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强国战略人才观思考

时间:2022-10-27 05:57:29

才强国战略人才观思考

当前,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带领全党,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落实党管人才原则,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为把我们党建设成为优秀人才高度密集的执政党,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人才资源强国而奋斗。认真研读《文选》,深入学习领会同志的人才观,全面把握同志在人才和人才工作中提出的一系列富有独创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对于进一步落实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好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一、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重要思想,是同志人才观所强调的核心理念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重要思想,是同志人才观的核心理念,也是同志对马克思主义人才观的一个最突出、最重要的理论贡献。同志是在深刻认识和全面把握物质资源和人才资源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其辩证关系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重要思想的。他认为,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物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而人类智慧和能力的发展则决定着对物质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既需要物质资源作基础,更需要人的智慧和能力作支撑。因此,相对于物质资源而言,人力资源特别是人才资源是最活跃、可再生的资源。同志关于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著名论断,凸显了人才资源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同志进一步强调,对人才培养的投入是收益最大的投入,人才资源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要开发利用我国巨大的人力资源特别是人才资源,把我国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才资源优势,把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重要思想,也是同志在综合分析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态势后得出的重要结论。当今世界,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越来越激烈,而这种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之争,也就是说,谁能占据人才的制高点,谁就能够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同志在敏锐地把握这一国际竞争态势的基础上,一再告诫全党,“人才和人的能力建设,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开发人力资源,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已成为关系当今各国发展的重大问题。”同志之所以把人才工作提到这样的高度,是因为我国尽管有丰富的人力资源,但人才资源并不丰富,人才队伍的素质还不高,国际竞争力还不强。这就要求我们,以强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真正领会和把握好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重要思想,从各方面采取更为有力的措施,把人才强国战略进一步落到实处,全面提高我国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重要基础。

二、实现各方面人才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同志人才观所强调的鲜明价值取向

“两个全面发展”的思想,即实现各方面人才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同志人才观中引人注目的重要思想,也是同志人才观所强调的鲜明价值取向。

促进各方面人才的全面发展,也就是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这一发展目标的必然要求。这一思想的实质,就是要打破狭隘的人才观念,进一步拓宽视野,最大限度地开发人才资源,最大限度地集聚党和国家事业需要的人才,做到广纳贤才、知人善任,把有成就的人才和有潜能的人才,国内人才和海外人才,体制内人才和体制外人才,存量人才和增量人才,都纳入发现、培养、使用的视野,做到政治上一视同仁,政策上统一安排,服务上统筹兼顾,使他们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同志在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同时一再强调的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观点。马克思曾经指出,我们追求的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也指出,“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他同时又指出,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党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了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今天,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也是朝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来进行的。同志还强调,不断提高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以及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始终是我们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第一要务。应该指出,这个第一要务同同志关于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是互为衔接和互为补充的。因此,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成了同志人才观的重要内容,体现了同志人才观的鲜明价值取向。

三、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是同志人才观所强调的重大方针

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把“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在全社会认真贯彻。“四个尊重”的战略思想和重大方针,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作为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马克思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高度尊崇,对知识和知识分子历史地位与重要作用的高度尊崇,对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才和人才资源的高度尊崇,对新时期一切有利于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性劳动的高度尊崇。

同志所倡导的“四个尊重”的方针,就是要在全社会形成一个支持人们干事业、鼓励人们干成事业、保护人们干好事业的社会氛围,共同创造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同志是一个有着高级科技人才背景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他深切地懂得,努力营造一种尊重人才、鼓励创新、充满信任和理解的良好环境,是鼓励各类人才树立创新意识、激发创新潜能、增强创新能力、减少创新障碍、成就创新事业的重要条件。他要求各级领导尊重人才成长和科学探索的特点和规律,把对人才的关心、爱护与理解、信任结合起来。这些思想,是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人才工作上的生动体现,也是对新形势下做好人才工作规律的深刻揭示。按照这些重要思想去实践,就能够不断创造和优化有利于各类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政策环境、工作环境、学术环境、人际环境和生活环境,真正使他们有用武之地而无后顾之忧,有苦练“内功”的动力而无应付“内耗”的压力,有专心谋事的成就感而无分心谋人的疲惫感。

在全社会深入贯彻“四个尊重”的重大方针,既要鼓励探索和创新,也要宽容失误和失败。同志指出,“在出人才的问题上,要鼓励和支持冒尖,鼓励和支持当领头雁,鼓励和支持一马当先。”应当看到,冒尖也好,当领头雁也好,一马当先也好,都是会遇到风险甚至付出代价的。我们只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创业、创新和创造中的失败,在倡导敢为人先、敢冒风险的同时,努力营造允许失败、宽容失败、善待失败的宽松环境,并以健全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作保证,才能调动和保护各类人才探索创新的满腔热情,真正使锐意创新成为各类人才成就自我和干事创业的自觉追求。

四、着力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的领导人才,是同志人才观所强调的关键环节

同志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强调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政党,一个国家,能不能不断培养出优秀的领导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政党、这个国家的兴衰存亡。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能不能巩固和发展下去,中国能不能在未来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强盛不衰,关键就要看我们党能不能不断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领导人才。”我们党领导的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需要的人才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外交、教育、法律、军事等方面的工作,都需要大量优秀领导人才。所以,同志强调要“真正把培养和使用好各类人才作为党和人民事业兴旺发达的大事来看待、来落实”,尤其要把培养选拔讲政治、懂大局、善于治党治国治军的领导人才作为关系全局的关键环节来抓。这些重要思想,体现了同志的高瞻远瞩和深谋远虑,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党和国家事业的高度责任感。

应当看到,领导人才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人才,而是凝聚和管理其他人才的将才、帅才。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干部是决定的因素。同志也反复强调,“正确的路线和政策要靠干部去贯彻落实,人民群众要靠干部去组织和动员,党内和社会上存在的影响凝聚力、战斗力的问题要靠干部去研究和解决。邓小平同志讲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道理就在这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培养造就高素质领导人才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核心。只有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我们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在国际风云变幻的环境中“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做好培养选拔领导人才的工作,关键是要按照党的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把群众公认是坚定执行党的路线、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优秀人才特别是优秀中青年领导人才及时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应当看到,不断培养造就中青年领导人才,是关系我们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战略任务。这是因为,我们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几十代人的持续努力才能完成,是真正意义上的执政兴国的“接力赛”。因此,同志总是强调,全党同志特别是高级干部,要有战略眼光,要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那种高瞻远瞩和宽阔胸襟,切实把培养造就一大批适应新世纪要求的中青年领导干部这项重大战略任务完成好。培养中青年领导干部的首要问题,是要努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使之成为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会治党治国的新一代政治家。

五、形成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是同志人才观所强调的根本要求

不断优化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以激活体制机制来盘活整个人才工作,是同志人才观中的又一个重要思想。他强调,要通过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能上能下、充满活力、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建立依靠群众积极参与和严格监督的选人机制,建立开放、灵活的人才市场配置机制,建立有利于人才合理有序的流动机制,等等。其目的,就是要使人才资源这个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真正活跃起来。

同志十分重视人才队伍的活力、效率、积极性问题。他在全面分析了干部工作中存在的论资排辈、求全责备和干部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以及用人上任人唯亲、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问题后深刻指出,这些问题的存在,根本的是没有真正形成富有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缺乏严格的人事工作规则和强有力的监督制度。因此,他提出,要以建立健全选拔任用和监督管理机制为重点,以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为目标,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能上能下、充满活力、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努力形成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同志特别强调要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他指出,要把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同坚持干部工作走群众路线结合起来,扩大群众的民主参与,落实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让群众参与选拔和监督干部的工作,有效防止考察失真、用人失误。这就启示我们,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必须坚持以扩大民主为基本方向,把落实群众“四权”的要求贯穿于干部选拔使用的全过程,确保把人选得准、用得好、管得住。

推进人才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关键是要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把加强党和政府的宏观调控与充分发挥市场对人才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结合起来,促进人才的合理有序流动。应当看到,人才流动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优化人才资源配置的基本途径。而促进人才流动的根本之策,就是打破阻碍人才流动的体制,建立健全有利于人才流动和优化配置的机制。同志强调,要形成开放、灵活的人才市场配置机制,打破人才部门、单位壁垒,鼓励人才合理流动,培育形成与其他要素市场相贯通的人才市场,建立人才结构调整与经济结构调整相协调的动态机制。这就是说,我们要坚持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改革取向,以健全的人才市场体系为基础,以完善的人才工作机制为保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人才在地区、城乡、产业、行业、部门之间的合理流动和分布,不断为人才队伍增添活力。

六、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统一领导,是同志人才观所强调的重要原则

我们党历来的原则是党管干部,人才工作作为党的干部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理所当然地也要由我们党来领导。因此,同志指出,在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同时,一定要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统一领导,一定要加强党和政府对人才工作的宏观调控。同志的这个重要思想,一方面发展和完善了改革开放以来所实行的人才工作管理体制,另一方面也为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十七大以后明确提出党管人才的原则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源泉。

应当看到,随着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党对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实行了分级分类管理,不再以管理党政机关干部的方式去管理专业技术干部和企业经营管理干部,这是我国干部管理体制的一大改革和重要突破。同时,在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四个多样化”的社会环境下,人才的流动性显著增强,人才的社会分布更加广泛,人才的职业和身份变化空前频繁,所有这些,都对人才队伍特别是领导人才队伍的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只有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统一领导,才能更好地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更好地发挥党组织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更好地统筹人才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总之,同志的人才观,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我们进一步落实党管人才原则和人才强国战略,进一步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的自觉性、坚定性,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指导作用。

上一篇:提高领导和谐社会建设交流 下一篇:社会主义本质属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