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分吃素事与愿违

时间:2022-10-27 04:47:02

有流言说吃素“好处多多”:素食的饱和脂肪含量很低,可降低血压和胆固醇含量。而且,素食能把蓄积体内的脂肪及糖分燃烧掉,达到自然减肥的目的。经常素食者全身充满生气,脏腑器官功能活泼,皮肤显得柔嫩、光滑、红润。

尤其是很多心脑血管的患者更是坚持吃素。他们觉得之前吃的油很大,而吃素会减少胆固醇的摄入,也就减少了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

你是哪种“吃素”?

其实,“吃素”也有好几种意思。有些人素食其实只是不吃牛肉、猪肉、羊肉这些所谓的红肉,但是吃海产品;有的人只是肉吃的比较少而已;还有一些素食者,不吃鱼和肉,但是喝牛奶、吃鸡蛋。也有完全的素食主义者,任何动物性的食品都不沾,包括奶制品。素食有各种原因,有的是宗教的原因,有的出于环保理念,还有的人则是出于健康的原因。而这种出于健康考虑的吃素,恰恰是有问题的。

全素也会产生动脉粥样硬化

其实全素饮食也会产生动脉粥样硬化。因为长期不食用任问动物食物,虽然确实减少了胆固醇和油脂的摄入,但也失去了一个重要元素的摄入。这种元素如果缺乏,就会导致血液中的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较高,从而引起加速细胞氧化及衰老、损伤动脉血管、削弱免疫系统、增加炎症及血栓、损伤大脑及降低商等严重问题。

患者刘女士,36岁,自诉颈部受限,不敢活动,稍微一动则头晕、头痛,经检查为“颈椎综合征”。经B超检查,说明是由于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但刘女士信仰佛教,长期素食,胆固醇也不高,只有3.15毫摩尔/升,为什么竟然患上颈血管硬化头晕症?无独有偶,《北京晚报》2008年1月28日52版也刊登了杨女士“同病相怜”的一例:“我母亲今年54岁了,胆固醇、血脂指标属正常值,但是颈动脉B超却显示是早期动脉粥样硬化,请问胆固醇、血脂指标等都正常为什么还会得动脉粥样硬化?”杨、刘两位女士及其家属都莫名其妙。

专家称,这两个案例都是长期不食用任何动物食物,虽然他们确实减少了胆固醇和油脂的摄入,但也失去了一些重要元素的摄入。

吃素造成身体缺少B12

有一种物质,如果缺乏会导致血液中的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较高,从而引起加速细胞氧化及衰老、损伤动脉血管、削弱免疫系统、增加炎症及血栓、损伤大脑及降低暂商等严重问题。血清内高半胱氨酸的高水平是心血管疾病及中风的风险因素,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标记。而且它的水平过高和老年人患老年痴呆,也就是阿尔兹海默症有直接的关系。

这种物质就是常说的维生素B12。而维生素B12的膳食来源主要为动物性食品,其中动物内脏、肉类、蛋类是维生素B12的丰富来源。这也就是为什么素食者缺乏B12的原因,就是没有了动物脂肪的摄取。

补充B12必须要吃动物性蛋白

很多豆制品和发酵食品中也含有维生素B12,是不是素食者多吃点这些东西就可以保证B12的不缺乏?

原来人们的确曾经这么认为,但后来发现问题没有这么简单。有研究发现,这些食物中的维生素B12利用率相当低,对于预防缺乏意义不大。

看来还是必须要吃动物性蛋白了。但动物性膳食也有区别,研究发现,动物食品的B12利用率并不一样,其中肉类的利用率也各不相同。

在几种比较有代表性的B12食物鱼、肉、蛋、奶中,奶类的维生素B12利用率比较高,按同样的食物维生素B12含量来算,食用奶制品能够最有效地升高血液中维生素B12的水平,降低甲基丙二酸的水平,鱼类的效果其次,而摄人肉类和蛋类效果不明显。老人尤其要注意补充B12

研究数据提示,如果是每日摄入奶类的奶素食者,那么维生素B12缺乏危险不大;如果只是蛋素食者,那么维生素B12的缺乏问题仍然让人担心。而且,更要注意的就是老年人,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大黝人的消化吸收功能会逐渐下降,吸收利用维生素B12的能力也将随之下降。故而,一些并非绝对素食的老年人也可能出现维生素B12缺乏的症状。

按德国科学家的研究,10-15%的老年人实际上存在血液中维生素B12含量过低的情况,而如果按甲基丙二酸水平来衡量,有43%的老年人都存在维生素B12营养水平过低的状况。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应当提前进行预防,摄入适量的动物性食品,并通过烹调加工把这些食品变得更柔软、细腻、易消化。

本版文字根据北京卫视《我是大医生》提供素材编写

上一篇:见所未见的性能“怪兽”,华硕ZenFone 2碾压旗... 下一篇:Adis药学核心期刊数据库检索方法例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