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免疫系统论”与审计的本质

时间:2022-10-27 07:36:32

探析“免疫系统论”与审计的本质

[摘 要]审计的本质是审计本身所固有的属性,是阐释其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内在根本动因。审计本质决定着审计职能的实现和审计目标的达到,故而在理论上它是审计基础框架中最核心的概念,也决定着社会对审计的需求。只有正确地认识了这一根本问题,才能更深刻地把握其他审计理论问题。

[关键词]审计本质 免疫系统论 核心概念

2008年3月31日,中国审计学会第五届三次理事会召开这次会议的两点就是由审计长刘家义提出的“国家审计免疫系统论”的新观念。“国家审计免疫系统论”最根本的论点是对审计的本质的重新认定,认为其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我们认为,这一理论的提出是在准确理解中国审计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关乎审计本质问题所做出的具备科学发展观认识的深刻回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国家审计免疫系统论”理论的透彻分析,力图论证“国家审计免疫系统论”所具备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一、“免疫系统论”提出的背景

“国家审计免疫系统论”这一全新的审计学基础理论观点,是从中国现阶段的审计发展实践中凝练出来的。它是一种具有创新性的审计理论,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都可能会影响到我国的审计理论和审计工作。

(一)审计本质观点在我国的发展

在中国设立审计的最初阶段,大多数人印象里就将审计定义为“清查账目”,审查的范围也就是财务报表的记录情况等相关的日常资料,审计也就沦为表面上的对会计工作的一种检查,其目的是帮助断定财务报表中反映的财务状况及单位经济往来业务的真实性。审计本质是“查账”,这种观点自产生就占据了人们的视野,并且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人们也都是这么认为的。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审计工作的任务加剧,审计的数量也不断增多,这使得查账的工作方法很难跟上审计实践的发展,满足不了审计工作的需要。审计部门不断思考如何改变传统的效率低下、成本高昂的“查账”式的工作方法,以达到完成审计任务的工作要求。于是,出现了将审计工作与单位内部的控制联系起来的工作方法。这一系列工作能够使审计人员从琐碎的会计式的查账工作中解脱出来,审计不再仅仅是查账一种功能,而转变成为监督财务的固定制度。但是,毕竟审计不能做到面面俱到,还是有相当的局限性,所以,随着经济的发展,虽然一部分问题确实可以通过审计工作能够得到发现并解决,但是,越来越多的问题被发现是通过审计工作不能够处理的。这种现实情况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需要审计工作从最初级的财务收支范围向更复杂、更多面的其他领域延伸,相应地,审计工作人员的监督范围也应当扩展。审计工作的范围不能仅限于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状况以及有关的经济收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等进行审核,对经济活动的效益性等方面也要进行监督。由此,“经济监督论”出台。“经济监督论”是审计理论发展过程中针对审计本质提出的一个重要观点,提出的同时得到国内学术界很多学者的赞同。我国最早提出审计工作“经济监督理论”的是蔡春教授,该理论认为要认识审计的本质,首先要从探究审计出现的历史根源入手,其实,审计在本质上是一种经济控制手段,其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被审计单位的经济制度得到全面有效履行。审计的过程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一个相对控制的过程,审计行为的本身也就相当于一种控制行为。

(二)“国家审计免疫系统论”是针对审计本质提出的新理论

随着我国审计实践工作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审计理论也应当随着审计实践的发展而不断进行理论创新,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审计实践工作。“国家审计免疫系统论”的提出符合当下审计实践不断发展的需要。之前理论界对国家审计工作本质的认识,大都局限在记录经济活动过程的事中和事后行为及这些活动与既定标准之间的差异实施监督,提出监督意见,这样的审计工作起到的只是亡羊补牢的作用,属于被动防范。并且这种方式容易使审计工作人员陷入一种尴尬的思维怪圈中,认为通过审计,能够发现更多违法违规的问题就越好,发现的问题越多,表明审计的质量就越高,事实并非如此。因为随着我国经济领域范围的扩展,审计工作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张,审计的功能也随之不断拓宽,这种发展就要求在理论上要加强对审计本质的研究,使审计本质的理论不断得到更新。我们必须从最早的制裁等观念中跳出来,更新到现阶段的“国家审计免疫系统论”来。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社会财富的累计速度也不断增加,财富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审计工作的任务不仅仅是要发现问题,更重要的是对经济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相关的研究,最终的目的是找出问题存在的社会性根源,并相应地采取有效的针对措施对其加以更改。同时,还要对制度、体制中存在的漏洞提出修复意见,使其符合经济运转的规律,并得到完善,通过对体制的弥补,使类似的问题不会再次出现,从而保证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健运行。

二、审计本质通过其职能体现

从审计的职能看审计的本质,也就是看审计工作能够为经济工作做什么,从这个角度来讲,审计职能是审计本质与审计目标相连接的纽带,是审计工作本质的具体体现,因而,审计职能应当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客观性的特点。也就是说,我们对审计的本质无论进行如何的分类,其职能都具有唯一性。

(一)监督职能

审计工作的监督职能是指以既定的标准为评价的依据,对经济单位的财务收支状况和其他经济活动的开展进行检查,最后得出一个评价结论,根据此结论衡量和确定此经济单位的财务资料和其他会计工作的正确性、真实性和合法性,判断这些财务资料所反映的经济收支活动和其他财务活动是否合乎财务规定、是否合理、有效,同时也是对被审计单位是否履行了其应当承担经济责任、是否有违法乱纪等行为进行评价,从而作为追究或解除其所承担的经济责任的一句,以监督被审计单位,遵守财经纪律,改善经营管理状况,以期通过有效的审计工作使经济效益能有所提高。审计的职能中最重要的就是其认证职能和监督职能。缺少认证职能,就不可能对经济单位的工作进行监督,认证职能是为监督职能服务的,是监督职能发挥作用的前提和基础,因而认证职能是基础职能。监督职能的出发点决定了认证职能如何开展,监督职能是发挥认证职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而监督职能是主导职能。审计工作的两种职能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二)揭示功能

审计工作就是对社会中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并且希望通过这种监督的方式能使经济单位更早地感知风险的存在。一旦审计工作检测到经济单位存在的风险的动向时,就能够及时地通报这种潜在的风险并为防止风险的发生提供相应的信息,相关人员就能够及时注意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此外,审计制度作为一种常规制度而存在,能够使被审计发现的概率和犯罪成本成为被审计单位的观念警戒,从而在相当大的范围内避免其发生违法违规活动,这种震慑的力量实际上也是对社会经济活动发挥着“免疫”作用。

(三)清除功能

审计工作能够使经济单位更早更快地采取措施预防已识别的各种风险。由于政府审计机关具有比社会审计组织拥有更多的权力,因此清除功能在政府审计中有更完美的表现和应用。揭示与清除功能是在事中及事后的审计工作中发挥作用,也是我国审计理论和审计实践中相对比较完善的一部分。“国际审计免疫系统论”主导下的审计功能,强调向经济组织的两头延伸,重视审计工作对经济社会的预警功能,提供分析完善经济政策制度的一部分功能。

三、审计本质上是一种内生性的“免疫系统”

国家审计的本质与国家审计的特点在一定时期、一定时代中是具有同一性的,但是,从根本上来说,只有国家审计的本质才能够超越时代的局限性,能够保持恒定性。“国家审计免疫系统论”的产生,大大超越了以前针对审计本质提出的各种理论,它是理论界对国家审计的本质在认识上的提高。国家审计必须要关注的是政府责任。而政府责任的核心又是国家利益的保护,而国家利益保护的基础是国家的安全。国家审计作为我国经济社会运行总重要的免疫系统,其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保障国家经济的安全。因此,我国国家审计工作的最终目的,是维护国家经济的安全,只有国家利益才是国家审计工作永恒的主题。只有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以及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审计工作才能做到有高度、有深度,才能真正完成历史赋予它的使命,才能在更多的领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国家审计免疫系统论”的提出,是在适应我国经济环境变化及审计自身的发展后做出的调整,是符合我国审计工作的实际需要和经济发展规律的,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国家审计免疫系统论”的提出,拓展了审计工作原有的范围。相较于过去把审计工作单纯定位为经济工作,或是只看到审计工作在我国的经济事务中发挥的作用,却没有把审计工作与我国经济社会整体的健康发展联系起来,这个理论的提出就是弥补了对审计工作不全面或不完整的的理解。从国家审计工作的特殊性来看,虽然其确实具有非常明显的经济特色,但是随着审计作用的日益重要、审计方法的不断增加、审计范围的不断扩展,审计工作的宏观性和全局性越来越得以表现,因此我们认为国家审计早已超越了经济活动的范围,它对整个社会各方面的生活都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国家审计免疫系统论”在这时提出,恰好反映了审计功能的提升。

“国家审计免疫系统论”提出,审计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对外抵御“侵害”、对内清除“毒瘤”,从而保持国家经济机体的活力。我们可以看到,审计工作对于被审计单位来说,主要是起到了保护、完善以及监控等功能。对外防止被审计单位的利益被人损害,对内防止被审计单位的经济利益遭遇破坏,这两方面的工作能够使被审计单位的经济体系和运行规则得以完善,从而保证被审计单位的活力。在“国家审计免疫系统论”的指导下,审计机关作为我国政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能制定法律法规,也不能作为行政执法者存在,仅仅是作为一种“鉴定人”而存在。它主要是为最高权力机关做出科学的决策提供信息监督服务。“国家审计免疫系统论”的提出,给国家的审计工作制定了更高标准的要求。要求现代审计工作的实践及审计理念,要从过去的“看家护院”、“保卫经济”转变到“过滤危险因素”,将抵御“危险”、防御“腐败’,及时预警信息,推动社会经济运行系统中的机制完善、健全经济体制作为国家审计的核心工作。国家审计国内工作要注重揭露经济工作中违法违规问题,及时揭示国家经济体制中存在的障碍,宏观经济政策和微观经济制度存在的缺陷,国家经济管理中存在的漏洞等。使国家经济部门能够在第一时间感觉和抵御社会经济运行系统中存在的危险因素造成的潜在风险,真正担当起作为国家经济社会运行“护卫者”的角色,促进深化改革、健全法治、维护民生和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从而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国家审计免疫系统论”的提出,对我国今后的审计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那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工作方针。国家审计部门应当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监督职责,全面监督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会计收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提高其经济效益,力图使审计工作在推进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审计工作保障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防腐抗变”功能,全面提高依法审计能力和审计工作水平,逐步实现审计工作法治化、规范化、科学化。我们认为,审计就是通过其主动发挥预防、揭示、清除、修复一系列功能,来查找国家经济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和漏洞,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风险”、“腐败”产生的社会根源,采取有效过滤措施,使我国经济社会体系处于良性循环的一个最佳状态,为经济体系提供有效的“免疫系统”。■

参考文献:

[1]郭道扬.《会计大典:会计史》,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2]蔡春.《审计理论结构研究》,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3]文硕.《世界审计史》,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6

上一篇:浅谈加强当代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下一篇:经济危机下的中国“世界工厂”的品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