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市新一轮“双挂双促”结对帮扶经济薄弱村

时间:2022-10-27 05:32:58

溧阳市新一轮“双挂双促”结对帮扶经济薄弱村

溧阳市地处江苏南部,属茅山革命老区。为了认真落实老区扶贫开发工作,溧阳市委、市政府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部门与村挂钩、干部到村挂职,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双挂双促”活动。

领导高度重视。全市成立了新一轮“双挂双促”结对帮扶三年行动领导小组,市委书记、市长为组长,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为副组长,成员由市委、市政府10个部门的主要领导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工作的统筹协调。

目标十分明确。按照“凝聚精气神,建设新溧阳”总要求,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2018年底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100万元以上,其中经营性收入力争70万元以上,全市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8500元/年。

重点非常突出。选择65个市级机关部门与全市65个经济薄弱村结对挂钩,各部门帮扶挂钩村制定三年帮扶计划及年度工作方案,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

要求具体清晰。挂钩结对部门配合所在镇、村,着力从三个方面做好帮扶工作。

壮大村级经济实力。结合经济薄弱村实际积极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做好土地文章。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运用土地复垦整理、废弃工矿复垦整治、存量集体建设用地盘活、宅基地有偿退出等政策,以地生财。盘活存量资产。鼓励盘活闲置或低效使用的会堂、学校、村办公场所、生产加工场地等集体资产,在不改变集体建设用地性质的前提下,新建、改建、扩建成生产服务设施,提高资产使用效益。支持发展“农家游”、“农家乐”、“渔家乐”等产业,将资源优势转为经济优势。稳妥发展物业。鼓励薄弱村与经济强村或工商企业通过整合资金、资源,开展股份合作,以镇(街道)为单位,统筹建设专业市场、仓储设施、广告牌、商业店铺及标准厂房等物业项目。拓展有偿服务。引导村集体牵头创办社会化服务组织,为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及农户提供物业管理、农资供应、农机作业、病虫害防治、技术咨询等有偿服务。

帮助低收入农户增收。各镇(街道)要按照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动态管理的要求,认真抓好低收入农户的调查摸底。各部门要帮助所在镇(街道)认真分析低收入农户致贫原因,特别要关注特殊困难群体的生活保障,有针对性地研究帮扶对策,通过技能培训、鼓励创业、帮助就业、落实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措施,促进增收脱贫。鼓励机关干部利用募捐爱心等形式,帮助低收入农户、特殊困难群体保障生活、发展生产、增加收入。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围绕农村公共服务平台、村庄环境长效管理、农田水利改善、村级道路、文体设施建设等内容,从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事情入手,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每年力所能及地帮助挂钩村实施1~2件基础设施、民生实事项目。

措施扎实有力。在结对帮扶工作中,予以政策扶持和组织保障。市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补助资金,每村补助10万元,其余350万元对全市村级项目实行以奖代补;挂钩部门按照每年不少于5万元筹集帮扶资金,所在镇按每年每村10万元匹配。选派5名市机关领导干部挂职任茅山老区镇党委副书记,主抓“双挂双促”帮扶工作。选派10~15名市镇(街道)优秀干部担任薄弱村“第一书记”,直接负责薄弱村转化工作。

溧阳市新一轮“双挂双促”结对帮扶活动的持续有效推进,对促进茅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促进实施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的意见,将产生重大作用,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

上一篇: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探索 下一篇:西安大遗址保护与城市文化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