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闪存当道

时间:2022-10-28 01:58:02

观点

闪存固有的轻巧、抗震等特点,让它成为移动设备厂商的宠儿,闪存式DV开始大行其道。而闪存自身容量的迅速扩大,也许会师它有一天取代磁带和硬盘,形成一个新的产业。

周围有很多同事和朋友最近

都想购买DV,暂不论为什么要买DV,单是他们的要求就代表了一个潮流: 第一类人,不要DV磁带的产品,因为后期倒腾起来太麻烦; 第二类人,不要硬盘的产品,因为怕振动,不能上高原。虽然还有一个使用mini DVD光盘的DV产品线,可惜容量太小,还费电。要是依照老经验,现在市场上就没有什么产品能同时符合大家的需求了,要是把这件事放在去年,连我们都会说用户要求太苛刻,可是今天,铺天盖地的闪存类产品早已颠覆了我们的思想。

比较典型的例子是佳能。在佳能新推出的DV产品中,闪存式DV产品线覆盖了从高端的高清 HF10 到入门级的FS100。

闪存先天就拥有适合便携设备使用的特质,体积小巧,基本上就是“闪存芯片+接口电路”,如果需要,可能还会再加一个塑料的外壳,没有任何机械部件,因此对震动、温度、湿度、海拔等一切都不敏感,只是对静电的敏感度超过其他设备,好在这点很容易解决。经过最近几年的发展,闪存的应用模式日趋简单,像现在使用最广泛的U盘、 SDHC卡,简单的使用方式让硬盘和磁带都望尘莫及。对于经常需要进行数据交流的场合,闪存的优势太明显了,今天你很难再听到谁拷贝大数据不用U盘了,就连我们报社和印刷厂之间上百MB的数据交流也使用U盘,闪存成为交流的最佳手段已经不容置疑了。

其实前几年,需要大容量存储的电子产品还都在选择硬盘或磁带,不过2008年之初,市场上就出现了大批闪存当道的产品,首先是原有的存储记录介质在这些移动化应用中显得越来越不方便了。磁带虽然记录容量大,价钱便宜,可是用起来就是不方便,多数用户甚至不知道如何把DV磁带上的画面倒入硬盘; 硬盘容量虽大、使用方便,可是特别怕振动,而且它的工作模式决定了它不能在3000米以上的高海拔使用。当闪存容量还在1GB以下的时候,我们也很难想像昂贵的闪存能用在DV这样需要大容量记录的设备中,可是今天一块8GB的SDHC卡只要300元。

其次,闪存容量攀升的速度基本上是每年翻番,一张小小的SDHC卡,现在能见到的商品已经达到了32GB,业内预计在2008年内,可能会有超过100GB的闪存出现。要知道,去年这个时候,主流笔记本电脑的硬盘还只有80GB而已。既然容量和价格都不是问题,不怕振动、省电的闪存自然成了最佳存储介质,今天还是在便携设备中使用闪存,难说将来是不是也会在笔记本电脑中大量使用闪存硬盘呢?

闪存对于厂商和用户而言,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更多的是代表了一种精神、一种态度。在IT产品发展到今天这个看似顶峰的阶段,任何一个机会都有可能让产业发生质的突变。在我写文章的时候从抽屉里翻出了一个16MB的U盘,没错,就是16MB的,上面清楚地印刷着生产日期――2002年,短短6年,一个产业崛起。

上一篇:警惕创业板的高风险 下一篇:消费电子潜力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