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网络舆论与司法公正的三重思考

时间:2022-10-27 11:20:22

关于网络舆论与司法公正的三重思考

摘要:在社会转型和网络发展的背景下,网络舆论司法公正带来新的挑战和考验。在网络舆论不等于民意的前提下,网络舆论对司法公正的质疑与期待存在深层次的原因,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应从思想认识、体制机制等方面寻求二者的和谐。

关键词:网络舆论 民意 司法公正

近年来,北京崔英杰案、南京彭宇案、广州许霆案、上海杨佳案、湖北邓玉娇案等案件的司法进程和判决结果引起广大网民的高度关注,一时形成强大的网络舆论倾向,给司法公正带来新的挑战和考验。

一、网络舆论不等于民意

纵观已有的研究成果,大多把网民在网络上表达的主流意见、主要倾向称为“网络民意”,“网络民意”甚至出现在司法机关的公文里。笔者对此不敢苟同,认为这个名称容易导致网络舆论的缺陷遮蔽及等同民意,不利于网络环境下的司法公正问题的研究。

学界对民意的内涵众说纷纭,例如《辞海》解释民意是“人们共同的、普遍的思想和愿望”,美国学者文森特・普瑞斯将民意定义为“在特定背景下,公众对于集体所关注的特殊事件或行动,所采取的一种意见表达”。即便如此,大多数研究者都认为,民意应该是大多数社会成员对公共事务或现象所持有的大体相近的意见、情感和行为倾向,这些意见、情感和行为倾向在纷繁复杂的公众认知中居于主流和主导地位,往往通过传媒(如报纸、电视、网络、手机短信等)、会议、信函、热线电话或者游行示威、静坐、、请愿等多种途径来表达。因此,网民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意愿、情感与倾向,属于个体的呼声,并不构成民意。大多数网民在网络上表达相近的意愿、情感与倾向,虽然符合民意中的主流特征,但并不一定代表民意,仅属于网民在网络中形成的舆论倾向。

一是因为网民不能代表民众。截至2011年6月底,我国网民总数达到4.85亿,其中10-19岁网民占26%,初中以下学历网民占43.7%,学生群体占比29.9%,1.31亿农村网民占比27%。①由此可见,网民尽管数量众多,但更不能全面代表13.39亿国人。况且低年龄、低学历网民比例较大,他们或者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还未成熟,或者知识结构有限,在匿名、自由的网络环境下发表意见的理性价值值得探究。

二是因为网络环境下的舆论极易出现群体极化现象。网络舆论的匿名性、自发性容易产生“沉默螺旋”效应,进而导致“群体极化”现象,容易滋生极端言论、人身攻击、侵犯隐私和其他正当权利等非理性表达和行为。网络言行往往夹杂着偏激的社会情绪等非理性因素,容易产生偏向性传播,加之结构不均衡,使得网络舆论不具有代表性。

三是因为技术操控导致网络舆论存在不真实的因素。除了网民非理性表达和“群体极化”现象造成网民易受操控和欺骗之外,“网络水军”、“网络推手”等为了特定目的而专门操作热点事件的网络组织陆续出现,网络技术手段对网络信息的过滤和修正导致信息丧失原始性、全面性,这些因素都使网络舆论的真实性难以保障。

二、网络舆论质疑司法公正的原因分析

首先在于现代法律精神与中国的传统思想和转型特征的冲突。现代法治理念及法律思维强调法律至上、司法独立和程序正义,法律职业主义倾向明显,而民众继续坚守传统的思想认识,注重朴素的道德感和正义观,习惯用好人和坏人的观点将司法问题道德化。二者的冲突在转型期的社会背景下更加明显,传统、现代、后现代并存的社会结构,利益分化加剧的社会趋向,矛盾诉求多元化的社会现实,不满情绪蔓延的社会心理,使处于社会公正最后防线的司法经常面对个案问题群体化、简单问题复杂化、局部问题全局化的复杂局面。

其次在于法治建设的体制机制不能满足公众的要求。我国法治建设在立法、执法、司法、普法等主要环节还存在很多与社会现实、公众要求不相适应之处,例如立法过程还不能广泛听取公众意见,执法过程中有法不依的情况依旧突出,司法过程存在信息不对称、公开透明度不够等问题,普法工作流于形式而导致效果不理想。

再次在于个案司法不公、司法腐败引起的晕轮效应。正如培根所云:“一次不公正的裁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个案司法不公、司法腐败等负面现象在网络环境下极容易被迅速放大,晕轮效应不仅使个体网民产生放大后的压抑感、愤怒感,还会使很多网民感觉到整个社会司法不公正,极大地削弱了司法的公信力。

三、网络舆论促进司法公正的途径探讨

网络舆论虽然不能代表民意,但基于即时性、互动性、多元性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司法与社会的脱离,发挥民众对司法的监督作用,对维护司法公正进而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有着重大意义。

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同时,应以“开放但不迎合”的原则重视网络舆论,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及时正确地引导舆论,消除网民的种种误解,②而不是以鄙视的态度单纯斥责网民为法盲。

司法机关应建立对网络舆论的分析与回应机制,进而完善司法与民意的沟通机制。例如主要领导或专门人员与网民直接交流,委托第三方调查机构收集、调查、分析网络舆论并适当回应,建立案件审判、执行信息公开网络平台以方便网民反映意见、查询信息,通过网络直播庭审过程、公开判决书、召开新闻会等方式加强案件信息披露,藉以宣传现代的法治理念,树立司法机关公平、公正、公开的形象,从而获得广大网民的支持。

司法机关应进一步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条件成熟时可以实行陪审团制度。积极修正人民陪审员制度存在的诸多缺陷,明确陪审员的任职条件及其在审判过程中的权利、义务、责任,促进人民陪审员制度的良好运行。③条件成熟时,可以在刑事审判中运行陪审团制度,由人民陪审员组成的陪审团负责解决事实问题,不再决定法律适用问题,实现陪审团与法官之间的相互约束。

注释:

①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1(07)

②张智慧. “开放但不迎合”是网络时代司法应有的品格[N].人民法院报.2010年3月20日第 002 版

③王普. 司法如何面对民意――对 2001 年以来“最有影响力的案件”的分析[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1(06)

作者简介:杨海涛(1980-),男,汉族,硕士,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学生处讲师,从事法学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

上一篇:第三人侵权下劳动者应否买单 下一篇:论网络环境下隐私权的法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