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诗之道与翻译批评

时间:2022-10-27 10:13:44

译诗之道与翻译批评

摘 要:译诗之道在于表现原诗韵节奏与意象:诗情画意。诗歌翻译批评关注译诗与原诗在形・象・意上的等效度。艾米莉・狄金森诗集第303号作品(一部三幕性灵剧),以日常词语和三个诗节以一个极具想象力和创造力视角,勾勒了一个独立自由永恒的性灵。诗人以新的语言形式承载新的思想:词组、名词大写及破折号等超常的诗艺展示深刻的思想洞察――性灵的选择。通过比较不同时期的三个著名译本,译诗之道在于亦步亦趋刻意求似以似致信。诗篇的重新翻译呈现了一个动态过程,译者逐渐贴近作者,进而隐身。好的译本应该穿越隐喻文字而再现诗人创作的性灵境界和创作风格。

关键词:诗歌翻译;批评;意象;隐喻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46(2012)06-0059-06

诗之道,非常道。人类文学艺术活动,以其相通的情感与形象思维,在不同语言与文化间流动交汇,促成文学翻译活动的繁荣。译者各自的意识形态和文学艺术风格常参杂在译品中,或多或少地遮盖与扭曲原作者的意・图。文学翻译的“失”“得”正是翻译批评的任务。

翻译是一种语言形式交换,也是译者与作者互动或译者与译者互动的过程。好的作品在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重译本,更新的译本既包含了前译者的开拓创新成果,又会有向译本不断贴近的努力,在原诗的纵深处挖掘不曾被注意的内涵,更客观地再建原作意象。

美国大诗人艾米莉・狄金森(1830-1886),以个性鲜明的思想方式和独特的文字表达,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创造力精心刻画一幅幅生死生轮回画卷,留给世人一首首精彩而难解的诗谜。而解谜之钥匙不在别处就在文字隐喻中。译诗之关键在于同诗人一起玩文字揭秘游戏,体验诗情灵视画意。透过文字A是B的语言游戏,洞察诗人创作意图以及她对于世界所描述的哲学思想。

美国诗人在中文世界的知名度全仗翻译作品的广泛深入人心。狄金森诗集编号为303作品The Soul selects her own Society是她的重要作品之一,读懂这首诗就能更深入地了解诗人的心灵。有趣的是,尽管这首诗历经多次翻译,却未能真正解开谜诗,连研究狄金森的著名学者刘守兰也不那么自信:“我依然感到自己还是站在通向诗人心灵世界的幽微曲折小径的起点”[1],更有学者认为,这是一首宣言诗,是一个不关心国事的隐居诗人的自白[2]。“谜一般的诗人”究竟呈现给世人怎样的灵性社会?“大诗人”伟大在哪里?诗言说什么?诗歌翻译究竟译出了怎样的艾米莉・迪金森?诗歌翻译批评(critical reading of translation)因缘而生。

一、译诗之道:步・意・信

诗歌,文字简洁,寓意丰盛,情感饱满,分行律动,以文字再现形象,构建精神境界,文字显现隐形思想的实相。

近代中国翻译史大体上是一个“百家释严复,严复释百家”的发展史[3],信达雅是翻译活动必不可少的指南,离开“信达雅”谈翻译之道,实属南辕北辙欲速不达。

诗歌形式决定诗歌翻译的形式。译者有责任以诗译诗,使其译品类似原作,神与形具足。译诗界最具代表性的领军人物当属上个世纪的诗人学者卞之琳。江枫总结了卞之琳译诗原则:亦步亦趋,刻意求似,以似致信[4]43。

中国是诗的王国,前辈们对鉴诗有许多的深刻见解。诗,去文去理去意。试想把文字去掉剩下的是什么?那恐怕是读者正在体验的诗情画意,萦绕在读者脑海挥之不去的画面感。

瓦尔特・本雅明认为“翻译是一种形式。……如果译文是一种形式,那么,可译性就必然是某些作品的本质特征”[5]3-4。纯诗,文字产生的画面感,或许就是某些作品的本质特征,一种诗质,诗歌翻译的核心。为了移植画面感,诗译者所做的就是将凸显意象的原文形式转换为译语形式。翻译中原有文字“丢失”(lost)而找到(found)对应文字的形式转换不是翻译终点,文字形象在新的语言中再生才是翻译终点。译者的任务:解放束缚在原文中的精灵,将译语再现之。

因此,好的译诗须出“神”入“画”,再现诗情画意。译诗之道在于雕“形”出“象”达“意”。

那么如何建构诗行节奏?

亦步亦趋:卞之琳套用一个四字成语,幽默俏皮地在赋予旧词新意。首先,亦“趋”,趋同原作,表明翻译者的工作姿态之“信”,翻译必依照原本再现意韵;其次,亦“步”,标明译者应该掌握的技术。步,音步、音尺,表现英语诗行的音乐节奏。一个音步(以一个重音带一、两个或不带轻音构成的节奏单位),对应于译诗节奏的顿、音组或单字。顿或音组,白话诗里的节奏单位,多由二字、三字构成,用其替代原诗音步,获得相似的节奏感。在翻译外国格律诗时,以音步建行的英语诗和以音节建行的法语诗找到的以顿建行的汉语对应物,而能够得心应手地以相应的格律去再现外国诗的格律。亦步亦趋,明确了以诗译诗的技术,消解了散文译诗的问题。[4]44

刻意求似:刻“意”求似,刻画诗意。原诗文辞烘托出的意象或境界,乃是诗体移植能否存活之根本。译者仿着原来的韵律节奏,用中文顿(音组)或字建行,以求字字行行最终托起一个相似的鲜活意境,随译文律动的节奏,凸显意象,或生机勃勃,或宁静沉默。

然而,词义的多层面性排斥了译者的简单处理。意义深邃的诗歌以一个或众多的隐喻构成。借助隐喻,诗人以甲喻乙,指东说西。多层次的蕴意烘托在语义场景中,敏锐的而明智的译者需刻意洞察。

以似致信:由于翻译本质上是语言形式转变的问题,是换一种文字的说法。译者仿着诗人“如何说”来运词造句立意。依照原文,求得类似的音韵节奏和诗画感,原诗得以在新的语言里重放智性光芒,获得来世的生命。“在译文中,原作生命获得了最新的、继续更新的、最完整的展开”[5]5。

有趣的是,以成语表达新的思想,只能使思想陈旧。比如“亦步亦趋”,日常生活中夹带贬义,令人想到表面上的模仿;“刻意求似”令人联想“刻舟求剑”而不得剑;“以似致信”,更带出“似是而非”的感叹。在新思想需要新形式的文字艺术表现上,狄金森以极具个性的创作方式做出了榜样。

尽管如此,瑕不掩瑜,卞之琳的译诗观对于译事的指导意义不容忽视。在貌似缺乏美感的语言表述中,智者如果能撇去浮沫,就能真正了解译诗的真蒂了:步・意・信。译家江枫认为,“译诗,而要译好,无论出发于何处,迟早都会走到这条道上来,这是一条正道,一条宽阔的大道”[4]52。

二、译诗批评:形・象・意

诗歌是以文字创造形象的艺术活动,形象或意象是诗歌的灵魂。意象的非凡表达力决定了诗人的成就。欣赏艺术品,是对艺术形象进行感受、理解和评判的思维活动和过程。诗歌翻译鉴赏是一种诗歌翻译批评,评判和借鉴译文是翻译批评的基本任务。互动中,翻译活动健康理性有序地展开。

许钧将“翻译批评”界定为对诸如“信息再现活动、语言转变活动、符号转换活动和内容传达活动”合理程度和转换结果的等值程度做出评价。具体评价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译者感知的世界与作者表现的世界是否吻合或等值、译者与作者所使用的翻译或创作方法是否统一、译作与原作意图是否一致。[6]

简言之,相对于原作,译者是否保存原诗歌节奏、意象和风格,呈现相应的译语艺术形式。本文以艾米莉・狄金森诗集第303号作品为例,依照卞之琳诗译原则,对三个译本进行评判和借鉴,讨论诗歌翻译活动遵循的基本要素:形・象・意。

1. 狄金森诗集第303首的翻译比对

The Soul selects her own Society ―

Then ― shuts the Door ―

To her divine Majority ―

Present no more ―

Unmoved ― she notes the Chariots ― pausing ―

At her low Gate ―

Unmoved ― an Emperor be kneeling

Upon her Mat ―

I’ve known her ― from an ample nation ―

Choose One ―

Then ― close the Valves of her attention ―

Like Stone ―

这首诗,狄金森创作于1862年,同年一共创作了366首。而立之年的她,诗情迸发,思考并创作很多有关生与死诗篇,其意境开阔、文字简练、丰产丰收无人能比,其想象力与表达力超出她同时代编辑读者的审美规范。超时空的诗歌表现艺术历经近一个半世纪,其魅力有增无减。

比较不同时期的译诗,应该具备一种历史发展的视角。后来的译文较之前辈的译文更可读或更接近原文意境,可看作社会进步的结果。诗歌翻译是动态的,不同的个人参与同一首诗的翻译过程,而最终合成某种共识,更深入原诗意境。前辈的译作大体确定了基本的意境,他们具有开创力,使后者得以借鉴而更加贴近原作。“翻译本质决定译诗应当准确反映原作,决定译者对准确的追求,因此,翻译的进步与发展应当表现为越来越接近原作”[7]。

2. 三个译文与原诗的对等程度分析

诗质,诗情画意。韵律节奏表达情感,文字造型塑像。译诗的根本在于亦步亦趋刻意求似地再现诗情画意,译者隐身其间。

由于不方便将三个译本同列,只好勉为其难地制表如下。三个表格各展示一个原文诗节的不同译文,及其对照。三种译文发表在不同的时段,从20世纪60年代(译文一)到80年代(译文二)[8]再到21世纪(译文三)[9]。其间隔大约20年,约为一个成长代。三译文具有类似风格,以诗译诗,直译中混杂着意译。

表1 第一诗节的比较

上述列表显示,三位译者对同一诗篇的理解与表达上大体趋同,表现了诗人如何说的基调。不过,译文三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以字译的方式译出,最为贴近原诗的节奏、意象和风格。

三种译文存在或多或少的扭曲与误解,主要是对于名词、形容词和介词的把握。比如,Society, present, unmoved,from等,对应的中文分别为“朋友/伴侣,意义,不为所动”,介词短语from an ample nation是修饰her(the Soul)还是和修饰动词choose?值得大家讨论。

在上下文中,her own Society,her divine Majority,an Emperor,an ample nation构成若干相关的语义场:性灵社会,死者[10],皇帝,富足的民族/心灵,from短语可理解为the Soul 后置定语,the Soul from an ample nation chooses one Society and then close her Valves/eyes of attention like Stone,暗示性灵来自于富足的心灵,选择属于她自己的社会,然后合上双眼(死了),石碑关闭。

三、译者隐身:字译法再现诗情画意

细读并品味这首诗,不难感受到诗人用简练的文字勾勒出一部三幕剧,一轴性灵的自由与永恒的画卷,展示诗人心中对于人类生死轮回的思考和对于性灵永恒的顿悟。如同中国古诗“鸡声茅店月”一样,狄金森这首诗也有让读者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呈现一种由超凡想象力雕刻的灵性状态。

诗人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另类的灵魂意象:

性灵选择她自己的社会/ 然后-关门/ 对她神圣的多数/ 不再出现/ 不动-她见到双轮马车-停在/ 她低矮的门旁/ 不动-一个皇帝正跪在/ 她的座垫上/ 我了解她-来自一个富有民族/ 挑选一群/ 然后-合上她关注之阀/ 如石一般 (笔者译)

试问,有谁能如此巧妙地运用文字言说她或他关于灵魂体的顿悟。“要说出全部的真理,但不能直说……真理的强光必须逐渐释放,否则,人们会失明”[11],“大脑比天空辽阔……比海洋更深……和上帝相重量”,“我的国家不必更换她的礼服”,“一天,你说过我‘伟大’”。正如她在书信集写的一样,“如果荣誉属于我―我躲也躲不过”[12],这些脍炙人口的诗篇,见证了狄金森的生前身后事。她似乎清醒地意识到自己诗歌创作的的独特性与身后的成功。她留下1775首未经发表的诗稿,似乎暗示她美国公民的身份,因为1775年莱克星顿的枪声拉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有谁忍心说她是“隐居不问国事”局外人?不能!

诗人极富个性的新思想呼唤新的语言表达形式。短横符号切断句法结构,好比雕刻刀切去多余的材料;名词大写暗示诗人所用的词不同于日常含义而有某种特殊意义。她如刀切的短语,有效地表达她心中的诗・意・图,一种纯语言的表达。因此,翻译她的诗的关键不在于意译(经由译者加减法),而在于理解洞察诗人的诗・意・图。做到这一点不容易,只有与诗人进行心灵的沟通,思考死亡灵魂永恒等人类重大问题,探索宇宙奥秘,才能解读谜一般的诗人留下的丰厚遗产。

一个弱小女子的博大心灵和高超诗艺将她性灵定格在永恒的文学艺术星空,而她谜一般的诗篇召唤着一代又一代读者进入迷宫,与诗人一同如痴似醉般的遨游浩瀚无边无极宇宙。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参考文献

[1] 刘守兰.狄金森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6.

[2] 蒲隆.刘晓晖.艾米莉・狄金森:一个谜――谜一样的人[J].兰州大学学报,2000(5):151-156.

[3] 曹明伦.翻译之道:理论与实践[M].河北.河北大学出版社,2007:172.

[4] 江枫.论文学翻译及汉语汉字[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

[5] 本雅明.译者的任务[M].陈永国,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6] 李明.翻译批评与赏析[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1-4.

[7] 黄杲.英诗汉译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43.

[8] 周建新.评余光中和江枫对艾米莉狄金森一首诗歌的翻译[J].读书与评论,2008(1):124-125.

[9] 迪金森.为美而死[M].马永波,译.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5:14.

[10]陆谷孙.英汉大词典[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1078.

[11]江枫.狄金森诗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207.

[12]刘晓晖.百年艾米莉狄金森研究管窥[J].国外文学,2007(1):29.

上一篇:煤矿企业文化建塑的探索和创新 下一篇:深化“三个离不开”教育 共育民族团结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