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课标”理念下的新课堂

时间:2022-10-27 03:46:36

论新“课标”理念下的新课堂

我国1999年开始了研制语文课程标准的准备工作,2000年公布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2000年9月确定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标准》,2001年9月,《语文标准》和按《语文标准》编写的实验教材进入实验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实验已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新“课标”体现了“构建自主、开放、探究的学习方式”,“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以学生为本”等一系列富有时代特征的教学理念。但是,新“课标”绝对不能停留在理念的更新上,应大踏步地走进课堂,新“课标”呼唤新的课堂。新的课堂,应当是一个体现尊严、活力、自我管理、集体感与意识的学习场所。在这里每个学生以真正的尊严、平衡的活力、恰当的自我管理、集体的情感和专注的意识来处理功课中的问题,以造就学生们最健康、最富有成效的品质:

尊严――学生显得自信和好学,总是昂首就坐,对自己的能力流露着自豪,对自己显得尊重,显得内心充满力量。在课堂里,他们感到安全、放松;能自然地投入到学习当中。他们无需戒备,不用担心取悦他人或赢取每个项目,很真实地表现自我。

活力――学生们饶有兴致地参与着,忙碌着。课堂里呈现一派生机。看不到学生等待不安、心神不定和无所事事,也看不到不时地注视钟表、极不耐烦等待下课的场面。紧张纷乱、焦虑不安、不堪重负、如同被鞭挞而为的景象不复存在,他们挥洒自如地轻松学习。

自我管理――在课堂上学生们在努力实施自我管理和自我激发。他们自负其责,自作选择,自己决定何时开始,何时结束学习,必要时自己改正自己的作业。不需要详尽的指令,他们似乎在告诉我们:“我在照管我需要照管的一切。我能行,我不需要事无巨细的指点。”

集体感――在这课堂上学生们轻松愉快地置身于其他同学和老师的人际关系中。他们彼此聆听,彼此认同,彼此尊重。没有取笑,没有冒犯,没有孤单、被弃、离群之感。难题难免会出现,但师生们以有益于集体生活的方式来解决它们。班级里也会涌现出最优秀的学生和最优秀的老师,这会鼓励学生们共同学习,取长补短,而不是孤立,也不是对立。

意识――在这课堂里,学生们表现出专注、好奇、创造性和勤奋。他们并不厌倦,没有麻木不仁、日复一日地苦干。他们能调节课堂气氛,能驾驭自己的思想与情感,也能适应周围人群的思想与情感。

这“五品质”不一定囊括了界定好课堂的全部要素,但笔者相信它包括了好课堂的核心内容。那么如何把这“五品质”渗透到课堂中去呢?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得轻松自在,学得有意义,学得明白,学得积极主动,满怀信心地面对要学的功课呢?如何让老师不要每天“演戏”,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呢?笔者以为,巧妙地运用一些教学策略,就能实现以上教学目标:

一是运用“真理启示语”。如:“①人人都需要时间思考与学习。②我们每人都有各自的学习方式,有各自的时机表。③可以犯错误,那是我们的学习途径。④勇于尝试,我们就能成就更多、学到更多。”将这些启示语张贴在墙上,并适当地在讲课之前提一些相关的问题或说些相关的话题,让学生提高“对真理启示语”的认识。

二是提问、答写。老师提出的某问题,为了让思考问题的学生人数最大化,让所有学生思考后在纸上写上自己的答案,然后老师请一个学生朗读自己写的答案。这样学生不仅有思考的机会,而且还有写下来的时间,通过写也会较乐于发表意见。如果问题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所有学生都可以对照正确的答案改正自己的答案。这是一个很好的促进积极学习的机会。

三是快速应答、选择“过”。关于某个问题,大家有不同的观点,全班同学来一次快速应答练习,在这个练习中,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意见,当然你没有想好或不愿说时,也可以选择说“过”。这个策略不仅给所有学生提供了发表意见的机会,而且增加了课堂趣味,也训练学生自负其责的自我管理能力。

四是共享组对。这个策略可以在许多情况下频繁使用:①分享观点。让学生组对交流彼此的看法;②交换理解。要求学生组对,分享针对当天功课或家庭作业的总结语;③在讲课中,让学生用几分钟就老师讲授的内容与邻座同学交换意见;④提问、答写。提出有几个答案的问题后,让学生思考写下后,与搭档交换看法;⑤在讨论当中,给许多有话要说的学生提供发表看法、提出疑惑的机会;⑥给课堂增添活力。当大多数学生一直在独自作答或者一直在倾听别人说话时,让学生用几分钟的时间与其他同伴交换看法,共享答案。

五是询问朋友。建议需要帮助的同学向朋友求助。这种策略不仅可以在学生中培养出互相尊重和互相支持的风气,形成一个健康向上、相互依赖的班级群体,也可以节省老师的时间和精力。

六是总结语。以“我学到了……”,“我开始在想……”,“我惊讶的是……”的词组开头,让学生表达出对一堂课或一段体验的收获。这种策略可以帮助学生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生活,形成从经验中学习的习惯。

类似这些可操作性强、减少教师催逼学生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能激发学生最有益的、最富创造性的潜能发展的教学策略还有较多,可根据具体情况有选择地创造和使用。

上一篇: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利用中的分... 下一篇:萧克战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