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能力研究

时间:2022-10-27 09:09:09

基于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能力研究

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积极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和造就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高职以就业为导向目标的实现,其落脚点是使学生能顺利地走向社会,适应工作岗位和社会发展要求,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但从现实来看,高职生的就业情况并不理想。据教育部每年九月份的统计资料显示,2003年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为55%,2004年为61%,2005年为62%。尽管我国高职毕业生就业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但仍有相当比例的高职毕业生徘徊在就职门槛之外找不到职业。就业率低,与大学本科生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如何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水平和就业质量,实现以就业为导向,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必须针对高职特点,以就业为导向研究职业能力体系构成,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就业竞争能力、从业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和发展创新能力。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能力教育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学生从业。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获得某一特定职业或职业群所需的实际能力,即学会做事,学会从业,能够就业。为了强化学生实际的工作能力,必须以从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整合职业群的知识和技能,既注重实际操作技能的娴熟,又注意新时期“操作、监控、维护”集成化对技术工人心智技能的训练。在让学生独立完成某项任务时,重视对学生在“收集信息、制定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四个环节上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将使学生在今后职业实践中具备在职业岗位上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从业能力。因此,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从业。

2、有利于学生生存。通过学生的心理训练,既强调智力因素的开发,更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开发,通过团队活动、情景训练、挫折模拟等形式,鼓励学生走向社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增强承担实际生活中产生的各种心理压力的能力。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具备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正确认识社会和集体合作的能力、正确处理和化解矛盾的能力以及主动适应和承担风险的能力。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活动规模的扩大,岗位的相互替代性、新型劳动组织和管理机制的出现,都会使劳动力市场的不稳定性增加,进而要求从业者以稳定的心理适应职业的变迁。

3、有利于学生创新。职业能力的培养是造就具有创新思维的高素质从业人员队伍的必然要求。职业能力培养的着眼点,就在于结合实际的生产环境和过程,使学生在掌握基本从业能力的基础上,提高综合运用技能、知识与经验的能力,进而使其具备善于将专业人员的设计思想或设计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创新能力。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能力构成要素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以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教育,这种人才的基本特征是在掌握技术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在生产现场或实际生活中熟练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使知识转化为产品或服务。因此,高职生的职业能力构成有其独特性。

关于职业能力的构成要素,国内外学者有不同的说法。一种观点认为,职业能力包括基本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两大部分。基本职业能力就是劳动者成功地从事某一职业岗位所必备的能力,只有具备了这种能力,才有可能从事该职业的社会实践活动。综合职业能力是指具体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以外的能力,它是根据职业岗位的共同特点及要求所体现的共同的职业能力要求,是从事任何一种职业的劳动者都应具备的能力。它高于基本能力,是基本能力的提高和发展,但离开了基本能力,综合能力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由于这种能力对劳动者未来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所以很多学者又把它称为“关键能力”。另一种观点认为,职业能力由三大部分组成,即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其中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与特定的、专门的职业技能知识无直接联系,是一种可迁徙的跨岗位、跨职业的工作能力。专业能力是劳动者的基本生存能力。这一能力在强调专业的应用性和针对性的同时,还包括对新技术的接受和理解力、职业的适应能力、质量意识、经济观念等职业能力。方法能力指人们收集信息、独立学习、解决问题、制定计划、决策、质量控制和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方法能力要求科学的思维模式,它是人的基本发展能力,是劳动者在职业生涯中不断进取的重要手段,也是职业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教育的具体表现。社会能力指人们与他人交往、合作、共同生活和工作的能力,包括工作中的人际交流、劳动组织能力、群体意识和社会责任心等,强调积极的人生态度、对社会的适应性和行为的规范性,也是培养受教育者情商的重要手段。这种观点强调职业能力的构成要素,对职业能力的层次重视不够。

本文尝试着克服以上观念的不足,结合高职教育的目标、方向定位,给出职业能力两层三要素结构模式。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能力教育保障体系

职业能力教育始终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目标,高等职业教育应根据职业能力的性质和形成规律,结合自身的条件和当地的社会资源优势,努力构建职业能力教育保障体系,以确保职业能力教育的水平与质量。

1、专业设置“动态化”。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要紧紧围绕生产、技术、管理第一线需要,针对职业岗位或岗位群,而不是针对学科。由于社会需求具有多变性,而学校专业设置需要相对稳定,如何将变动性与稳定性相结合,提高预见性,是高职专业设置的重点和难点。只通过调整专业目录,拓宽专业口径,加强基础,培养通才,以适应市场多变的状况,结果会出现为了适应性而牺牲针对性的情况,这样显然不符合高职教育发展的要求。在设置专业时,如何将变动性与稳定性相结合,提高预见性,显然不能沿用普通高等教育的专业目录,而要面向市场,针对社会需求,从本地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格局和院校自身的条件出发,充分利用地域优势,集中力量办好一批适应社会需求、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专业,积累、形成自己的专业优势和特色。在专业设置过程中,学校应重视研究、分析和预测市场变化对人才需求的影响,及时调整服务方向,优化专业结构,增设社会急需的专业,使新旧专业相辅相成,合理搭配。为此,一要开展市场调研。内容包括相关行业的市场需求、发展趋势、技术要求、岗位设置等。二要组织校内外专家、学者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和论证,在反复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专业设置方案,以此作为确定专业调整和设置的重要依据。不能因循守旧,而要坚持调研、分析、论证和创新。三要构建若干基本的专业模块,使专业建立在不同专业模块的组合之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要求选择不同的模块,从而提高高职教育的实用性和针对性。高职院校应通过构建若干个专业模块,根据不同的职业和岗位群的要求组合成不同的专业,做到有需求就上,没有需求就下,这种专业设置的动态化,使高职专业的变动性与稳定性得到了有机结合。

2、课程体系“职业化”。以职业能力为中心构建课程结构体系,是由高职的培养方向决定的。高职的培养方向有如下几方面:①面向基层、面向生产服务第一线,培养实用型、应用型人才。②掌握岗位群的多种技能。③重视职业素质教育,强调合作、协调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高职课程结构突出应用能力,以特定的职业(岗位、岗位群)能力要求作为教学目标,以模块式课程群为网络,使其课程结构体系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这种课程结构体系更具有针对性、应用性和实践性,不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性,而讲究课程的相对独立性。高等职业教育是把已经成熟的技术和管理规范通过教育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毕业之后能将其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和服务,不讲究学科体系的完整性,而讲究课程的相对独立性,以职业能力为中心来设计课程体系,强调知识的针对性、实用性,职业岗位需要什么就学什么、训练什么。体现了突出职业性,重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3、质量监控评价体系“能力化”。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能力教育,必须成为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监控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说,通过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监控评价体系的建设可以对职业能力教育进行保障。高等职业教育具有培养目标的应用性,专业设置的针对性,课程设置的实用性和教学内容的实践性等特点。其教育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的特征表现在:既重视一般常规教学和理论教学监控,更重视对实践教学的监控;既重视对专任教师教学活动的监控,更重视对兼职教师教学过程的监控;既重视对学生知识的考核,更重视对学生实际能力的考核;既重视对教学静态的监控,更重视对教学动态的监控;既重视学生的校内评价,更重视社会评价等。其中对培养目标的保证是监控评价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基于此,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建立一个科学、规范、可操作的、行之有效的、有自身特色的并且是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机制,以保证和不断提高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

上一篇:浅谈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准备 下一篇:本科生导师制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