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针灸治疗

时间:2022-10-27 11:55:23

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针灸治疗

【中图分类号】R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498-02

周围性面瘫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无定论,中医认为本病多由正气不足,脉络空虚,风寒、风热之邪乘虚侵袭面部经脉,以致经气阻滞,气血运行不畅,经筋失养,肌肉弛缓不收而发。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针灸治疗一直是争论的焦点,现将其综述如下,以供同仁参考斧正。

1 治疗时机

部分学者[1,2]认为针刺治疗面瘫的最佳时机是静止期(发病后7~12天),急性期筋脉空虚,正不胜邪,局部取穴易伤正气,从而导致正气更虚、邪气更甚。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针灸治疗面瘫越早越好,早期介入可显著提高临床治愈率。李悦[3]通过对急性期采用少行针或不行针手法,结合稳定期用捻转提插行针,并配合电针等加强刺激;对照组仅在稳定期用捻转提插行针后行电针治疗,每日1次,以1月为1疗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5%(以痊愈加显效计),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2 临床研究

2.1 单纯毫针疗法

陈啸峰[6]对治疗组急性期(发病7日内)针刺地仓、颊车、承浆、四白、合谷(双)、太冲(双)、足三里(双),风池。急性期后,加阳白、水沟、翳风、攒竹、地仓透颊车。急性期浅刺,手法宜轻,不捻转,泻法为主。急性期后可行提插捻转,平补平泻。得气后留针30 min。对照组给予TDF灯照射耳后乳突区,急性期后开始针刺,取穴、方法、疗程同急性期后治疗组。每日1次,10天1个疗程。3个疗程后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6.36%,对照组为83.72%(P

2.2 电针疗法

急性期可否应用电针一直是争论的焦点,张兰杰[9]对110例患者在急性期应用电针进行治疗。结果治愈率达89%,有效率达100%,无1例加重,同时与78例恢复期行电针治疗加以对照,结果表明,面瘫急性期完全可以采用电针治疗,但此期处于间生态,此时如给一个很弱的良性刺激,会使神经兴奋,促进神经纤维的收缩,加速局部血液循环,使炎性渗出物尽快吸收,从而促进神经纤维再生,使面神经得到恢复。张中一等[10]采用电针疗法治疗面瘫急性期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其电针组治疗方法为:取百会、四神聪、水沟、夹承浆、双侧风池,患侧阳白透鱼腰、睛明、承泣、下关、颊车透地仓,双侧合谷、内关、神门、阴陵泉、足三里、三阴交。电针取患侧合谷及下关,健侧合谷及百会,电流以患者局部面肌跳动,自感舒适为宜。对照组取穴及操作同电针组,不接电针。两组均每周治疗3次,连续4个星期。电针组治愈15例,显效8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6%。对照组治愈7例,显效8例,有效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0.8%(P

2.3 放血疗法

周渲芸[11]采用放血疗法治疗面瘫急性期患者,效果令人满意。治疗组急性期第l~3天耳尖放血,每天1次,共治疗3次。同时配合针刺治疗,取穴:阳白、攒竹、太阳、四白、牵正、迎香、地仓透颊车、承浆、翳风、合谷(病变对侧),浅刺;直刺病变对侧合谷。对照组接受内科西药常规治疗,用药有地巴唑、地塞米松、泼尼松、维生素B1、维生素B2。不采用耳尖放血疗法,针刺治疗同治疗组。治疗组痊愈24例,好转16例,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痊愈9例,好转2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梁修深[12]对伴有面肿、耳痛、耳廓疱疹、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湿热表现的患者,加用三棱针点刺攒竹、阳白、耳尖等穴放血,每次10滴左右。治疗95例患者,治愈79例,好转16例,总有效率达100%。

2.4 拔罐疗法

吴振英等[13]运用拔罐疗法治疗面瘫急性期患者:治疗组予拔罐疗法,首先取地仓、颊车、颧髂、太阳、阳白各闪罐5~6次,至皮肤潮红为度。其次在完骨、肩井、大椎处刺血拔罐。再次备大号罐拔双侧肺俞、脾俞、肾俞,留罐lOmin。对照组:强的松30mg,顿服;阿昔洛韦0.25~0.5g/次加入5% 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滴;Vit B1100mg、Vit B12250μg肌注,每日1次,连用7d。7d后两组均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即拔罐疗法隔日1次,针刺每日1次,针刺取穴与拔罐取穴相同。疗程1个月。在治疗组的治疗组100例,痊愈68例,显效2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50例,痊愈26例,显效10例,有效1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

2.5 穴位注射

高铭[14]采用穴位注射治疗急性期面瘫:治疗组在足三里注射地塞米松、Vit B12 0.5 ml,对照组为普通肌肉注射,两组均配合针刺疗法,治疗取穴同常规。结果显示,治疗组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80%。

2.6 综合疗法

在配合针刺疗法施以中药治疗时,医家多选用牵正散为基础方。陈廷生[15]在牵正散的基础上佐以防风、天麻、黄芪、地龙等。配合针刺疗法,总有效率达98.2%。林荣娇等[16] 采用辩证分型配合针刺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瘫,治疗组分别采用相应的的针刺治疗与中药治疗。风寒型牵正散合桂枝汤加减,风热型牵正散合葛根汤加减,肝胆湿热型牵正散合龙胆泻肝汤加减,脾虚痰阻型牵正散合补阳还五汤。其疗效优于不分证型、单纯使用针刺常规治疗的对照组(P

上一篇:县市级手机报发展前景思考 下一篇: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二外日语课程学习现状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