩,反方获得胜利。通过这样一些活动,可以在思想上让大家都有要自主更要自律和他律相结合的思路。

二、利用舆情让学生实践,规范行为

有了统一的思想,就要趁热打铁建立起一套有效的管理机制,我班班委会马上留下开会,商讨《数字化班级平板管理条例》,以时间为轴线分段进行规范,对同学使用平板情况进行量化管理,平时课间等同学自由时间由班委会值日班长监督管理,课间一律不得用平板做与学习无关的诸如游戏、聊天等事项,发现每次扣5分,监督举报他人违规的每次加5分。在课堂学习中,能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认真回答的每次加2分,能做出精彩回答的每次加3分……在家情况由家长和老师通过交流打分,同时通过民意调查等形式侧面了解同学们在家的情况,对在家的表现情况进行量化分加减,每月进行个人和小组考核,对考核优秀的进行班内嘉奖(板报宣传、发喜报等),对考核相对落后的同学视情况进行个别谈话,班内处分,甚至平板关“黑屋”等。平时量化的过程对每个同学而言就是非常好的监督激励过程,由同学们通过活动总结出来的管理条例更能让同学们接受,班干部行使职责,最终这些都能很好地规范大家的行为,无规矩不成方圆,任何时候,必要的监督和管理是引导班级风气和学生正确规范行为的保证。

三、利用考核让学生反思,促成习惯

利用条例规范学生的行为不是最终目的,外在监督和管理是为了将学生的行为规范内化为学生的自发行为,最终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自主管理平板,合理使用,提高效率,平板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所起的积极作用众所周知,如果能让学生真正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严格自律又松弛有度是老师和家长、学生都希望看到的结果,通过考核安排学生对自己和他人、小组情况进行讨论反思,并就反思进行交流,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端正态度,从而内化为习惯。

在教育的历史长河中,每个时期都有新生教育理念和手段产生并发展,就像江河总有支流,而支流最后都会汇回,最后形成主流。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的推陈出新,将教学推向更深远的地方,使教学手段和效果到达更高的高度,老师不能因为平板有那么多弊端管理那么难,就采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加以管理甚至摒弃,不能因噎废食,而要敢于面对,积极思考,要相信方法总比困难多,只要多方面想办法,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就一定能让平板这一高效的工具发挥最大的作用。让每个老师搭上现代化的高速列车,欣赏更远更美的教育精彩。

上一篇:“移栽树苗”的启迪 下一篇:《水乡歌》教学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