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环境可持续设计的理论

时间:2022-10-28 12:05:43

关于环境可持续设计的理论

摘 要:环境与设计相结合被称为“生态设计”。从字面意义上看,该词表达了一些特定的思想,但他距离精确地描述环与设计的关系还是相距甚远。在这种情况下,这个词是不可靠的,因为他放大了生态与设计两个词所涵盖的范围。如果“生态设计”意味着一种总体的趋势,即意识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那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判断,他所代表的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环境问题已经扩展到我们日常讨论的所有主题,这样随着具体实践的确切分析,以及与环境相关问题的识别,实际上可以实现“生态”与“设计”这两个概念的长期结合。此外,这种结合不仅是可能的,而且已经转化为现实。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有设计领域都涉及到了具体行业与环境之间关系的问题。

关键词:生态设计;可持续性发展;可再生利用;工业与环境;创新设计;产品生态学;物质规划

1 可持续性和非连续性

近50年来,人类始终面临着自我毁灭的可能,而且人们已经意识到人类自身处于一种不可预料的状态,例如,我们知道核武器和生态危机不仅仅可以改变历史的轨迹,而且也可以终结历史。现在就判断会使我们的文化产生多大的变化,还为时过早,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一新的状况不会消逝。一旦人类的自我毁灭能力达到了一定程度,一切将无法挽回,一切将结束。人类的历史也将,终结。这一情况没有人能够预见,我们只能对未来充满自信:未来可能出现的自我毁灭情况能够帮助我们催生出集体智慧来帮助我们避免这种情况。这种集体智慧即是可持续性。

1.环境可持续性的发端。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制订了一份题为“我们的未来”的报告,首次引入了可持续性发展的概念。简单的说,其定义可以表述为:可持续性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在这个报告后,开始了许多重要的国际行动。今天,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不仅存在于所有国际组织的官方语言和文件里,而且在所有的社会、经济、和公共机构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交流层面的巨大成功并没有带来许多重大的实质性改变。而且可持续性发展的概念似乎也失去了原始的动力。这一情况的发生主要是因为这一概念过多的应用在了事件和情景的氛围中,而这些氛围很少或根本没有与其实际意义相联系。结果,可持续性发展变成了无实际意义的空乏的名词,人们从未真正明白他的真正含义。

2.环境可持续性的先决条件。我们进行讨论的出发点虽然老套,但是这却是我们经常忽略的事实。我们的社会,以及我们和后代的生活,取决于长期形式的复杂生态系统,我们简称其为自然,取决于他们的质量和生产能力。对我们人类来说,这是最至关重要的基本原则,从这个简单而又重要的观察,我们可以引入环境可持续性的概念。其意义为:在一个系统环境中,无论在整个地球的表面,还是最至关重要的地方,人类的活动和影响力不能超过地球的最大的承受的范围,与此同时我们不能耗尽那些需要和子孙后代共享的生态资源。这两个基于一个普遍的物理性质的限制将和第三个基于道德规范的限制,即公平的准则结合在一起。

3.生物环与技术环。所有可持续性发展道路的共同点可以设想为:为了保证人类活动可以一直持续下去和避免日益恶化的生态条件,绝对有必要使它们的生态足迹轻于支持系统的适应力,特别是有必要将会使生态系统枯竭的榨取行为,以及所有积累与原物质相比有着不熟悉特征的物质和浓缩物的排放活动降到最低。作为最终原则,这些相互对立的方向是可以达到的。

2 社会学习的过程

向可持续性的过渡将会是一个社会学习的过程,像其他学习过程一样,该过程将逐渐通过错误与矛盾教会我们如何生活得更好、消费的最少以及如何重建我们的生活的物质和社会环境。必须建立并传播幸福的新概念以确保这种可能性。接下来必须有所转变,这种转变必须投资于能使幸福概念实现的生a消费系统,并能让不同的社会成员参与其中。

1.生产消费系统。生产消费系统这个术语指的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和技术系统,该系统将社会文化和经济的有效资源,转化为反映特定社会中幸福需求的产品、服务和公共产品。这就是所有人、机构以及国家资源之间组成的巨大互动网络。针对这种复杂性,很自然的要研究如何完成向可持续性过渡所需的系统改变,以及谁将会设计这些东西。必须补充的是,由于其复杂和矛盾的特点,任何特定时间内的生产消费系统都需要不同的发展假设:那些主导今天的假设和能够为新的社会需求提高答案的假设。

2.临界消费。临街消费是一种既有现象,他对于之前提到的关于经济和市场消费的环境问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些举措的目的是提高消费者的认识以及他们做选择的能力。同时,给他们一个真正的机会去做这些选择,这意味着,必须有其他方法可以使消费者很容易的去评估自己的选择。不仅仅是消费方式需要改变,生活方式也需要改变,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行为逐渐符合幸福的概念,从而认识到环境、社会和生态公共产品的价值。

3 面向环境的可持续性设计

环境限制明确的表示,如果不考虑对自然的影响,任何设计活动都不能真正实现。现在有必要从产品开发一开始就考虑环境的需求,就如同考虑成本、性能、法律、文化和审美需求一样。这样做的益处在于预防,而不是出现了损失再补救。另外,在设计方面这也是更为有效和节能的干预手段,而不是为避免环境影响在进行补救。

1.生命周期设计。生命周期的概念要考虑到与特定的产品相关的每一阶段,从生产准备到最终处置。但是,更准确地讲,过程总和的定义指的是产品所提供的功能,这意味着,就许多产品而言,必须考虑向用户提供服务的功能。包装是明显的例子,它是保证产品功能的附属系统。像所有其他商品一样,他也有其相应的随自然变化的输入输出,从而对环境产生影响。

2.生命周期设计策略。显然设计好的产品不能仅仅满足环境的需求,即是一个高效的节能产品。产品设计必须满足其他典型需求,如性能、技术、经济、法律、文化和审美需求。策略如下:将产品和能耗消减到最低;选择环境影响低的工艺和资源;优化产品寿命,设计时考虑到材料的回收、堆肥或焚烧,以增加材料处理掉的价值;促进拆卸,设计时以零件的可分离性为目标。其中,减少消耗和选择影响低的资源是生命周期所有阶段的目标。

以上所讲的内容解释了支持生态可持续性的某些方面和理论上能达到可持续性的路标。但还没有提供实现这些方案的实用准则。因此我们必须从仅仅概括的技术论证转向有关问题其他方面。作为这一复杂领域的第一步,应该做下面的观察:环境可持续性的完美实现,必须在转换中预见这种生活状况并付诸实践,而且社会必须认可这种生活与实际生活水平相比是一种成功。事实上,这是催化“自愿”过渡所需要的能量的前提条件:没有人会去选择一个比出发点更糟糕的目的地。因此,构想吸引人的新的生活品质,而且是可持续的生活品质,是顺利实现可持续性进程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新、杨洪君.环境可持续性设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刘金海,等.面向未来的可持续性发展[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

上一篇:浅谈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要求及其意义 下一篇:机械制图与机械CAD的有机结合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