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舆论自由而辩

时间:2022-10-27 03:15:25

人物述评

浦志强1965年1月出生,河北滦县人,1986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获法学硕士。1993年取得经济师职称.1995年取得律师资格,2001年取得讲师职称。1997年开始律师执业。其间曾于2000年至2003年在北京广播学院法律系任教。现为北京市华一律师事务所律师,执行合伙人。浦志强律师执业以来,始终关注金融、房地产、民事侵权法、企业破产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等法律服务领域。在名誉权纠纷领域,曾被告分别在边锋诉足球运动员曲乐恒名誉权纠纷案和余秋雨诉肖夏林名誉权纠纷案中;参加诉讼,试图在公众人物原告提起的名誉侵权诉讼中,引入公共人物概念和实际恶意原则。他现为中国诚通控股公司,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北京第二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北京青年周刊》杂志社等单位的常年法律顾问。

从2003年开始,浦志强进入公众视野。他了一系列名誉侵权案件。其中最有名的包括;余秋雨诉肖夏林案、张西德诉《中国农民调查》案、原南方都市报总经理喻华峰向最高法院上诉案、广州华侨房屋开发公司诉《中国改革》杂志社案、李晓华诉《21世纪经济报道》案、爱新觉罗・启笛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案……单凭这一连串案件的名称,就能想象得出在中国目前的法律框架下,浦志强之与“风车”作战的结局。是的,绝大多数情况下,他的的确确是在“赔本赚吆喝”。好在其委托者们亦多为具有相当公民意识的“公共知识分子”,他们从委托浦志强做诉讼的那一刻起,也许就没抱胜诉的打算。或者,重在参与,虽败犹荣,不惜以自身败诉的代价,谋求媒体和公民自由表达权利的实现。就像卡尔・马克思所说的,“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却永远存在。”

2005影响力

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浦志强从保护和尊重公民宪法基本权利的角度出发,积极参与公民维权案件的操作,鼓吹限制,规范政府和公职人员的权力,尝试在现行法律制度的框架内,以专业技能帮助媒体、网站创办者及弱势群体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力唱迁徙自由.自由、通讯自由,支持非政府组织(NGO)、行业协会等社会力量的成长。他坚信,非如此,便无法创造中国社会的内在和谐,一个清新而有序的法治社会便无从形成。

转型期的中国,以媒体的报道自由与作家的表达自由为代表的言论自由不仅时刻处于来自传统体制的压力之下,而且日益面临来自以资本为后盾的某些利益集团的越来越强有力的挑战。封杀。浦志强以一个公共社会知识分子的自觉和大勇,以法律为武器,近乎偏执地呼唤着“常识”的回归,致力于言论自由的宪法权利的落实。因为他知道,为国家根本大法所保障的各项公民权利,无一不是从自由的言说开始;一个温和的、自由言说的舆论平台是通往公民社会的惟一道路。

组委会评语

舆论自由是一个国家发展程度的象征,当舆论自由受到阻力的时候,需要更多像浦志强这样的人站出来,为舆论自由而辩,为正义而辩。

上一篇:做就做和别人不一样的 下一篇:“娱乐节目就是要与民同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