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爱心辩论”说爱心培育

时间:2022-10-27 06:53:44

从“爱心辩论”说爱心培育

在大力倡导和谐社会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不但关照自己,还关爱他人,更希望孩子从小就有爱心。这些出发点都是好的,但结果却匪夷所思,问题的关键往往在于教育的方法。

从爱心辩论,看爱心教育问题

2007年伊始,“献爱心”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这源于一场在深圳举办的爱心捐助晚会,其中一个环节是6名被主办方选出来的爱心天使向6名贫困学生捐助书本和钱物。没想到,这场活动却引起人们的争论。

反方观点:

这样的“献爱心”对双方孩子心理影响都不好,尤其容易使“富孩子”产生优越感,“穷孩子”产生自卑感。

正方观点:

应把所有善的、美好的东西教给孩子,包括对工作负责任的态度,对穷人怀存善心。孩子的爱心之举,应该得到赞赏。

不管是反方的质疑还是正方的坚定,共同点在于都赞同培养孩子的爱心,分歧的焦点则是方法问题,即怎样用正确的方法培养孩子的爱心。

爱心成长有阶段,逐步引导是关键

爱心是对别人表现的亲善行为,与人的智力发育水平、文化修养、社会生活阅历和人际交往经验等因素密切相关,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家长需要逐步引导幼儿养成。

水平1:偶尔的爱心善举,需要外在的鼓励。

“人之初,性本善。”幼小的孩子会自发出现一些善举,例如,对正在哭的小朋友,递上纸巾;贴近妈妈的耳朵说:“宝宝爱妈妈”等善言。家长及时给予表扬,会让孩子形成一种确切的认识,知道自己的哪些言行是爱心的表现,为爱心的进一步发育打下知识和智力基础。

水平2:被动的爱心善举,依赖外在的指点。

爱心需要观察对方的困难与需要,还需要分析自己能提供哪些帮助,这需要较高的心智水平,一般情况下年幼的孩子都无法完全胜任,需要家长的指点,依赖家长提示什么时候可以帮助别人,怎样才能帮助别人。

水平3:主动的爱心善举,需要外在的强化。

当孩子明白哪些言行属于善举之后,便有主动献爱心的动机,但是他的动机还不纯粹,希望让家长看见并得到表扬和奖励,因此,家长要给予孩子适当的奖励,满足他的心理需求,但是应该逐步向纯粹的动机引导。

水平4:内在的爱心善举,发自内心的自觉。

这是成熟的爱心,如果能给予别人帮助,则内心感觉愉悦,不需要别人的表扬或回报,完全是发自内心的自觉。这一水平是人持续一生的发展任务。

坚持培养爱心,走出方法误区

对孩子的要求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

孩子的爱心成长是有阶段性的,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不能过高过急。孩子时常会犯错,这是他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限所致。例如孩子因不会交往而出手打人,并不是故意使坏,家长就事论事地解决问题即可,而不要上升到善良、良心等品德问题进行枯燥的说教,否则孩子不但听不懂,也不能从家长那里获得解决问题的具体指导。

幼儿阶段的爱心教育,家长需要不断地引导孩子向更高级的水平发展,关键是引导孩子从物质奖励转向精神奖励,从他人奖励转向自我奖励,从中培养孩子奉献爱心之后的内在愉悦感,而不是过于依赖物质奖励和外人奖励,这样孩子才能养成乐于助人的良好习惯,进而发展为成熟的稳定的爱心。

勿把谦让当作一步到位的爱心教育

很多人都认为:能够割舍自己所爱献给他人是极富爱心的表现,这对成人世界而言是正确也是可以操作的,但是对幼儿却不适合。例如“孔融让梨”的故事在很多幼儿面前里遭遇尴尬。这并不是幼儿的错,也不是家长教育不到位,而是与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息息相关,强行让孩子谦让会使他失去安全感和公平感。根据孩子的特点,家长应该先教育孩子学会分享,为培养谦让品质做铺垫,让独生子女逐渐从“吃独食”,经过“分享”心理的发育,慢慢过渡到“谦让”美德。有时家长特意与孩子共享美食,避免他形成在家中独一无二的特殊意识和地位,丰富孩子心中有他人的心理体验。这么一个过渡时期的教育给了孩子一个成长的机会,他才会真正明白谦让是发自内心的爱心,而不是迫于成人的压力或者专门做给成人看的。

上一篇:我是孩子的好榜样 下一篇:让孩子对“磨蹭”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