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拔地区外科切口感染高压氧治疗的疗效观察

时间:2022-10-27 06:58:01

高海拔地区外科切口感染高压氧治疗的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 研究探讨高海拔地区外科切口感染伤口高压氧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其临床治疗特点。方法 收集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住院的外科切口感染患者134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分别进行常规治疗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恢复时间、切口感染情况等,分析高海拔地区外科切口感染的治疗方法,并总结其临床治疗特点。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有效率(90.9%)明显高于对照组(78.8%),(x2=4.05,P

[关键词] 高海拔 外科切口感染 治疗

[中图分类号] R61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101-01

外科手术切口感染是目前外科术后较为常见并发症之一,也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组成部分[1]。临床上对于外科手术后患者予以常规换药及合理的药物治疗加护理干预等,以减少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高海拔是一种较为特殊的自然环境,其气压低,大气中氧分压低。有研究表明,外科手术后感染发生在海拔高的地区治疗比较难,不易愈合,且容易反复感染,本院地处海拔4250多米得高海拔地区,本组试验选择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月住院的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的患者134例,研究探讨其术后切口感染高压氧治疗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临床治疗特征等。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收集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月住院的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的患者134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共68例,男性34例,女性34例,年龄19-67岁,平均年龄(59.1±8.7)岁,胆道手术23例,肠道手术17例,胃大部分切除手术12例,妇科手术8例,其他8例;对照组:共66例,男性33例,女性33例,年龄17-65岁,平均年龄(58.9±8.1)岁,胆道手术22例,肠道手术16例,胃大部分切除手术12例,妇科手术9例,其他7例。所有患者均行全麻或硬膜外麻醉,术前无感染、糖尿病、冠心病等相关并发症。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相关疾病,术前予以抗菌药物滴注,手术操作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关于手术室无菌操作的各项要求。所有患者术后均出现外科切口感染。对照组予以常规化验并进行药敏试验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青霉素、庆大霉素等)进行治疗,根据患者情况早期进行切口通畅引流等处理,并进行适当的护理,勤换药,严密观察切口情况,记录患者切口感染恢复情况及败血症等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使用detair-DK800型号的高压氧舱,方法为在2.0个ATA下用面罩吸纯氧60分钟,每天一次,10天一疗程,观察患者切口感染的恢复情况,并比较分析高海拔地区外科切口感染的高压氧的临床疗效。

1.3 疗效评定

1.3.1 显效 手术切口平整,边缘对合良好,切口周围皮肤无红肿、发热、无渗出液及脓液,手术切口5-10天拆线,手术切口I期愈合。

1.3.2 有效 手术切口平整,边缘对合良好,切口周围有红肿且稍有压痛,无渗出液及脓液,治疗时间延长后红肿消退,切口6-12天拆线,伤口I期愈合。

1.3.3 无效 手术切口红肿、有渗出液及脓液,经引流换药等治疗后,伤口恢复不佳,边缘对合不良,手术切口II期愈合。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x2检验,当P

2 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0.9%)明显高于对照组(78.8%),(x2=4.05,P

表1两组患者疗效比较(例 %)

注:两组比较(x2=13.45,5.09,4.05,4.05)*P

3 讨论 手术切口感染是临床上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后果常表现为伤口延迟愈合,伤口不愈合切口化脓裂开,甚至发生败血症,导致全身感染,最为严重的表现为死亡[2]。因此,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在临床治疗中引起了高度的重视。近年来,有相关研究显示,外科切口感染的致病菌多为厌氧菌,而海拔高的地区手术发生切口感染后治疗尤为困难,临床疗效不显著,且易复发等。笔者选取本院海拔在地处4250多米的医院的外科手术感染患者134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常规治疗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高压氧治疗,两组比较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显示: 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有效率(90.9%)明显高于对照组(78.8%),(x2=4.05,P

笔者分析认为高压氧治疗高海拔地区外科手术切口感染临床疗效显著的主要原因有:高海拔地区有其特殊的环境,海拔高,气压低,氧分压低,患者组织相对缺氧,手术切口感染后的渗出液及脓液、小的血凝块等都是厌氧菌的良好培养基,在高海拔的地方感染伤口能给厌氧菌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导致感染伤口厌氧菌生长较为迅速,从而患者切口感染难以治愈,容易反复发生。尤其是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地区,切口感染预后不佳。常规抗菌药物治疗使患者组织和血液中保持一定浓度的抗菌药物,能有效的防止细菌生长[3-4],在此基础上进行高压氧治疗,能有效的改善高海拔地区低气压,低氧的环境,提高患者组织的氧供应,从而抑制厌氧菌的生长,联合抗菌药物治疗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病情治愈率,改善切口感染情况,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其败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等。

综上所述,高海拔地区外科切口感染后治疗比较难,不易愈合,且容易反复感染,临床上在常规抗菌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高压氧治疗,安全有效,能提高患者手术切口愈合,减少感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吴安华,仟南,文细毛,等.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1998-1999年监测资科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0,10(6):401.

[2] 万文元,贺遵菊,张荣华,等.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细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0):68-69.

[3] 刘丽华,魏全珍,张惠珍,等.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调查与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8):1091-1092.

[4] 吴孟超,吴在德.黄家驷.外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83-187.

上一篇:DR与CR系统的应用及管理方法 下一篇:支气管动脉-肺循环瘘致大咯血的介入治疗临床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