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观测方法应用的论述

时间:2022-10-27 06:31:03

沉降观测方法应用的论述

摘要:建筑(构)物沉降观测工作可参照国家和行业的有关规范标准进行,但建筑(构)物沉降观测方法与有关规范标准规定的国家一、二等精密水准测量方法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实际观测过程中,有时按照规范标准执行时会遇到一些问题,应根据沉降观测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家及行业的规范标准,对建筑工程沉降观测的方法作具体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沉降;观测

Abstract: Building (structure ) the settlement observation work can be reference to national and industry standards, but the building (structure ) the settlement observation method and relevant standards set by national one or two precise leveling method for a certain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In the actual process, sometim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tandard implementation will encounter some problems, should be based on the settlement observation of the actual situation, combined with the national and industry standards, the settlement observation of building engineering method for concrete analysis.

Key words: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settlement observation;

中图分类号:[TU196.2]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建筑(构)物的沉降,尤其是不均匀沉降,将导致建筑(构)物的倾斜、裂缝、甚至坍塌,因此,建筑(构)物沉降观测是建筑施工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变形测量工作,尤其对于软土地基,例如在郑州市,有关文件明确规定,所有建筑工程从±0.00施工时起至竣工后沉降稳定时为止,都必须委托有资质的专业测绘单位进行观测。

一、基准点和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建筑工程沉降观测是从一基准点开始采用精密水准测量的方法测得建筑物上各沉降点的高程,根据前后两次所测同一沉降点的高程之差即可得知两次观测期间,这一沉降点的沉降量,因此,沉降观测所用的点分为基准点和沉降点两种,下面探讨这两种点的布设方法。

1.基准点的布设。建筑(构)物沉降观测的期限一般较长,因此基准点的长久稳固不动是十分重要的。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为了减小因水准观测路线过长而引起的观测误差,建筑(构)物沉降观测所用的基准点往往设置在离工地较近的旧有建筑物外墙上,且采用相对高程系统。这样时间久了,由于大规模的城区改造,旧有建筑物可能被拆迁,基准点将遭到破坏,一旦基准点被破坏,则观测工作将被迫中断。因此, 设置在工地附近的基准点只能作为工作基点,且不能少于三个,同时设置一个基准点,按照国家有关规范标准的规定沉降观测所用的基准点必须是国家水准点,或是与国家水准点联测的工作基点。从上述情况来看,为了保证沉降观测工作的长期连续性,且必须与市内较近的国家水准点进行联测,从而得到沉降观测点在国家统一高程系统中的高程值。这样,即使工作基点和与之联测的基准点都遭破坏,也仍可用市内国家统一高程系统中的其他基准点恢复。

2.沉降点的布设。国家及行业有关规范标准均规定,沉降观测点的布设应结合地质情况及建筑物结构特点,以能全面反映建筑物地基变形特征来确定。从平面设置考虑,沉降观测点一般布设在建筑(构)物的四角、大转角、沿外墙每6~15 m处或每隔2~3根立柱的柱基上。从纵向设置考虑,沉降点一般布设在主体的±0.00以上0.5m左右的外墙上较合适,这样观测时立尺、观测均较方便。但对于当今的建筑工程,这样布设时常会遇到问题,甚至使观测工作无法进行这就要求我们在沉降点的布设时,针对不同工程区别对待:一般工业建筑沉降点布设在主体的±0.00以上0.5m左右的外墙上;民用多层住宅的沉降点,由于设计有半地下室,沉降点布设可适当下移,方便观测为宜;对于目前相当普遍的带裙房的多层或高层建筑,裙房与其主体的沉降在时间上往往不同步,二者的沉降量相差也较大,因此必须各自分别布设沉降点,但由于裙房将建筑主体的首层外墙包围,其主体上的沉降观测点若布设在±0.00以上的首层外墙上,则工程竣工后,由于此房产往往不再属于开发商,在裙房内的主体沉降点将难以继续观测到。

二、沉降观测的实施

1.仪器测站的设置。国家一、二等精密水准测量的规范要求在设置仪器测站时,前后视距差对于一等不得超过0.5m,对于二等不得超过1.0m。然而,观测一幢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各沉降点时,在视线长度要求范围内(一等不超过30m,二等不超过50m),往往在一个测站上同时可以观测到多达4~5个沉降点,如果在这一个测站上测完这4~5个沉降点,工作效率当然较高,但前后视距差必然会超限。如果严格按照前后视距差的要求,则只得在相邻的两两沉降点之间都架设仪器设置测站。由此可见,在观测之前,只要仪器i角已严格检校,那么这一前后视距差的规范要求对于建筑(构)物沉降观测可以放宽或不作要求。

2 .观测的操作程序。国家一、二等精密水准测量的规范要求在一个测站上的观测程序,对于奇数站为:后尺、前尺、前尺、后尺;对于偶站为:前尺、后尺、后尺、前尺。在每一个测站上观测8个数据,然后再用这8个数据计算出10个数据,最后求得一个测站前后视的基辅平均高差。这一观测程序对于国家一、二等长水准路线的测量非常必要,它可大大消除与观测时间的长短成正比例的许多误差。然而,对于建筑工程沉降观测,基准点(或工作基点)离建筑(构)物上的沉降观测点较近(通常不超过200m),与时间长短有关的误差(如尺垫下沉、仪器下沉等)并不显著,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故对于建筑(构)物的沉降观测,在不降低其观测精度的前提下,每一测站上的观测程序可以简化为:后尺(基本中丝)、后尺(辅助中丝) 、前尺(基本中丝)、前尺(辅助中丝)。

3. 数据的处理方法。按照国家一、二等精密水准测量的规范要求,通常将测量路线布设成闭合路线,并计算其闭合差,其目的是为了检查测量数据中是否存在粗差或大的累积误差。另外,如果闭合差不超限,则还要将其反号后按与测段的长短成正比例地分配到路线中,即对每一测段的高差进行修正。

然而,建筑物(构)沉降观测有其特殊性:除第一次测量外,其余每次都是重复测量,由于每次都是重新测一遍,因此避免了因测量次数的增多而导致的误差累积,而且从同一点两次高差值的比较(随本次沉降量的大小而定,一般不会太大),还可得知测量中是否存在大的错误,这样看来,将沉降观测路线布设成闭合路线的意义并不大。另外,在一般情况下,沉降点不会出现上升的现象,即沉降点的高程值总是小于或等于前一次的高程值,如果按照规范要求将水准测量路线布设成闭合状,且将闭合差强制分配到每一测段的高差中,反而有可能扭曲沉降点的高程值,使得在沉降点并未下沉的情况下出现沉降点上升的不合理现象。

上一篇:刍议建筑工程中的施工质量管理问题 下一篇:刍议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