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天解暑吃点啥

时间:2022-10-27 11:31:03

所谓的“伏天儿”,就是指农历“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一段时间。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下旬间。按今年的节气计算,在7月17日-8月25日,三伏天将会持续四十天。

伏天的空气潮湿、气温又高,让人汗水直流,人体处于这种环境中会觉得浑身不舒服, “伏”就是天气太热了,宜伏不宜动。那么有什么方法来缓解一下这种情况,继而使身心舒畅呢。

这个时候,人体出汗多,消耗大,容易出现上火阴虚、疲劳困乏,好像什么都不想吃,吃什么都不对劲儿。那么,三伏天吃什么好呢。

老话说“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卷鸡蛋”。

在传统文化中,“头伏”吃饺子讲究的不是吃肉馅,而是要吃素馅。这个季节有一样好东西,就是苋菜,用苋菜、鸡蛋做素馅饺子,嚼着有点肉头,非常好吃;苋菜软滑而菜味浓,入口甘香,有润肠胃清热功效。还可以做冬瓜或西葫芦、菌菇、虾仁、蛋皮素馅,口味清淡,吃起来却香喷喷的。而且当下素馅饺子也被认为是一种健康饮食,天然的蔬菜原料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

说起二伏面,最普通的吃法就是麻酱凉面,用手擀的面条,煮好后再过一遍凉开水的过水面,调芝麻酱,稍微多放些盐,口重点儿好吃,水一点儿一点儿地搁,先是少许,搅起劲后再加入一些,当芝麻酱搅得发白,完全士即可。拌面时先放一勺陈醋,二勺屎玫闹ヂ榻矗再切点黄瓜丝,点一点儿炸花椒酱油,拍一个水萝卜,撒点青蒜末,感觉就一字“爽”。

也有的地区盛行“伏日食汤饼”,汤饼,即是片汤。为啥天儿越热越吃热片汤呢?吃碗热片汤,发发汗,也是民间流行的饮食疗法。伏天暑湿内侵,易积湿邪,吃热片汤发发汗,解表化湿,驱除邪热。片汤,可以搁些西红柿,炒至汤色变红为好,再放些姜丝,面片吃起来滑润又有嚼头,一碗下去,大汗淋漓,周身舒泰。

在夏季吃得对,胃口就好,能防暑热;吃不对,则越吃越没劲儿,不利于健康。其实,夏天的饮食应该以清补为主,健脾、祛暑化湿为原则。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姜具有温补的作用,夏季可以多吃点姜,补补阳气。生姜性辛温,有散寒发汗,化痰止咳,和胃,止呕等多种功效。三伏天喝姜茶也是最佳时机了。生姜4片,大枣4枚,红糖适量,同放入杯中沸水冲泡,一杯温胃散寒的姜枣茶就沏好了。

三伏天,不可不吃的绿豆解暑食物。

绿豆味甘、性寒,具有清热解毒、解暑利尿的功效。绿豆是夏令饮食中的上品,更高的价值是它的药用,盛夏酷暑,人们喝些绿豆汤(粥),甘凉可口,防暑消热。夏天上火了,不要急着吃药,不妨先吃些以绿豆为原料的食物,食补盛过药补,何乐不为?

绿豆汤,消暑之功在皮,解毒之功在内,要“对症”来吃,而且加料的绿豆汤有更好的食疗作用。下面不仅介绍了绿豆汤的做法,还有一些“加料”的做法,例如加上了南瓜、百合、薏仁米等。

藕丝薏仁绿豆汤 绿豆和薏米都提前浸泡2-3小时,莲藕洗净去皮刨成细丝,水烧开,把所有原料一同下锅煮熟即可。吃的时候也可以加点冰糖喝甜的。

南瓜绿豆汤 绿豆洗净,用水泡半个小时,节约煮的时间,南瓜削皮,去瓤,切块,绿豆煮到开花倒入切好的南瓜块,煮到南瓜变软即可(变软后南瓜会浮上来)。不爱吃绿豆皮的朋友,可以把浮在上面的豆皮去掉。若想败火,不去皮。可经常食用,热饮,也可以冰镇后饮用。

百合绿豆汤 绿豆下锅大火煮至豆子开花,放进鲜百合煮15分钟,最后放进冰糖煮融化就好了。百合补中益气,性味甘微苦,能润肺止咳,清心安神,鲜品有镇静止咳作用。

绿豆粥可以泻火滋补,如果加上小米可以增加养胃的功效,加上银耳可以达到润燥的功效,绿豆粥的做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绿豆荷叶粥 将绿豆、鲜荷叶冲洗干净,粳米淘洗干净,锅中放入清水、绿豆煮沸后,加入大米,改小火煮至半熟时,把荷叶盖在粥面上再盖上盖煮15分钟左右,将荷叶捞出,放入冰糖,关火。

鲜莲子银耳绿豆粥 将鲜莲子从莲蓬中取出,银耳泡发、洗净、用手掰成小朵,将大米和绿豆洗干净放入砂锅中倒入足量的水用大火煮沸,煮10分钟后将处理好的银耳放入锅中,小火煮40分钟,40分钟后绿豆已经开花了,放入新鲜的莲子煮5分钟,快出锅前放入冰糖关火,盖上锅盖焖半小时再食用。鲜莲子煮熟之后依然是脆的,吃起来有点像煮花生米的口感,新鲜的莲子不宜煮太久,会破坏口感。粥煮熟后不要马上打开锅盖,盖着盖子焖一会儿让粥变得更黏稠,豆子更软烂。

排骨绿豆海带粥 小排骨块加姜、料酒、胡椒粉、酱油腌十五分钟,海带用流动水冲洗干净后,切成小片,绿豆、大米洗净后,连同排骨放入锅内,煮熟再倒入海带,小火煮十分钟,适当加些盐来调味即可。

上一篇:『集美自然在林芝 下一篇:风情万种泸沽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