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乡情 打动学生 激活课堂

时间:2022-10-27 05:55:41

巧用乡情 打动学生 激活课堂

【摘要】随着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方式等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和我国与世界交往的日益密切,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在心理、智力、体能等方面的发展潜力,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潜力。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尝试用乡土案例,加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从而打动学生,激活课堂,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高中 政治课教学 乡土案例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028-02

从2008年秋季开始,江西实施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改革,以此推动高中教育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改革,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效。在这一背景下,作为一个政治教师如何去重视学生在心理、智力、体能等方面的发展潜力,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潜力,是我们必须去关注和实践的一个问题。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尝试用乡土案例,加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从而打动学生,激活课堂,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乡土案例是指有较强的地方特色,且与某一地方有密切联系的材料。政治教学中引用乡土案例,既可充实教材内容,也是政治课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重要体现,同时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也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巧用乡土案例的即时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而乡土案例就在学生周围,既为学生所熟知,又为学生所喜爱,是学生时常接触的素材,因此巧妙地把乡土案例引入到课堂中,往往能以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作为教师在引用乡土案例时,应把当地重要的时政如地方党政的重大决策、当地出现的重大事件与教材密切结合起来。同时,在时间上,要注重新近发生的事情,以弥补教材内容的不足,扩大学生知识面,给政治课堂注入新鲜的内容。

每年的一月或二月是市、区两会召开的时间,因此我们在上高一的《政治生活》课程时,第三单元“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结合市、区两会的召开提前完成教学。在讲解这一框题时,教师结合教材中的探究问题,组织部分学生分别采访我校的区人大代表和政协代表,要求学生了解:人大代表拥有哪些权利?以及作为人大代表,如何代表人民行使好国家的权利?并要求学生根据了解到的情况撰写一份小报告在课堂中向其他学生讲解。同时教师适时地引用区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思考: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是什么?由此导入“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这一过程中,采取了由教师指导、学生参与为主的社会实践活动和研究、探讨性学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接触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并且来自身边的具体现象,以及相关的“实践”和“研究”的学习过程,从“感知生活”入手,逐步抽象出理论观点“感悟生活”,最后升华到理性的认识。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巧用乡土案例的思想性,感动学生的心灵。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过分强调认知而忽视情感、态度在学习中的功能,这种缺乏情感内涵的教学,使学生普遍感到学习的枯躁、单调,从而丧失了学习兴趣。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则将情感因素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和高度来理解,它不但要使学生明白重要的思想政治观点,更要将其转化为学生自身的思想信念,完成感人、化人、育人的任务。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中,正确的思想政治观点的学习和确立,则是本课程教学活动要实现的重要目的。因此,引用乡土案例,教师要注意充分发掘材料中的德育因素,发挥材料的德育功能,以贯彻落实课程标准的上述目标。

为了更好地说明“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这一观点时,课堂上我运用了为新界埠中学学生捐款中我班困难学生捐出自己一个星期的伙食费进行教学。

因为奉献就在同学们的身边,奉献事迹是如此的直观和真实,吸引学生眼球的同时也震撼了学生的心灵,很多学生在课堂中都有所感触,“润物细无声”,教师再多的话都已显得苍白。

三、巧用乡土案例的生活化,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生活化教学就是植根于学生生活世界,关注学生现实生活,引导学生不断超越现实生活,改善当下生存状态,提升生活质量为主旨的教学状态。通过教学,能使师生的课堂生活丰满,充盈学生生活经历,丰富学生情感体验,能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讲授《多彩的消费》这一框题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消费类型及消费结构,树立合理的消费理念,教师事先对学生进行分组并布置任务:一组负责调查校园里学生的消费行为;另一组则负责调查当地人的消费观念,并要求学生整理成书面材料,得出结论。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则巧妙地运用学生的调查材料,通过讨论、分析、归纳出消费的类型及消费结构。同时教师进一步运用学生的调查案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案例一:“很多人奉行吃光用光身体健康的消费观念,并称之为渔民的消费性格,对此你是如何看待?”

案例二:“许多人喜好打麻将,一到晚上或节假日,总能在大街小巷听到“哗啦啦”的麻将声,这你又是怎么看的?”

这节课,教师注重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处理好文本与课外材料的关系,做到依靠文本又不依赖文本,超越文本又不脱离文本,使学生充分利用自己在生活中获得的消费体验和消费常识,作为学习资源参与讨论,又可以充分表达不同消费观念对同一消费现象的认识,形成不同观点之间的碰撞,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探究和综合实践的能力。

多年的实践证实,乡土案例不仅是非常重要的教材,它能有效地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理念,更重要是它能以小见大,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教师在运用乡土案例的时候应该注意几个问题:

一是切忌牵强附会。在乡土案例应用过程中,应避免与课本知识点没有较密切关系的;与课本知识点有密切关系,但并不能典型地说明问题的;与课本知识点有密切关系,但本身内容过多、理解较难、学生较不熟悉的乡土教材,牵强附会地应用到教学中。

二是避免喧宾夺主。因为课堂时间有限,课本自带实例与乡土案例在时间的分配上有矛盾,在解释一个知识点时,学生的精力有限,过多的例子容易造成学生识记时的混乱。因此,乡土案例作为一种对课本知识的进一步应用,应建立在学生对课本自带实例的掌握的基础上,切忌花过量的时间和精力而造成喧宾夺主之势。

三是注意与时俱进。教师在运用乡土案例时要注意材料的实效性。

总之,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通过恰当、准确地使用典型地本地案例进行教学,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并能培育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怀,从而达到提高道德品质、增长社科知识的“双赢”成果,以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虞新富.积极运用乡土案例,活化高中政治教学.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年03期

[2]《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2年第02期

[3]《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

上一篇:试论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班级管理策略 下一篇:做足特色“农”味,弘扬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