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真实有效之根本

时间:2022-10-27 05:23:02

小学语文教学真实有效之根本

课堂不是教师展示自我的舞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不能以教师的思路和自己的设计为本,不应该让学生成为帮助教师完成预定设计的“配角”。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利用学习环境,自主建构,实现知识、能力、方法、情感、价值等多方面的发展。我们要尊重学生,更多地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是怎么学的,寻求更加适合学生的教学。

一、以生为本,从学生的立场读好文本

文本解读是进行教学设计的前提。教师解读文本最好能经历“普通读者教师学生”的角色转变过程。其中必不可少的一步是站在儿童的视角读文本,考虑儿童的已有生活经验、认知水平和情感诉求:如果让孩子们来读这个文本,哪些地方是他们自己可以读懂的,可能会有哪些读不懂?哪些地方他们会学得有趣,哪些地方会受到感动?可能产生哪些多元解读,又可能发生怎样的理解错误?怎样让孩子在原有的水平上有所提升等等。

在语文学习中,孩子们的视角、阅读经验、认识能力都会跟我们教师有差异。正确估计他们的现实发展水平,我们的教学才能针对学生可能产生的问题,引导他们阅读、思考,形成阅读能力。可惜在很多时候,学生的这种现实发展水平被忽视,只是让学生按着教师预设的思路去学习,得出跟教师“一致”的结论,便认为教学任务已经完成。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时刻不能忘记的是我们面对的是6-12岁的儿童,他们有自己认识世界的方式,我们不能把成人的认识强加给他们,或强制牵引着他们向前。法国思想家卢梭在他的名著《爱弥儿》中写道:“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秩序,我们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他们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会腐烂……儿童是有他特有的想法、看法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们的想法、看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想法、看法和感情简直是最愚蠢的事。”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师的自身文化水平在提高,有的老师对文本的解读相当深刻和独到,但如果教学时要求学生也要达到跟自己一样的认识水平,恐怕就不恰当了。儿童就该有童心,就该保持着童真童趣,无忧无虑,似懂非懂,不能过于“早熟”,教师也不应去做“催熟”的蠢事。

由于儿童认识水平的限制,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不可能跟老师完全一致,可能会出现多种情况,有的是对文本的独特感受,也有确实是理解的错误,我们可以根据对学生学习水平的估计预设不同的对策,并在课堂中按学生的实际状况及时调整。

二、真实教学,让学生亲历学习过程

语文课堂教学实际上存在着两种状态:一种是以教师自己的设计为主,让学生跟在教师后面走;另一种是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制订三维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做好几种预设,并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的实际随时调整,达成教学目标。语文教学走向生本,就是让教学遵循儿童的认识规律,由浅入深,充分展开,从错误走向正确,从朦胧走向清晰,让学生亲历学习过程。

我们要针对学生的实际状况教学,让课堂呈现真实的状态。美国教学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的方法。”我们要问一问,学习这个文本,学生的原有基础是什么,哪些是学生已经知道的,不需要我们再讲、再问;在这个学段学习这个文本,课标的要求有哪些,学生的需求是什么,有什么困难,哪些地方容易发生错误,哪些地方容易忽略,我们怎么样帮助他们。比如在阅读教学中,初读课文后充分让学生谈感受,学生已经知道的、已有共识的就无需再纠缠。学生学习的潜力是很大的,千万不要把学生当“零起点”。再如,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并把质疑贯穿始终,教学开始可以质疑,中间可以质疑,学完了还可以质疑。要鼓励学生提出“真问题”,千万不要“为老师而问”,揣摩老师希望我们提什么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梳理问题,分清主次,努力在课堂上解决重要的问题。

我国的小学阅读教学,长期以来形成一种教学模式,大致是“初读――精读――总结”,基本上没有跳出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苏联“《红领巾》教学法”的框架。这种模式虽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较多考虑的一般阅读过程,较少考虑儿童的阅读心理和文本的个性,长期使用这种模式会让学生对阅读教学望而生厌。现在我们是不是可以突破这种模式,构建以学生自主探究的生本阅读模式?这种模式当然不止一种。比如:

1.这篇课文我自己读懂了什么?

2.我还有什么问题不懂,需要跟大家讨论?(筛选出几个问题集中研读)

3.除了这些,我们还可以学些什么?(这一步更多地需要老师帮助)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教师的任务是“让学”――“他得学会让他们学”。教师把课堂的舞台让给学生,课堂就成为学生发展的广阔天地。课堂上既要有时间让学生交流分享,更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细细地读书,静静地思考。要减少那种低效的提问和讨论。教师“该装傻时就装傻”,教师“示弱”,是为了让学生“逞强”。像《花钟》第1自然段有许多有价值的语言现象,怎么教呢?一种是由教师提问和讲解,一个劲地“灌”给学生;另一种则是让学生慢慢读,细细想,自己去“发现”这段话的“好处”,然后交流,教师帮助他们总结,并试着用这种写法写一两种花。我觉得后一种更符合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最好采用“先试后导”、“先学后教”的方法,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学生“尝试――探究――运用”的过程。

上一篇:老思路 新举措 下一篇:浅论低段学生数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