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构的道德支撑

时间:2022-10-27 08:37:23

刍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构的道德支撑

[摘 要]道德是市场经济体制建构与完善不可或缺的内容,而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道德还尚未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主要问题表现在传统共同体的破裂、道德信仰的缺失、“德性”与“幸福”的不一致等;需要把社会主义道德要求与市场经济道德要求很好地融合起来,引入儒家的德性伦理、转变现今中国的道德教育模式、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加强社区共同体的建设,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道德;德性伦理;规范伦理;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是法制经济也是道德经济,道德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道德领域出现了诸多问题,不仅难以给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形成有力支撑,而且也有悖于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追求,需要我们深刻反思问题所在,使道德力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有力支撑。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构需要道德的支撑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市场经济自身所不可避免的缺陷暴露了出来,个人或小集团为了追求私利而破坏整体和群众的利益,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但是利己是市场经济的根本特点,人们追求利益将会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而这种利益追求必须被限定在合理的范围内,这就需要将市场经济与道德二者统一起来。

(一)道德作为非正式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法律作为正式制度用强制的外在手段规范人们的行为,而道德则通过人们自己约束自己的方式使人的行为得到改善。道德作为非正式制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到底如何?以下将从两个方面对道德的作用进行分析:

首先,道德作为非正式制度比正式制度更有效果。根据黑格尔的理论现象中已经表现本质,现象并不遮蔽本质,本质是表现在现象中的。在市场经济中,出现的种种不道德行为作为现象已经表现了在市场经济中的人的不道德本质。显然,法律作为约束人们行为的强力能够遏制不道德的现象,但是只有道德能够扭转人的不道德本质。所以,道德作为软性的约束力往往比硬性的强制更有效果。正如孔子所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1]就是说刑罚只能让人为了避免惩罚而不去犯罪,不能让人们懂得犯罪可耻的道理,而道德不仅使人不去犯罪,而且还使人有知耻之心。

其次,道德作为非正式制度往往比正式制度所渗透的范围更加宽广,这是因为道德对于行为能起到的本质性规范作用,如果人们都拥有良好的道德作为本质,人们的所有行为必然是道德的。例如,在现实中有些行为虽然没有违反法律,但是这些行为还是会破坏市场秩序的,因此法律并不是包治百病的良药,道德才是能够渗透到所有行为的本质。

这种只重视规范而忽视内心显然受到了西方工具理性的影响,但是人并不是工具,规范作为一种工具与人是脱离的,所以与内心相交融的道德才是更加根本的。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缺失道德的这种本质性规范作用,市场经济体制也很难真正确立起来,因此道德作为非正式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道德也是资本,具有资本的价值

道德与市场经济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马克思认为精神与物质并不是截然对立的,精神与物质是统一于实践活动当中的,通过实践活动,精神与物质达到了一种交融的状态,也就是精神可以转化为物质。把马克思的这一思想运用于道德与资本这一对范畴,可以得出道德同样可以转化为资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从一个人出发,当一个人有良好的道德素养的时候,他自然会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在强烈的职业道德的支配下,对待工作便会认真负责,工作效率从而得到提高,因此,企业的收益必然会增加,道德也就转化为了资本。

其次,从一个企业出发,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能够最终取得成功的企业,往往是遵守道德的。由此可以看出市场经济与道德并不是矛盾的,市场经济与道德是一种相互交融的关系。也许一个不讲诚信的企业,可以取得一时的成功,但是市场最终会有公正地裁决。哈佛商学院教授和伦敦商业伦理学院研究报告中的数据说明,良好的企业文化和商业道德与企业的利润回报率和业绩增长速度有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可以说,这种正相关关系体现出道德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经济价值。

再次,从一地区或一国出发,道德可以对一地区或一国的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福山指出:“如果民主与自由主义制度要顺利运作,就必须和若‘前现代’的文化习惯并存共荣,如此才能确保这些制度运行无误。法律、契约、经济理性只能为后工业化社会提供稳定与繁荣的必要却非充分的基础;唯有加上互惠、道德义务、社会责任与信任,才能确保社会的繁荣稳定。”[2]也就是说,以往社会中所遗留下的道德,会成为对现有制度的一种有力保障,而且使市场经济更加有效地运行,因此就体现出了道德作为一种资本的作用。

最后,道德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在交易过程中,如果有良好的商业道德作为支撑就可以节省交易费用。假如没有良好的商业道德作为支撑,将会增大交易成本,比如为了避免被骗,就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了解对方的商业信誉以及产品质量。尽管制度经济学认为,合理的制度安排最能够使交易费用得到有效降低,这种制度安排包含法律、公约等正式制度安排,也包括伦理道德、意识形态等非正式制度安排。但是,在正式制度运行成本大于收益的情况下,社会只能依靠道德进行调控。即使当正式制度运行成本小于收益的情况下,道德在交易过程中依然可以发挥很大作用。总之,良好的商业道德能够有效降低交易成本。

二、道德支撑缺失的问题所在

道德力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构的重要支撑,但道德领域出现的问题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构的瓶颈,概括起来,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共同体破裂――德性伦理向规范伦理转变

传统共同体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产物,因此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直接的,从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密切的,传统共同体的普遍性与个体性是一致的。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市民社会逐渐地发展起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必然要通过物质产品的中介,人与人的关系变得陌生起来,人与人的关系变成了契约的关系。由于传统共同体的破裂,市民社会的到来,所以在传统共同体下的德性伦理向规范伦理转变,这是无法避免的事实。因为在传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具有长期性,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必须用发自内心的德性伦理对自己进行约束。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具有短期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只需要遵守市场交易的规范。

由于传统共同体的破裂,德性伦理转变为规范伦理后伪善层出不穷,这是因为即使一个人遵守了市场秩序也并不能说他是一个有道德的人,他遵守市场秩序的动机可能只是为了获取自己的利益。不仅仅是伪善,真正的罪恶也在不断地滋生,这主要是由于市场经济交往的短期性,而社会主义市场中的主体为了获取与遵守市场规范相比更大的利益,他就会冒着违反市场规范的风险去获取这较大的利益。马克思曾经说过:“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3]马克思所描述的正是这种德性伦理向规范伦理的转变。由于德性伦理向规范伦理的转变,个人的道德修养被忽视了,外在的规范却被过分地关注,道德将会走向彻底形式化的道路,因此,这将不利于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道德支撑。

(二)道德信仰缺失

在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中,追求个人利益被合法化,这与计划经济中的集体主义形成鲜明对比,从而极大地满足了人们追求利益的愿望。当然这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对于解放生产力起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在计划经济道德破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还没有完全建成的时候,就出现了道德信仰的缺失。在现阶段,片面追求感官满足,对于金钱的追求达到了疯狂地程度,食品安全事件,药品安全事件等等频频出现。对于计划经济时期道德中有价值的东西冷嘲热讽,这种态度是完全错误的。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人的主体意识空前增强,“唯我”化倾向严重,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而计划经济时期所强调的集体主义原则对于当前的个人主义盛行能起到纠正的作用。在当前道德信仰缺失的情况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失去了道德这一强有力的支撑。

(三)“德性”与“幸福”的不一致

这一问题早在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中就已提出,但是康德也感到在此岸世界中很难解决“德性”与“幸福”的不一致问题,因此,他对纯粹实践理性提出了三个“悬设”。首先是“意志自由”,通过假设“意志自由”,我们就可以摆脱感性的限制而依据理智世界的道德法则;其次是“灵魂不朽”,通过假设“灵魂不朽”我们就可以摆脱人类的有限性而去追求“至善”;再次是“上帝存有”,通过假设“上帝存有”就可以保证理智世界的德性在感觉世界之中有其相应的效果,保证德性和幸福都能够得到实现。康德对“德性”与“幸福”的不一致的解决办法对我们很有启发意义。我们虽然不能接受康德提出的解决方法,但是他设法使德性与幸福保持一致的想法对我们在现实世界中解决这个问题很有启发作用。我们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使真正有德性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享受到应得的幸福。在当今这个社会,有太多有道德的人反而得不到好的生活,而那些中饱私囊,作恶多端的人却生活的很“幸福”,上述现象就导致了道德的尴尬,而且直接导致人们对道德失去信心,这将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构。

三、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道德力量支撑

道德领域出现的上述问题制约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构,这就需要我们充分认识道德力量的重要性,把社会主义道德要求与市场经济道德要求内在地融合起来,采取相应的措施,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提供坚实支撑。

苏格拉底曾经说过“知识即美德”,但是这种理性主义的伦理观是将人的理性推到极致而忽视现实中的人的活生生的肉体感受性。肉体感受性是每个人都具有的特性,关键在于将对肉体感受的追求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我们虽然肯定利己的合理性,但是并不是说道德从此以后就可以退出市场经济的舞台。现实的经济生活中频繁出现的恶劣的违法求利的经济事件,已经向我们暴露了损人利己的巨大危害,也说明了经济行为中需要道德的约束。但是我们所需要的道德并不是传统的道德教育所宣扬的那种高高在上的道德,我们所需要的是真正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这种道德肯定利己行为,但是坚决反对损人利己,培养正当求利观念以及同情、审慎、正义等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中所主张的是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不否定个人追求自己正当利益的权利,但是对损人利己的行为要坚决抵制。为了促进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的建立,需要坚持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把社会主义道德要求与市场经济道德要求融合在一起,为了做到这一点,需要我们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将儒家的“德性伦理”引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儒家德性伦理作为封建时代的产物,重视德行,强调以整体压制个体,阻碍个体的自由发展,具有浓厚的封建宗法等级特征,但是儒家的德性伦理与现代的德性伦理都注重个人的德性的修养,儒家德性伦理中优秀的道德资源可以为当今的德性修养提供支持。与当今盛行的规范伦理相比,儒家德性伦理与人是真正融合的,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有道德的人,否则,即使一个人处处合乎规范,他未必是有道德的。因此,儒家德性伦理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构具有重大作用。儒家的德性伦理是在传统共同体中产生的,因此更加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和互助,这种伦理观对于当今冷漠的人际关系是有很大的缓解作用的。孔子的“仁学”主要包含三个层次,首先,儒家最开始强调的是“亲亲之爱”,包括“父义、母慈、兄友、孝悌”五种人伦关系,这一思想对于当今亲情的疏远有很大的改善作用。其次,孔子强调“仁者爱人”,由“爱亲”推及到“爱人”,这一思想对于市场经济中裸的利益关系无疑有所缓解。三是强调对自然之爱,由“爱人”扩展到“爱物”,主张“天人合一”,“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3]这种思想可以引导人们热爱自然,对于社会主义生态建设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二)使道德知识与人的德融(转变道德教育模式)

现在的道德教育是规范伦理的产物,也就是说现在的道德教育与真实的人的道德相脱离,道德知识与人的德性二分,道德知识与人的德性没有达到交融的状态。在这种道德教育的模式下,学生们所接受的只是一条条的道德知识,而个人的内在修养并没有得到提高。这种道德教育模式完全没有注意到马克思所说的感性活动的重要性,马克思曾说过只有音乐才能锻造出音乐的耳朵,也就是说马克思已经告别了唯物与唯心对立的传统哲学,马克思的哲学是通过感性活动立足于生活世界的哲学。因此通过主观的道德教育并不能教育出道德的人。事实也证明了当今道德教育的失败,很多知识渊博,道德知识丰富的人,却贪污受贿,违法乱纪!

根据马克思的哲学,道德的教育应该从社会实践中来,道德只能从生活世界中获得,因此道德教育应该回归生活。现今中国的道德教育有很强的政治化倾向,道德变成了政治伦理,这种道德教育完全与人的内在德性相脱离,只会让学生反感和排斥。在道德教育方面,儒家所提倡的“内圣外王”更加有利于一个人的德性修养,通过“修身”以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这样一条道德教育的道路更加符合人的发展的轨迹。

(三)通过社会保障建立“德性”与“幸福”的一致

“德性”与“幸福”如何才能达到一致?康德是通过实践理性的三个悬设来使包括幸福的“至善”实现的。当然现实中的人是达不到康德所说的道德的纯洁性的,这是康德二元论立场的必然产物,即感觉世界与理智世界,自然法则与道德法则等的二元对立。但是康德对于“至善”问题的解决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道德建构还是有启发意义的。康德是通过上帝的存在来保证“德性”与“幸福”的协调一致,但是在这个普遍缺乏信仰的时代,这种解决办法是行不通的,康德允诺人们在彼岸世界所得到的幸福缺乏吸引力。因此我们必须通过社会保障来使有德性的人得到现世的幸福。在这个规范伦理的时代公正才是最大的德性,只要遵守各种规范就是有道德的人。但是那些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真正有德性的人并没有得到幸福。行善者吃亏,行恶者得福的事情屡见不鲜。“摔倒在地的老人该不该扶?”这样一个问题的提出就充分说明了行善者得不到应有的尊敬,我们必须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来保护有德性的人。通过建立公平正义的保障机制,对见义勇为、乐于助人的行为进行奖励,以此树立良好的道德风气,让每个社会成员在这种优秀道德实践的影响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除了社会保障制度外,还需要加强舆论宣传,以此倡导正确的道德观并且能够成为主流的道德观。

(四)为德性生发创造良好环境(加强社区共同体建设)

如上文所述,在传统共同体破裂后,德性伦理转变为规范伦理,传统共同体这样一个产生德性伦理的最适宜的土壤一去不复返,但是,社区生活为德性的培养保留了火种。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孤独感与日俱增,人与人之间越发冷漠,人们在冰冷的摩天大楼中孤独的穿梭,找不到自己心灵的归属地。这所有一切的原因就在于传统共同体破裂后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短期性,德性变得遥不可及。而且,社区作为培养德性的小型共同体的作用长期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现实情况是社区中公共活动的场所太少,家庭作为原子式的个体彼此交流太少,在这种缺乏人与人之间长期交往的环境中,德性的培养就被搁浅了。为了促进德性的培养,社区作为小型共同体需要创造条件让居民彼此交流,使居民之间的长期交往成为可能。因此,社区应该把社区居民的共同兴趣、爱好和需求作为突破口,从而促进居民的交往。比如,养老、育儿、助残、家庭绿化美化、饲养宠物、购物、旅游、环境卫生、摄影、文娱、健身等等,以上都可以作为社区居民长期交往的媒介,在这些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德性由此得到生发。通过以上社区共同体的建设,德性得到了复苏,以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强有力的道德支撑。

市场经济是道德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应当是有道德的经济。当前我们道德领域出现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短板”,需要我们深入反思,重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道德体系,使道德真正成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撑力量。

参考文献:

[1]论语[M].上海:三联书店,2012:13.

[2]福山.信任:社会道德与繁荣的创造[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17-18.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5.

[4]大学中庸[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2:80.

[5]李伟言.当代中国德育价值取向转型的理论研

究.[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5(5).

[6]万俊人.论市场经济的道德维度[J].中国社会科学.2000(2).

[7]龚群.麦金太尔的德性伦理观[J].伦理学研究.2009(4).

作者简介:尹海龙(1989-),男,江苏徐州人,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上一篇:安防移动通信网中的安全技术探讨 下一篇:还孩子一个绿色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