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

时间:2022-10-27 06:02:23

探寻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

如果说互联网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人们信息获取和交换的方式;那么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则实现了人与人之间全方位的虚拟互联,从而改变了生活和沟通交流的方式。毫无疑问,这种改变必然伴随着巨大的商业机会:就像本世纪初第一次互联网浪潮催生了互联网经济一样,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也带来了一场新的商业模式革命。“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诚如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所言,移动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正备受各方关注。

地铁里,无数人拿着手机,或看新闻,或打游戏;电脑前,点击鼠标购买自己喜欢的商品;公车上,刷微博刷得不亦乐乎……如今,移动互联网应用已经深入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统计,截至2013年3月,我国移动互联网的用户总数已达8.17亿。国际会计和咨询公司普华永道的一项最新调查结果也显示,中国消费者较其他国家的消费者更喜欢使用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进行网络购物,且网购频率领先于全球平均水平。其中,24%的中国网购受访者表示,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更频繁地使用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上网购物,这一比例较全球平均水平(11%)高出一倍以上。目前在中国,39%的受访者每月至少使用一次平板电脑购物,35%使用智能手机购物,还有29%使用社交媒体购物。而在全球范围内,对应的比例分别为17%、16%和12%。

尽管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迅猛,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行业也面临不少严峻挑战。近年来,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成为业界不断探索和困惑的问题。纵观手机视频、手机游戏及通讯服务领域三种类型的公司,均是目前移动互联网产品的主流盈利模式,基本由PC互联网的盈利模式拷贝而来。也就是说,在PC上证明可行的商业模式,转化到移动终端依然可以赚取真金白银。与此同时,移动互联网特有的模式,如移动商务、移动支付却仍停留在“叫好不叫座”的阶段。

商业模式决定成败

任何一个组织,无论是否涉及商业领域,都存在一个模式问题。通常来说,商业模式至少要满足两个必要条件:商业模式是由多种因素组成的整体,并具有一定结构;各组成因素之间具有内在联系,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而要理解这一定义,必须抓住商业模式的两个关键特征:

首先,商业模式是一个由多种因素组成的整体、系统的概念,包括广告费、咨询费、注册费等收入模式,向客户提供的价值(在价格还是在质量上竞争)、组织架构(各业务部门、整合网络)等,虽然这些都是商业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只是其中一部分。

其次,在商业模式中,各组成因素之间具有非常高的内在联系,这个内在联系可以使它们互相作用、支持,而且各个因素都能够有机地关联。但是要准确地把握这一联系,还需要非常清晰地描述出该商业活动中所有参与者扮演的角色,他们之间的相互关联作用,以及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是如何流动的。

在这个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年代,商业模式的竞争将是企业竞争的最高形态。在移动互联网领域,这个观点再一次被深刻地证明。纵观在移动互联网产业混得风生水起的企业,无一不是在商业模式的创新方面有着独到见解和创新尝试。可以说,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关系到企业能否做大做强,关系到产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

UC手机浏览器、腾讯微信、新浪微博、小米手机、苹果App Store、奇虎360安全卫士……这些成功的企业和应用,或许其成功各有原因,但有一个共同点――商业模式创新。移动互联网需求的多样性、业务的繁荣、平台的开放、市场竞争的加剧、注重生态系统的建设,使得商业模式呈现出多元化态势,许多成功的商业模式也脱颖而出。

例如,苹果公司构建“终端+应用”软硬一体化的商业模式,从而打造了具有竞争力的生态系统,使苹果公司赚得盆满钵满;阿里巴巴打造电子商务平台模式,成为电子商务的“帝国”;谷歌采用“搜索免费+后向广告收费”的商业模式,一举奠定了在搜索引擎界的霸主地位;奇虎360通过专注互联网安全、实行免费增值商业模式以及打造开放平台取得了巨大成功,成为我国最大的互联网安全服务提供商;小米手机通过注重品牌经营、高性价比手机和互联网化销售模式取得了成功;UC优视科技则专注于手机浏览器市场,向平台方向转型,从而成为手机浏览器的领先者……

创新成就竞争优势

实际上,商业模式是一个内容丰富的概念,它和盈利模式并不是一回事。商业模式的内涵包括但远大于盈利模式,商业模式是创造客户价值的企业经营活动的总和,创新的商业模式能使企业获得更多用户的青睐,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商业模式的创新比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更具挑战性,它产生的影响是无形却深远的。

构建一个好的商业模式,无论对哪个企业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移动互联网公司当然也不例外,尤其这个领域大家都还在探索之中。不过,总有一些可以把握的原则。首先,一个好的商业模式必须先回答好战略定位这个问题。所谓战略定位,就是企业要做什么、不做什么;为哪些目标群体提供服务。概括来说就是“为什么人提供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也就是产品模式和用户模式,这是移动互联网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的基础。其次是如何打造强大的开放平台,这是商业模式的核心内容。企业用什么方式打造平台、提供哪些API开放能力、如何建立良好的生态系统,这是企业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的手段。再次就是营销模式,在市场中,移动互联网企业如何扩大自身的品牌影响力,用什么样的营销模式推广和销售,这是吸引客户眼球的一个重要方式。最后才是盈利模式,当企业拥有了很多用户和很大流量时,应考虑如何把规模和流量转换成收入,这也是一个优秀商业模式应该实现的目标。

商业模式创新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基于技术、产品之上的商业模式创新是一种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打造长期竞争优势的保障。移动互联网企业要打造成功的商业模式,就必须坚持正确的战略定位,以打造开放平台为目标,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注重和强化客户体验,构建良好的产业生态系统,充分运用互联网工具改变企业经营模式,实现商业模式创新、技术创新和客户体验创新的有效结合,以营造新的竞争优势。

打造开放平台是移动互联网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检验商业模式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移动互联网时代是“平台为王”的时代,也是“生态为王”的时代,优秀的商业模式必须将“开放”作为核心,以开放的姿态拥抱产业链上的各个合作伙伴,只有这样,才能获得长期持续发展。

好的商业模式最终总是能够体现为获得资本和独特的市场价值,能够为企业带来持续的收入增长和盈利。在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重视和强化商业模式创新更为紧迫。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必须充分考虑移动互联网的特点。在碎片化、个性化、多元化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如何吸引用户、提高用户黏性成为移动互联网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

由于移动互联网用户付费习惯尚未形成,广告投放模式又受到手机屏幕大小的限制,要实现真正盈利尚需一段时间。因此,企业选择进入移动互联网细分市场十分重要,千万不能盲目跟风模仿,而要选择自己擅长的、具有差异化的、能避免直接与互联网巨头竞争、有一定盈利潜力的业务为切入点。可以优先考虑进入手机游戏、O2O移动商务等领域,紧贴这些领域的市场需求开发和运营产品,提高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打造多元化格局

在现阶段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下,内容和服务不再是营收和利润的唯一来源;服务提供方通过构建内容软件和硬件终端的生态,使得软件、服务和硬件终端都可以成为营收与利润的来源。

在构建软硬件生态方面,存在着以Apple为代表的封闭AppStore模式,和以Google为代表的开放AndroidMarket模式之间的竞争。

在Apple相对封闭的AppStore模式下,其软件、内容和服务均只能在Apple的硬件平台上运行;而Apple的硬件平台,也只能运行基于Apple标准的App和服务。AppStore上数以百万计的App,则是根据Apple提供的开发框架和技术指南,由数以千万计的独立开发者开发出来。其中的收费App,由Apple和开发者按照3:7的比例进行收入分成。苹果和App开发者的3:7分账模式,为Apple带来了不菲的收入,但为Apple真正带来巨额利润的,却是销量动辄数千万的iPhone、iPad和iPod。为苹果带来巨额利润的硬件产品,除了其良好的应用感知外,在苹果相对封闭的内容生态下,其丰富的内容源只能在苹果的硬件产品上得以应用,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Google则打造了一个类似于AppStore的AndroidMarket,鼓励开发者为Android开发应用App;同时,Google向终端厂商免费提供Android系软件,终端厂商可对Android进行改造以使之适应其硬件。在Android模式下,Google和终端厂商各司其职,Google通过Android内置的搜索服务获取搜索广告收入,终端厂商则通过硬件终端的生产和销售获得硬件收入。在Google的免费Android模式下,Android软件和终端的销量、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已经实质上威胁到了Apple所构建的AppStore生态,从而引起了Apple和Google阵营之间的专利大战。

短时间内,移动互联网开放和封闭的商业模式之争,很难决出胜负,但毋庸置疑的是:在当前移动互联网的商业模式下,构建一个完整的软硬件业务生态,并参与到其中的一个环节,是当前市场竞争的主要形式;硬件同软件以及服务一样,都能够成为移动互联网新商业模式下的利润来源。

而在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产业链上,目前主要有以下四种商业模式。

模式一:进入主流智能终端厂商的供应链。以智能手机为例,过去几年苹果iPhone的销量在全球取得了爆发式增长,中国诸多进入苹果供应链的元器件厂商,不论是企业业绩还是行业地位,均获得了飞速发展和提升。在全球分工体系中,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通过与国际巨头合作,提供解决问题的优化方案,不断获取订单,既是竞争力的一种体现,也是中国电子行业技术水平提高的标志。

模式二:软硬件一体化是大势所趋。过去,Wintel组合主导的PC产业链,是一个分工合作的模式,产业链上的每个环节专注于自己的领域,基本互不干扰。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苹果开创了“App Store+iPhone”的模式,本质上是软硬件一体化,打通产业链的上下游,硬件终端黏住用户,软件服务平台获取用户价值。这种软硬一体化,极大地增强了苹果的竞争优势,获得了空前的商业成功。

模式三:一云多屏是大趋势。不同智能终端之间并不孤立,而是联动的,完全可以实现一云多屏。比如苹果的App Store既可以在iPhone上,也可以在iPad上,还可以在iTv上。其实,国内已经有不少“一云多屏”模式的企业,如视频云、游戏云、语音云等,这些企业提供云服务平台,向不同终端屏分发;目前阶段,并非所有终端屏都可以实现商业价值,但这种模式可以建立起强大的竞争优势,有些屏是用来价值变现的,有些屏则是用来黏住用户的。

模式四:优质内容、应用的价值越来越大。智能终端普及和多屏互动,带来的是传播效应的快速放大,这对于优质内容和优质应用价值的快速变现非常有利。

展望未来,以上四种商业模式分别对应智能终端产业链上的四个不同环节(元器件-终端-平台-内容),但共同指向各个环节上优质企业的“强者恒强”。以苹果公司为例,iPhone只是其商业模式的冰山一角,其商业模式的核心在于“软硬件一体化”和“一云多屏”,这种模式将在相当长时间内维持苹果公司的整体竞争优势,推动苹果公司“强者恒强”。

事实上,移动互联网绝不仅仅是互联网行为向移动端的迁移,也绝不仅仅是将互联网的游戏、购物、通信等移植到移动端上那么简单。倘若如此,移动互联网的价值和意义将大打折扣。智能终端的不断深入普及将会带动用户信息获取方式、消费行为以及消费习惯的改变,移动端也一定会与互联网、传统产业进行充分融合,通过移动的方式去颠覆现有产业的商业规则和格局,并在这一过程中找到完善的商业模式。

从这个角度来看,虽然移动互联网已经出现好几年,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和移动端流量也都取得飞速发展,但这一切才刚刚开始,一场大变局正在酝酿,让我们拭目以待。

上一篇:牛顿―莱布尼茨公式教学的新探索 下一篇:如何“背”好电子书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