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姜、早莴笋、鲜食花生间作效益高

时间:2022-10-27 02:12:12

黄姜是适合山区种植的经济作物,在湖北等地曾有很大的种植面积。但由于过度发展,本世纪初黄姜价格开始出现暴跌,最低价曾跌至每公斤0.2元,黄姜种植面积也由此开始急剧下滑。但近年来黄姜价格又开始出现复苏,目前产地收购价每公斤回升到4.8~5元,种植黄姜每667平方米(1亩)年产值可达5000~6000元,农民种植黄姜的积极性又开始高涨。

为化解黄姜种植风险,离市场较近的城郊地区,可在黄姜行间秋季移栽早莴笋,次年春季早莴笋收获后及时点播鲜食花生。此模式可在基本不影响黄姜生长的情况下,每667平方米可增收5000元以上。其技术要点为:

1.黄姜种植

选深厚、肥沃、疏松和未种植过黄姜的旱地,提前深翻炕垡。在播种前每667平方米施4000公斤以上的优质农家肥或火土灰、200公斤黄姜专用肥,将地再次深翻耙平后,按80厘米宽起垄。10月中下旬播种黄姜,每垄播双行,株距20厘米,播深10厘米,每667平方米播8000穴左右,需黄姜种250公斤。第二年春季黄姜出土前,用“克无踪”或其他苗前化学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或在黄姜齐苗后中耕除草。黄姜苗高20厘米左右时,用竹棍搭“人”字架,架高1.5米左右。黄姜封行前注意经常除草,严防草荒。黄姜茎蔓超过架高后,割去顶蔓,防止疯长。夏季高温多雨季节,应加强对黄姜根腐病、炭疽病等病害的综合防治,发现中心病株及时挖除,并撒石灰粉消毒,同时全田喷施“可杀得”,或用“根腐灵”灌根。秋季黄姜茎蔓枯死后,撤除竹架,清理地表茎蔓与枯叶,每667平方米追施2000公斤猪粪水作越冬腊肥,随后浅耕盖肥。第三年春季黄姜出苗前,结合中耕除草,再次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10公斤、氯化钾10公斤。黄姜齐苗后搭架,具体管理与上年基本相同。秋季黄姜茎蔓枯死后,撤除竹架,清除地表杂物后开挖收获。两年生黄姜如果投入管理得当,一般每667平方米产量在2500公斤左右,按照目前收购价格,产值可超万元。

2.早莴笋种植

黄姜属茎蔓类植物,春季出苗晚,早期叶小而少,行间空隙大,非常适合套种。可选“西宁莴笋”、“白尖叶莴笋”、“春秋二白皮”等早熟、耐寒、抗病、高产莴笋品种,每667平方米用种10克。8月下旬至9月上旬用冷水浸种,低温催芽,种子破胸后播种育苗,苗床面积12平方米左右。幼苗出土后2~3叶期及时间苗,3~4叶定苗,保持苗间距离。育苗期间,结合抗旱治虫每7~10天用0.2%磷酸二氢钾溶液叶面喷施一次,促苗健壮生长。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黄姜播种后(或姜园清理后),选生长健壮一致的莴笋苗带土移栽于黄姜行间沟中,每条沟中移栽一行,株距20厘米,每667平方米栽苗4000株左右,栽后及时浇“定根水”。莴笋苗返青成活后,每667平方米用500公斤稀薄粪水追肥提苗,越冬前再追一次猪粪水。莴笋膨大初期,每667平方米用20公斤复合肥(溶入1000公斤粪水中)再追肥一次。莴笋生长后期,打掉基部叶片以利通风透光。若发现霜霉病、菌核病等病害,应抢在发病初期及时喷25%“甲霜灵”500倍液或10%“速克灵”2000倍液予以防治。次年3月中旬至3月下旬及时收获腾茬,每667平方米可收获莴笋2000公斤、产值4000元左右。

3.鲜食花生种植

黄姜种植后的第一年,茎蔓生长量不大,可利用行间空隙,夏秋季再种植一季鲜食花生,以进一步提高种植效益。具体方法是:在早莴笋收获腾茬后,在垄沟中撒施火土灰,然后深翻一遍。花生播种前将土垡打碎,土肥混匀。鲜食花生品种应选株型直立紧凑、早熟、结果集中、粒大饱满的优良品种,如“鲁花八号”、“鲁花九号”。播前催芽,3月下旬至4月上旬打窝播种,每条垄沟中点播一行,穴距20厘米,每667平方米播4000穴左右,每穴播已发芽的种子2粒,播后用土杂肥盖种。花生出苗后,适时中耕除草,注意病虫害防治。对苗期蓟马、蚜虫,可喷“万灵”等对症杀虫剂予以防治;对蛴螬等地下害虫,可用“土蚕快杀”灌根;对青枯病,主要靠改善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等农业措施予以防治。花生果仁饱满后及时收刨,清洗后抢早上市,一般每667平方米可产鲜花生250公斤、产值近2000元。青花生秧晒干后,还可粉碎做牲畜饲料。

(湖北省竹山县农业局 熊飞 邮编:442200)

上一篇:中国花腰傣之乡——云南新平 下一篇:3月22日~3月26日中央电视台七频道《每日农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