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思考

时间:2022-10-27 02:10:45

关于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思考

【摘要】新的课程标准已经实施了很长时间,可以欣喜地看到,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和方式发生了深刻有效的变化。但是在很多环节上还是存在问题,比如课程教学缺乏吸引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等等。本文从新课程标准的角度,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于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方式提出自己的见解,希望对于物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新课程 初中物理 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180-01

学校教学的一个中心环节就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的重要载体,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是改善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环节。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需真正把握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加强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不断提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增加课堂教学的吸引力

物理学科是一种和生产生产生活实际紧密相联的综合性科学,是以实验教学为基础,这就要求学生需要很强的抽象思维能力。一般来说,初中生这个年龄段的群体思维方式应该处于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学生思维方式的可塑性较强,应该充分利用这个非常有利的时期,在每一次课堂教学的开始阶段就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这样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和成熟。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引入新课”这一个教学环节。新课的引入方法有很多种,可通过提问学生新课的相关问题引入新课;可利用对新课问题的设计引入新课;可利用物理学史或民间故事等方法引入新课。

例如,在讲“白炽电灯”这一部分时,可以先讲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需要特别提及的是,还可以通过实验的演示引入新课,例如在讲物理课“大气压”这个章节时,可以对马德堡半球实验进行演示,首先请两位力气比较大的男同学对拉两个半球。尽管两位男同学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不能拉开两个半球。这样就使全班学生很自然的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究竟是什么力量把两个半球这么紧地压在了一起呢?这样对于学生思维的调动很有效果,也为教师后来更深一步的分析作了良好的铺垫,最后达到了教师思维和学生思维同步的目的。

2.改善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规定,需要让学生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经历科学的探究过程,加强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改变死记硬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提倡以乐趣和实验为基础的教学模式,鼓励将计算机信息技术加到物理课堂教学当中,这就要求物理老师不能单纯以物理课本的内容为研究重点,需要改善物理课堂教学的方法,应该以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特点,创建学生探索物理相关问题的情景,不断引导学生研究解决物理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不是老师先规划好课程教学,不是在讲台上讲解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通过学生的探索得到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最后达到共同的认识。在课堂上,不同的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是有差异的,这就需要教师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思考探索的机会,让他们在不同的环境下发挥自己的优势和长处。

3.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是物理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的重要表现,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的最终目的。这就需要教师的课堂教学不仅要求学生努力学习,下功夫,还要强调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这样的学习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像学习物理规律和概念的方法、自学的技巧和方法,运用物理的知识研究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比如要学习物理相关概念,就必须先从客观的物理事实入手,然后引入相关的物理概念,再对物理概念赋予科学的定义,最后说明概念的物理和现实意义,并把物理概念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去。需要注意的是,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训练非常重要,应该把训练作为教学的主线,这体现了立足于学生的思想。训练需要体现趣味性、多样性和层次性。

4.创造积极思维的课堂气氛

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当中必须采取恰当的方法,创造积极思维的课堂气氛,使得教师思维和学生思维同步。一般来说,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和分析,教师再进行总结和补充。可以结合教材提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还可以举一些学生很熟悉的例子。使得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每时每刻都有新鲜感,当研究结果和老师的想法相同时,学生一般都会体会到一种成功的喜悦,那么心情就非常好,思维就处于很兴奋的状态当中,求知的欲望就更强烈,学习的动力也更足。因为物理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当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难以回答时,可以通过实验演示的方式来解决。

一般教师可提供器材,学生自愿上台进行实验的演示,再把实验得出的数据和现象让学生去研究和分析,使得学生得出相关的看法和结论,教学最后进行补办和总结。这种实验演示的教学方式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还使得学生很快学会了对于物理问题的研究方法。在初中物理的教学教材上还存在很多不是很具体的内容,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吃力,此外初中的毕业班有大量的复习课,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呢?我认为当教师讲到难点和重点的知识时,应该尽量放慢讲课的速度,教学语言的表达要尽量详细、通俗、生动、准确。最好要尽可能的组织学生讨论和分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于学生很难理解和想象的教材内容应该充分利用手势、画图、幻灯、实验、模型、投影等方式进行多媒体教学。在放映幻灯片进行实验性教学时,一定要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看到,并且最好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

5.课堂教学的内容尽量贴近生活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对于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终生学习的愿望、科学精神的培养一定要重视。要让学生了解到初级的物理知识和技能,经历从生活到物理、自然到物理的认知过程,使学生进行全面的发展。在《新课程标准》的框架内确定教学的内容,需要做到将学习的重心从特别强调知识的死记硬背向知识的探索研究方向转化,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知识向主动的获取知识方向转化,物理教材突出了这个方面的内容。比如在“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这一部分,教师先提出问题,然后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然后进行了猜想和假设,再根据猜想和假设,学生们讨论并制定实验计划和实验设计方案,最后各组分别进行实验和收集实验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讨论,并完成实验评估和实验报告。在整个过程当中,教师晋级提出了问题与建议,其他的一切都是由学生经过讨论,交流和实验来完成。这就确保了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使得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施玉勤.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J].新课程研究,2009

[2]刘东红.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3]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

王绍鹏(1975年12月),性别:男,籍贯:甘肃兰州,职称:中级,研究方向:新课程改革。

上一篇:试论提升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途径和方法 下一篇:让学生健康地走近电脑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