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经验对我省抚州市赶超发展的启示

时间:2022-10-27 11:03:17

浙江经验对我省抚州市赶超发展的启示

[摘 要] 浙江的发展经验主要体现在解放思想、建设服务效能型政府、打造“区块经济”等方面,这些经验对我省抚州市的赶超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必须牢牢把握发展是第一要义、必须在更新观念中谋发展、必须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等。

[关键词] 浙江经验 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人民把浙江深厚的历史文化基因与时代要求相结合,铸造了“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江精神。正是在这种精神熏陶下,浙江省从一个资源、人口、经济小省发展成一个经济强省、工业大省、市场大省、块状经济大省、外贸大省,人均GDP位居全国各省区之首。浙江能有这样的发展,值得学习的经验很多,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以解放思想为先导,敢干敢闯,与时俱进,把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凝聚到加快发展上来。

浙江发展核心的经验是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咬定发展不放松。透析其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力,“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江精神,是其发展的内动力。

思想观念创新,敢为人先是浙江发展的基本经验。在浙江省,我们所到之处,最明显的感觉是浙江的干部群众思想都很解放,只要符合“三个有利于”和“三个代表”,他们就毫不顾忌,敢试敢为,敢闯敢干,敢为人先。他们想的往往是别人还未曾想到的东西,干的更是先人一步的事情。他们干某件事情,不是看上面讲了没有,也不是看别人做了没有,而是看是不是符合“三个有利于”和“三个代表”原则,只要符合,他们都会千方百计地去做。面对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现行政策难以解决时,他们不是卡住不放、拖着不办,而是积极寻找解放的办法,“先办后补,逐步完善”。

浙江人敢冒险、能吃苦,永不满足。他们“敢冒天下人不敢冒的险,敢吃天下人不愿吃的苦,敢赚天下人不敢赚的钱”的勇气和精神,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极其深刻。在改革开放初期,为了摆脱贫困,他们什么苦都肯吃,什么脏活、累活、各种别人瞧不起的“下等活”他们都愿干,如弹棉花、补鞋子、磨豆腐、配钥匙等等。20世纪80年代中期,浙江的小商小贩小工匠遍布全国各地,斗转星移数年间,这些远离故土的棉花郎、修鞋匠们在含辛茹苦积攒血汗钱的同时,也学会了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这为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浙江人前赴后继的创业精神,令我们感叹。浙江人经商,一分钱不嫌少,一个办法行不通就换个思路干,一个地方没有发展空间了,就拉家带口寻找新的希望之地。正是这种精神品质,创造了许多经济发展中的奇迹:不产皮革,海宁却成了全国最大的皮革制品基地;不产羊毛,桐乡却建起全国最大的羊毛衫市场;没有森林资源,嘉善却成为了年产值达58亿元的木业大县;棉花和化纤资源并不丰富,平湖却造就了中国服装出口的第一大县。随着家庭工厂、股份合作制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他们的民营经济从小到大,由弱而强,不断成长。民营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天然亲和力,不仅推动了区域经济的蓬勃繁荣,也使经济规模迅速扩大。

干部敢于承担风险和责任,敢于破除官本位意识。对待改革中出现的新生事物,他们坚持不争论、不动摇、不张扬、不攀比、不气馁、让实践检验一切。当年,义乌人脚穿草鞋,肩挑货担,手摇拨浪鼓,走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千方百计的谋求生活生存之路,处境非常之差。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义乌县委、政府尊重群众意愿,顺应民心,摒弃一切争论,大胆提出了石破天惊的“四个允许”,即允许长途贩运,允许农民进城经商,允许开放城乡市场,允许集贸市场经销工业品,并在全国率先开放了小商品市场,这一决策使义乌人摆脱贫困走上了富裕之路。

第二,建设服务效能型政府,创优发展环境,激发生产要素优化聚集组合。

浙江省经济之所以快速发展,与各级政府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发展、一切服务发展、一切有利于发展的观念,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创造宽松环境是密不可分的。一是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创新实践,各级党委、政府始终着眼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争论,允许试,允许看,政府不随便贴封条、戴帽子、打棍子,而是顺势而为,因势利导。改革开放初期,在其他地方限制甚至禁止兴办私营企业的时候,他们却是鼓励支持,放水养鱼。为使个私经济在计划经济的夹缝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他们主动为其“松绑放权”,在注册登记、规费、税收、贷款、用地、市场准入、部门服务等方面做到个私企业与公有制企业一视同仁,努力创造条件使私营个体企业经营者“经济上有实惠,社会上有地位,政治上有荣誉”,为企业创造了公平竞争的生产经营环境。二是灵活运用政策。在运用上级政策上,有了政策,用足用活政策;没有政策,先干先试,干出成效,得到上级认可,争取上级政策扶持。他们还非常注重进行政策创新,比如,私营经济受到既定政策歧视时允许其挂靠在集体企业名下,戴上“红帽子”;税收政策欲取先予,定个基数,剩下全是自己的,等等。只要政策法律没有明文禁止,他们都能够从实际出发,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创造性地制定政策,引导发展。三是探索建立规范政府调控行为的崭新体制和机制。浙江的同志认为,良好的政府管理机制,不仅能使社会资源更有效率,其本身就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源。为了提高政府工作效能,浙江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政府加强效能建设的一系列文件,县市区普遍开展了以实现“一流工作效率、一流工作质量、一流工作效果”为目标,以“提高干部素质、规范干部行为、提高工作效能、改进工作作风、落实服务承诺、建立健全监督机制”为重点的“机关效能建设年”活动,为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服务机关,增创发展新优势奠定了坚实基础。他们还不断调整经济工作的领导方式和方法。近年来,浙江省省级机关带头减少了50%以上的审批项目,各县市区均建立了行政服务中心。政府管理经济的运行机制从直接参与经济活动向宏观管理转变,从行政手段为主向法律和经济手段为主转变,从政府配置社会资源为主向市场配置为主转变,收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管理经济方法的调整,使政府变越位为归位,变错位为正位,变缺位为到位,走出了一条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进行社会管理的路子。

第三,发挥比较优势,科学产业定位,打造“区块经济”,不断推进产业升级,形成经济优势。

浙江耕地面积小,资源比较贫乏,而且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在此没有大型工业项目投资,是典型的农业经济,这是其劣势。但对浙江人来讲,这又是优势。缺乏了依靠,在市场经济中思想醒悟得早,行动得早,当这种观念与政策机遇、传统优势结合起来的时候,便迸发了巨大的活力。长期小农经济的束缚和“资源小省”的客观现实决定了浙江人不可能贪大求远。他们在起步阶段,抓住传统优势,瞄准国内中低档市场空间,从涉及人们生计的轻工产品做起,从“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突破,以小做大,以大做强,最后形成集群规模,创出了“小商品大市场、小配件大配套、小产品大行业、小企业大协作、小资本大聚集”的区域经济和专业化分工的发展模式。这一模式,定位不高但市场大,科技含量不高但规模大,产品不大却链条长,打造了特色鲜明,最具生命力、竞争力的区块经济。从绍兴县的纺织,富阳市的造纸,桐乡市的羊毛衫加工,秀洲区家具、机械制造,到瓯海区的制锁、打火机、眼镜,温岭市的机电、汽摩、鞋帽等,都是他们在实践中发展,培育中壮大的结果。在民营经济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后,他们着力引导民营经济,集聚生产,规模经营,吸引了周边乃至更大范围内的资本、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迅速向本地区的行业和产业集中,使特色产业企业越聚越多,规模越聚越大,形成了壮观的区块经济。

浙江的成功经验在很多方面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学习浙江经验,实现我市经济的赶超发展,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做文章。

第一,开展“我能为抚州发展做什么”活动,形成想发展、谋发展、促发展的良好氛围。到浙江,感触最深的就是那里的发展氛围,所到之处人人想发展,个个谋发展,全民求发展,在这方面我们和浙江人的差距是巨大的。学习浙江经验,加速抚州经济发展,必须使全市上下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真正把发展当成第一要务。可以通过深化“我能为抚州发展做什么”活动,集中解决干部队伍中存在的抢抓机遇的意识不强、敢闯敢冒的勇气不足、营造发展环境的措施不力、干事创业的氛围不浓等问题,把干部的思想凝聚到干事创业、加快发展上来,真正树立起“不进则退、小进即退”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使全市广大群众,特别是各级干部做工作、干事情都以为抚州的发展做贡献为出发点,真正把“我为抚州发展做了什么”作为衡量功过得失的重要标准。

第二,更新观念,创新思维,以思想的大解放实现经济的大突破。一个地方的生机和活力源于思想解放,没有思想的大解放,就没有改革的大突破,经济的大发展。我们同浙江的差距,从根本上说是思想观念上的差距。从浙江经验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坚持创新,勇于实践,可以获得本地没有的资源,可以构筑全新的发展优势,可以解决发展中的困惑和问题。浙江人的思想解放是全方位的解放,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群众都有一种敢闯敢试、敢于冒险的精神,这也是浙江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学习浙江经验,就要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办法,使解放思想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首先,要使广大干部努力学习浙江创新求变的精神,彻底打破那种看领导讲没讲、别人干没干、过去有没有的思维定势,大力弘扬敢闯敢试敢冒精神,敢于攻坚克难,勇于探索创新,善于在改革中找出路,在创新中实现赶超发展。其次,要使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解放思想。从浙江的经验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义乌的小商品市场,还是桥头的钮扣经济,可以说浙江各地的成功都是由群众首先发起的。因此,学习浙江,加速抚州的发展,就必须采取措施促使广大农民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考虑到抚州许多农民在发展中缺少资金和技术,且观念陈旧,商业化意识淡薄,应大力发展劳务输出,使他们在外见世面,换脑子,学技术,挣票子,积累资金,待条件成熟时回乡办厂,促进本地市场主体的发展。再次,要在全市上下树立机遇意识。浙江人干事业什么都不怕,就怕错失机遇、落后于人,而我们往往是什么都怕,就是不怕失去机遇、落后于人。因此,强化干部群众的机遇意识,对抚州经济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第三,坚定不移地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增强抚州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浙江经验证明,民营经济是富民经济、强市经济、活力经济。抚州要有发展,就必须大力实施经济民营主体化战略,尽快扩大其在全市经济中的份额,努力把民营经济培育成全市经济增长的主体、财政收入的主体、群众增收的主体和扩大就业的主体,形成活力迸发的自主性经济增长机制。要以“三个有利于”和“三个代表”为标准,按照“政治平等、政策公平、法制保障、放手发展、引导规范”的方针和放心、放胆、放手、放开、放宽、放活的要求,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努力营造更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社会氛围和体制环境。应全面放宽民营经济投资领域和准入条件。凡国家没有明确禁入的领域都向民营经济开放,比如旅游业。应扩大创业者范围,完善轮岗创业政策,鼓励机关干部领办或创办私营个体企业。应把现有的民营企业做大做强。鼓励私营企业积极参与国有、集体企业改制,通过兼并、购买、入股等多种形式,进行资产重组,实现企业规模的迅速扩张;通过优化私营企业之间的重组,扩大企业规模,增强发展能力,形成市场竞争优势;通过以存量引增量,吸引外来资本投入的办法,盘活企业现有资产,实现资产增值,扩张企业规模。应不断优化私营经济发展环境。浙江民营经济发展是老百姓自己创造的,政府所起的作用就是放手让群众发展,提供宽松的发展环境。从我市目前的情况看,一些部门和单位应继续努力扫除民营经济发展的障碍,创造更加宽松的社会环境和舆论环境。应通过实实在在的工作,为私营个体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应切实规范行政执法和收费行为,严格控制对企业的各类检查,切实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

上一篇:和谐社会视野下的新农村社区文化建设 下一篇: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