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旧革新,事半功倍

时间:2022-10-27 12:49:12

【摘要】 教学不可能只局限于课堂,学生也不可能仅靠课堂就能将全部的知识吸收掌握,作业的布置必不可少. 但仅有作业的布置,没有好的批改方式,教学效果仍不能得到提高,本文将探究作业批改的目的及传统作业的批改的诟病,通过批改评语、模式、标准三方面对作业批改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初中数学;作业批改;提高效果

作为老师教学行为的延伸,作为学生课下的掌握和巩固,作业必不可少. 作业的批改对于反馈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效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笔者针对传统的作业批改模式作了以下研究,也提出了一些自己构想的改进意见.

一、作业批改的作用

(一)作业批改是检查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仅靠每次课堂所赋予的四十几分钟,老师的教学任务是不可能全部完成的,作业自然就成为老师教学手段的延伸,那么作业批改便成为老师检查自身教学效果的工具,只有通过对学生作业的批改,老师才对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有所了解.

(二)作业批改是把握教学指向的重要方式

学生的学习情况通常都表现于作业中,老师在作业批改中可以了解到哪些知识点学生大部分已经掌握,而哪些知识点学生吸收和掌握还不到位,老师就作业中反映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做到有的放矢,准备把握教学指向.

(三)作业批改是增进师生情感的有利工具

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不仅可以依靠课堂上的教学问答或课下的交流答疑,还可以通过作业的批改,试想如果老师可以在作业批改时给学生写上一、两句鼓励的评语,例如,今天的作业很工整或者今天作业的准确率很高,学生能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自然写作业的积极性会提高.

二、传统的批改作业方式中存在的问题

(一)老师不积极,学生不主动

作业的目的是为了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让学生主动在作业中查缺补漏,但多数学生做作业的目的只是单纯为了完成任务,在做题过程中不管对与错,不会主动思考和自我检查. 而传统的批改模式使得老师也无暇顾及学生这一状况,可见作业的“全批全改”既是阻碍教师把握教学重点的“绊脚石”,又是套在学生头上的“紧箍咒”.

(二)反馈信息少,打击积极性

传统的批改方式使得教师的教学负担增重,老师不但要备课、上课、下课还要面对堆积如山的作业,难免批改模式单一,不能对学生的错误做到全面分析,逐个点拨. 而在作业本上学生看到的只有毫无情感的勾与叉,简单地错误的符号使学生拿到作业一头雾水,没有任何思路点拨,不知错在哪里,久而久之被这冷冰冰的符号打击了积极性,失去了认真写作业的耐心与积极性.

(三)批改时间长,学习效果差

由于作业的批改周期长,信息反馈不及时等原因,学生拿到老师批改的作业已时隔好几天,当时写作业的思路早已忘却,加之新的课业任务随之而来,多数学生根本无暇回想错误原因,校正错误问题或复习旧课.

三、对于传统批改方式的建议

(一)批改评语多样化

老师将每次作业都以同样的方式进行批改,简单的仅凭勾叉来判断学生对知识的认知程度,这样的批改方式忽略了知识的差异性和学生认知的差异性. 笔者认为,老师不仅在作业上要给予对错评价,而且要指出错误的原因,让学生知道自己哪里出错. 同时,还可以加入一些情感符号. 比如学生的作业字迹工整,习题完全正确的时候就可以在学生的作业上画一个笑脸,学期末可以凭累计的笑脸符号换得奖励,这样会大大提升学生对作业的重视程度;老师还可以采用各种评语来激励学生,例如,如果是对因为粗心大意导致结果错误的学生就可以写“再细心一点你的作业就完美了!”这样的评语,如果是对步骤有误的学生可以写:“注意检查,不要顾此失彼哦!”批改作业时多赋予一些情感,让学生知道你重视他,期待着他的进步.

(二)批改模式多元化

1. 随堂批改作业

每次上完新的知识点,老师可以留五至十分钟进行随堂作业,随堂练习要针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过集体讨论或抽查的方式,当堂发现和解决学生的欠缺,这样既可以减轻学生的课下负担,又能达到教学信息反馈的目的.

2. 学生自改及互改

传统的评改方式都是学生写,老师改,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被裁判的地位,其实采用学生互评及自评的方式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当学生自己作为作业的裁判者,就会开始思考什么样的思路更好,也会更注意细节的把握,评改别人的作业也可以分享自己的经验,在比较中牵动学生的上进心,比如:他的做题思路比我想的好,我应该学习,下次做题时用这个方法就有效多了.

3. 教师抽查与面评

老师的抽查批改主要适用于学生自改后的作业或学生订正后的作业,为了保证学生在批改后认真思考错因,有了正确思路,掌握了正确的解题技巧. 如果学生仍然对难点问题一知半解或者订正不正确的话,老师应该及时对个别同学有针对性的思路点拨.

(三)细分作业批改标准

仅通过对错评定学生作业,老师并无法准备掌握学生对知识的认知程度,老师需要科学地制定评定标准. 笔者认为实行等级分项评价是个不错的方法,具体而言,即是将学生解题依据、解题步骤、最终结果、图形绘制、书写符号等分为A,B,C三等,逐一评改,各项指标综合累加则为此次作业的质量评定,这样既具针对性,又使学生清晰明了的知道自己哪些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

每位老师都应该探究适合自己的批改方法,要避免那些机械、乏味的低效作业,根据学生的认知度制定相应的措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达到了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沈林军.科学有效批改真情快乐交琉——初中数学作业批改与反馈策略研究[J].中国教师,2012.4:24.

[2]姚彦奎.初中数学作业批改方法探索[J].成功(教育版),2010,8:74.

[3]黄俊奇.初中数学作业批改的有效性初探[J].考试周刊,2012,28:72.

上一篇: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与... 下一篇:浅谈初三数学复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