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汤哥高科技,是真是假

时间:2022-10-27 06:07:24

阿汤哥高科技,是真是假

戴上具有人脸识别技术的隐形眼镜,在茫茫人海的火车站走来走去,只要一眨眼的工夫,目标已经被认出;仅凭一双壁虎手套,就爬上800多米的迪拜塔;开车阻止核弹爆破,为了赶时间要抄近路,只需一个开关,汽车挡风玻璃就变成了显示地图的电子显示屏……在最近上映的《碟中谍4》中,这些高科技场景令人炫目。我们不禁要问:这是真的吗?这些科技什么时候我们才能用上?

其实随着时间的发展,有很多电影中的高科技都已经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妨来看看阿汤哥在电影中都用过什么高科技,有哪些已经变成现实,又有哪些会在未来变成现实。

壁虎手套

这集故事中,阿汤哥用这双手套爬上迪拜高塔外墙,几次惊险状况都让人为他捏把汗。这种手套的掌心是由特殊颗粒组成的摩擦面,具有强劲的黏性,爬墙时,手掌平贴在玻璃上,就能牢牢黏住,前进时,只需将手掌呈波浪形波动,便可松开。

这种手套的能源也是来自电池,手套外侧有灯条显示,红色是没电,蓝色是有电。从电影里看,阿汤哥用的那双手套显然没充足电,其中一只没用多久就变成红色,阿汤哥索性脱掉那只没电的,仅用一只手攀爬。

当然这种手套目前还没有被开发出来,一切只是电影中的美好想象。阿汤哥在拍摄时,亲自上阵,身上拴着保险绳,由直升机在一旁候命,手套也就是个装饰品。

但是这种手套在未来变成现实也不是没有可能性,早在2008年《蜘蛛侠》上映时,科学家就进行了研究,壁虎之所以能抵抗地心引力吸附在物体表面,是因为它脚掌上长满了被称为“刚毛”的细微绒毛,每根刚毛末端又有成百上千个直径仅0.25微米的凸出物。

这种精细结构使刚毛和爬行物体表面分子距离极近,从而产生分子引力。如果继续对此进行研究,不难造出这种手套。

多功能电子隐形眼镜

电影里,这个隐形眼镜多次亮相。眼镜只有一只,无线与电脑或者手机连接,有多种功效。特工戴上后,在茫茫人海的火车站寻找跟踪对象,眼镜就像个录入摄像头,迅速地锁定相似人脸,只要一眨眼的工夫,那个要寻找的人就被锁定。同时,这个眼镜还可以变成照相机,只需眨眼两次,就可以将所看到的东西拷贝,然后通过无线连接,拷贝的东西会打印出来。

这种眼镜运用的人脸识别技术实际上已经成为现实。国家863人脸识别项目研发专家、清华大学教授苏光大介绍,人脸识别经过40年左右的发展,技术上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成熟度。如今,人脸识别系统应用范围已经相当广泛,可用于公安、机场、边防口岸、安防等多个重要行业及领域,以及智能门禁、门锁、考勤等民用市场。也许你仍然觉得这些都离我们太遥远了,最新的消息是,我们常常使用的邮箱也有可能使用人脸识别系统进行验证。

挡风玻璃显示屏

在动作片中,最不可或缺的就是拉风的座驾。《碟中谍4》中,阿汤哥的座驾换成了宝马名车。阿汤哥为了阻止坏人们发射核弹,开车狂奔,为了省时间决定抄近路,此时出现了让车迷们印象最深的景象,前挡风玻璃变成了显示屏,不仅能显示导航,还能在肉眼未看到前,显示前方出现的行人和障碍物,而且全部的控制方式都是触摸操作。

车迷们应该兴奋了,因为电影里的超酷功能已经成为现实。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目前美国一家公司生产的最新车载卫星导航系统,可将道路3 D信息呈现在挡风玻璃上。

面具制造机

《碟中谍》系列中必不可少的一大重要设备就是面具制造机,这个神奇的道具可以在短时间内制作一个和他人相貌一模一样的面具,其制作流程也在之前的系列电影中有所曝光。

事实上,自打《碟中谍》提出人脸面具的概念后,就已经有商家动起了脑筋。去年,日本一家高科技公司已经研发出一种高仿真的“3D人脸面具”,逼真程度近似真脸。这种“3D人脸面具”售价高达4000美元,普通人可以定制一张其他人的脸,想当谁就当谁,也可以照自己的容貌定制一副自己的人脸面具,让自己拥有“第二张脸”!

这种“3D人脸面具”用氯乙烯树脂制成,由于面具材料本身具有弹性和光泽,所以做出来的面具不论是脸上的细毛孔、雀斑、睫毛,还是皮肤色泽,都和真人的脸一模一样,甚至连上面的“毛细血管”都清晰可见,足可以假乱真。

空间虚拟手势操作系统

阿汤哥主演的《少数派报告》于2002年和观众见面,影片讲述的故事发生在40年之后,其中许多高科技产品让人记忆颇深。片中阿汤哥在操作电脑时,已经完全不用传统的鼠标键盘,而采用一种三指的手套进行操作。

手套中的三个光点应该就是像现在多触点的触屏接触点一样,只不过它是使用各种手势来操作,跳出了二维平面的束缚,从而能让操作更加立体化。

2010年,国外Fraunhofer研究所已经设计出了一款更为强悍的手势操作系统,而且它面向的是虚拟3D立体空间。Fraunhofer打造的这款FIT手势操纵3D虚拟系统,不要用户佩戴专门的手套或其他标记,它可以直接识别用户手掌和手指的变化,并将此转换成对应的命令,支持多用户操作。

该系统采用3D摄像头捕捉用户手势,通过照射光与反射光的光程差算出光线飞行时间,进而推测出物体的形状和距离。据介绍,该系统还使用了一种非常特殊的图形分析算法,它可以过滤掉手掌和手指的其他轮廓。

虹膜扫描仪

《少数派报告》里,每个人的虹膜信息全部存储在电脑里,不管你去哪里,地铁、小卖部,无数的虹膜扫描仪都监视着你,随时都掌握着你的行踪。在电影中那个年代,视网膜扫描仪已经应用在了各个领域,其使得商家在接待顾客之前就预先了解到顾客的购物喜好。

在现实生活中,这项技术已经被研发出来。据外媒报道,美国霍伊斯公司研制这一新型安全装置,命名为“眼锁”。霍伊斯公司声称,这是首个面向顾客、手持便携式虹膜扫描仪,其大小与名片相近,质量仅114克,可通过USB数据线连接至用户计算机。一旦该仪器软件包安装配置之后,所有用户必须在扫描器前进行扫描,能自动登录任何密码保护应用系统或者网站,无论是Facebook、微博、贝宝(全球最大的在线支付平台)还是银行账户。

上一篇:牛奶,你到底怎么了? 下一篇:加蓬,无人和谐的宁静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