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痴呆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及调查研究

时间:2022-10-27 05:58:06

老年痴呆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及调查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痴呆患者家属心理状况。方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症状自评量表,对75例老年痴呆患者家属进行调查,并与65例非老年痴呆患者家属对照。结果:老年痴呆患者家属和非老年痴呆患者家属焦虑得分分别为38.47±10.82分和35.40±6.8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老年痴呆 家属 心理状况

随着科技的进步及医疗事业的发展,人类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的平均寿命也在延长,社会老龄化的问题则日渐突出,同时老年人的躯体疾病及心理问题也在不断的增加,特别是老年痴呆患者及老年期精神疾病呈逐渐上升趋势。老年痴呆主要临床表现为渐进性的记忆力减退、智能缺损、情感障碍及姿势、步态改变,对日常生活失去判断力,到疾病晚期逐渐出现自理困难,对外界完全没有反应。众多患者及其家属被老年性痴呆折磨得精疲力竭,而大部分人对此病的相关知识知之甚少,患者家属在面对老年痴呆患者时会出现一系列心理问题。本研究探讨老年痴呆患者家属心理状况。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的老年痴呆患者的家属75例,对照组为同院的非老年痴呆患者的家属65人,老年痴呆的诊断符合CCMD-2-R器质性精神病痴呆诊断标准。患者人组标准:①年龄60岁以上;②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中老年痴呆的诊断标准;③排除器质性疾病及其他精神障碍。患者家属人组标准:①年龄18~80岁;②患者的主要家属;③排除器质性疾病及其他精神障碍。

1.2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内容包括:

①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工作情况、与患者关系、患者疾病确诊时间、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医药费支付方式、给家庭带来的经济负担等。②焦虑自评量表(SAS)从老年痴呆患者家属与非老年痴呆患者家属中各随机抽取60例进行比较。③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由研究者向患者亲属讲明调查的目的、内容和填表要求,由受试者自行填写问卷。共发放问卷140份,回收136份,回收率为97.1%,有效率为96.7%。

1.3研究工具

1.3.1焦虑自评量表(SAS) 该量表共20项条目,主要用于评定被试者的焦虑主观感受。评定一般可在10min之内完成。临界值为50,分数越高,焦虑倾向越明显。50-60分为轻度焦虑,61-70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

1.3.2症状自评量表(SCL-90) 该量表共90项条目,评定一个人是否有某种心理症状及其严重程度。心理问题判定标准:SCL-90总分>160分,或阳性项目数>43分,或任一因子分>2分,可考虑筛查阳性,提示可能有比较明显的心理问题。

1.4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处理,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采用x2检验,P

2.结果

2.1一般资料老年痴呆患者亲属组和非老年痴呆患者亲属组在性别构成、工作情况、文化程度、与亲属关系、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医药费支付方式、给家庭带来的经济负担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2焦虑程度测评结果老年痴呆患者亲属组和非老年痴呆患者亲属组焦虑得分分别为38.47+10.82分和35.40±6.84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12,P>0.05)。老年痴呆患者亲属组中度及重度焦虑者的比率高于非老年痴呆患者亲属组,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3两组SCL-90评分比较研究组的SCI-90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阳性项目均分、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等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3.讨论

本文通过对老年痴呆患者家属心理状态的调查发现,老年痴呆患者家属的焦虑总分高于中国人常模(P

老年痴呆患者家属SCL-90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均分、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等因子的评分明显高于非老年痴呆患者家属,提示老年痴呆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与文献报道一致。伍毅等研究证明痴呆老人的照料者负担要比非痴呆老人重得多。国外有报道[棚,照料负担能降低照料者神经免疫功能而易患躯体疾病。因此在关心痴呆患者的同时也应该关心他们的照料者的心理健康,并设法帮助照料者减轻心理负担,对照料者的抑郁、焦虑情绪障碍给予关注和治疗,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老年痴呆患者及亲属的生活质量。

本调查同时发现,非老年痴呆住院患者家属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等心理障碍,应将对患者家属心理关怀作为整体护理工作的一项重点。

4.结论

通过使用量表测量分析了老年痴呆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结果可以看出老年痴呆患者家属普遍存在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建议应关注老年痴呆患家属心理状况,给予关心、照顾和支持。

上一篇:浅议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浅谈科研院所的安全保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