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本科双语课教学现况研究

时间:2022-10-27 09:25:45

工商管理本科双语课教学现况研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中外企业对具有国际视野和能力的工商管理“双语型”人才迫切需求。为了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的需求,响应教育部开设双语课的要求,我校自2006年对工商管理本科学生开设了专业双语课《组织分析与设计》。为了深入了解该课程双语教学的现状,改进教学效果,推进工商管理专业双语教学的改革,笔者分两学年对授课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两次调查均采用课程结课前随堂发放、匿名填写的方式,共计发放问卷109份,回收109份,其中有效问卷104份。

一、课程教学现状的调查及分析

1、课程选用教材

课程选用的教材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OrganizationTheoryandDesign》(第9版)。该教材由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达夫特(RichardL.Daft)教授著写,英文流畅,内容权威新颖,书中有大量图表、案例和管理实践,被国外众多商学院列为组织理论课程的参考用书。目前教材已再版至第9版,涵盖了当今组织理论与设计领域最新的理论与实践进展。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课程选用教材认可度较高,有37.5%的学生认为课程教材很好,35.6%的学生认为较好,并有85%的学生表示愿意使用英文版教材。针对部分学生对选用教材所表达出的不同意见,在通过与学生交流发现主要原因有:1、由于英语基础差,对英文教材产生畏难情绪;2、英文教材篇幅较大,定价较高,而课程由于学时(40学时)限制,只能讲授其中的一部分,无法完全利用。英文原版教材不能完全适应国内双语教学要求已成为所有双语课面临的问题,期待国内能尽早开发出适应我国现有学科体系和教学特点的双语教学教材。

2、课程教学目的

所谓双语教学就是用两种不同语言进行学科教育的教学活动。因此,双语教学应当以专业知识的讲授为重点,同时提高学生的专业外语阅读和沟通能力。在本次调查中,当被问及“期望通过课程学习获得的最大收获是什么”时,学生的选择顺序依次是:“专业知识”、“英语阅读能力”、“英语专业词汇”和“英语沟通能力”,这再次证明专业知识的获取应当是双语课教学达到的首要目标。但当被问到“实际课程学习的最大收获是什么”时,学生的选择顺序却为:“英语专业词汇”、“专业知识”、“英语阅读能力”和“英语沟通能力”。分析期望与实际收获之间的偏差,当前的课程设置是主要原因,工商管理本科学生在开设该双语课之前没有设置相应的专业外语课程,致使大量专业词汇的引入需由一门双语课程来承担,挤占了专业知识的讲授时间,影响到专业双语课自身教学目标的达成。

3、课堂教学方式及听课效果

鉴于目前在校大学生的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能力明显高于外语听力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所以授课教师选择全英文课件的教学形式。问卷结果显示,这种教学形式被绝大多数的学生(88.4%)所接受。在课堂听课效果方面,只有25%的学生能够当堂掌握70%以上的内容,有50%的学生能掌握50%-70%的内容,剩余25%的学生掌握不到一半的内容。导致目前课堂听课效果不佳的原因是:(1)相对于英语读写能力,大部分学生英语听说水平不高;(2)虽然学生在上双语课之前已具有基础英语学习的底子,但对专业词汇和表达方式的陌生限制了对课程讲授内容的理解;(3)学生课外阅读教材、预习课程投入不足;(4)授课教师本人英语表达能力的局限。与听课效果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多数学生希望加大英语授课的比重,其中39.4%的学生希望英语授课比重达到80%以上,47.1%的学生希望达到60%以上,这反映出学生对双语课的高期望,希望通过双语课能够显著地提高英语沟通与表达能力。

4、学生课外学习情况

双语课不同于中文讲授课程,为了确保课堂听课效果,需要学生课外花费较多的时间阅读英文教材,预习课程内容。但调查显示学生课外投入明显不足,所有学生课外学习时间不足2小时,更有25%的学生课后基本不看教材。在被问及课外为什么不愿阅读教材时,许多学生表示读不懂是一个主要原因。调查结果显示只有36.5%学生能够理解教材70%以上的内容。词汇量不足、表达方式陌生、语言思维习惯不同都是导致学生阅读英文原版教材困难的原因。阅读英文版教材往往需要一个坚持的过程,通过一段时间的积累终将突破瓶颈。但遗憾的是,许多学生选择了“知难而退”。

5、课程整体教学效果

《组织分析与设计》目前是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开设的唯一一门双语课,由于初次接触双语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对此,课程采用两阶段递进的授课方式。第一阶段主要讲授组织结构与设计的基本知识,采用英语引入专业名词和概念,中文辅助讲解的方式,英语授课比重40%左右,随着学生专业词汇的积累和对教学形式的适应进入第二阶段,第二阶段主要讲授各权变因素对组织设计的影响,英语授课比重增至60%左右,同时加入案例讨论与讨论,要求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联系实际并尝试用英语表达基本观点。调查结果证明该授课方式的教学效果基本达到了教学要求,累计66.4%的学生认为课程整体教学效果很好或较好。但与此同时,仍有29.8%的学生认为教学效果一般,反映出教学工作仍存在问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这也正是本次调查研究的初衷。

为了进一步探究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原因,问卷还设置了一道开放性问题,希望学生填写他们认为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共有59位同学回答了此问题,在学生学习方面,有34人指出英语基础差(22人)、词汇量不足(6人)和对课程缺乏兴趣(6人)是导致教学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由于能力和主观愿望上的缺陷限制了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接收。在课程教学方面,有25人认为现行的教学方式和课程设置存在问题。学生们认为现行的教学形式单一(5人)、互动环节设计不足(13人),未能充分调动起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导地位,希望更多地采用视频、案例模拟、小组讨论等形式;还有学生(7人)认为双语课在大四第一学期开设太晚,考研和找工作的压力影响了他们对课程的投入和学习。

二、改进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双语课教学效果的建议

通过本次调查,了解到学生对《组织分析与设计》双语课教学的看法。既得到了学生的肯定,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为今后课程改革与建设提供了依据。为使《组织分析与设计》双语课以及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双语教学效果更快地提高,今后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进。

1、完善课程设置,形成双语教学体系

目前由于师资力量短缺,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仅开设了《组织分析与设计》一门双语课,这远不能满足双语教学的目的,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专业交流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此次调查显示,将专业双语教育集中于一门课程,在教学方面,既要讲授专业词汇,又要讲授专业知识,难免顾此失彼;在学生学习方面,会因为适应过程长而影响教学效果。为此,笔者建议:首先应在低年级开设专业英语课,帮助学生积累学科专业词汇,锻炼英文原文阅读能力,为其后专业双语课的学习奠定基础。其次,在条件允许时,逐步增设专业双语课的门数,形成双语教学体系,创造良好的双语教育氛围。

2、创新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现有的双语教学方式中,授课教师更多地考虑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将更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心理需求的考虑。对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增加更多地互动环节,如采用多媒体教学、游戏式教学、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对课程学习的投入。

3、完善课程考核方式,注重综合素质培养

鉴于专业双语课的特殊性,在考试和评价方式上,应适当增加考试次数,加入随堂小考环节,给学生造成一定的紧迫感,督促他们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同时,加大平时成绩所占比重,通过布置英语作业、查找资料、小组案例分析与汇报等形式,利用一套综合性的评价体系,如发言的积极程度、查找资料的丰富程度、团队的合作性、作业展示的逻辑性、外语的流利程度等方面,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4、加强师资力量,保障双语教学的质量

专业双语课对教师的要求很高,不仅要求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较高的英语水平,能够在课堂中自如地运用两种语言把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讲解透彻,使学生能够较容易地接受、理解并运用。但现实是,许多专业双语课都是由专业教师承担,大多没有接受过专门、系统的双语教学培训,英语表达能力和双语教学技能的欠缺限制了课堂教学效果和与学生互动的效果。对此,建议学校能够提供相应的支持,采取内部培训为主、外部引进为辅的方式强化师资队伍的建设,保障专业双语课教学的高质量。

上一篇:医院人力管理强化举措 下一篇:技术+管理的工科院校工商管理人才培育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