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府高低收入差距调查

时间:2022-10-27 03:46:34

首府高低收入差距调查

统计资料显示:2010年1~10月,乌鲁木齐市高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06年同期增长50.3%,而低收入户仅增长9.6%,低收入户收入增长速度比高收入低40.7个百分点。

钱能生钱,有钱人越来越有钱。

来自国家统计局乌鲁木齐调查队的调查资料显示:近年来,尽管乌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增长,但高低收入阶层收入增长显现出不平衡,高收入家庭收入增长速度远远高于低收入家庭。

统计资料显示:2010年1~10月,乌鲁木齐市高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06年同期增长50.3%,而低收入户仅增长9.6%,低收入户收入增长速度比高收入低40.7个百分点。

在作数据对比分析时,国家统计局乌鲁木齐调查队用九等分组法计算出首府10%的高收入家庭与10%的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之差,由2006年的1:6.04倍扩大到现在的1:8.29倍。

“数据显示,首府高、低收入户收入差距明显拉大,并有逐步拉大的趋势。”国家统计局乌鲁木齐调查队相关负责人表示。

收入差距最终反映的是生活水平的差距,消费的多少是由收入来决定的。乌市居民住户调查资料显示:2010年1-10月,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分别为3628.49元和3958.18元,出现收支倒挂,倒挂329.69元,使得低收入家庭生活压力较大。

“现在米面粮油,凡是与食品相关的基本都在上涨,感觉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家住新疆师范大学附近的朱荣女士表示,自己是清洁工,每月工资才1050元,丈夫在羊绒衫店打零工,冬季每月工资1500~2000元,夏季工资才600~1000元,“家里有个儿子上高三了,一年学杂费基本上要1万元。就现在这点收入,基本上能满足购买米面粮油等吃的,但购买穿的就没钱了,到了高三,孩子正是学习关键时期,为保证孩子的开支,我和老公已有三四年没怎么买过新衣服了。”

高低收入户家庭消费倾向差距拉大的同时,消费结构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国家统计局乌鲁木齐调查队相关负责人表示:现在,首府高收入家庭生活消费中生存性资料比重逐步下降,享受性资料比重逐步上升,消费内容已从数量型逐步向质量型转变,已从原来的只关注物质生活状态逐步向精神生活状态过渡;而低收入家庭主要以生活必需品消费为主,他们的消费内容较为单一,收不抵支少有节余。

分析近五年来乌鲁木齐城镇居民高低收入群体之间的收入消费差距,仍呈现出逐步拉大的趋势。“各级政府应引起高度重视,努力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切实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困难。”国家统计局乌鲁木齐调查队建议。

高低收入差距明显

有钱人有有钱人的活法,没钱人也有没钱人的乐子。收入不同,消费自然有区别。

以下是国家统计局乌鲁木齐调查队统计的高低收入家庭在衣着、住房、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差距。

相关链接一:

低收入户恩格尔系数在50%左右。

来自国家统计局乌鲁木齐调查队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1~10月高收入家庭食品消费比中占到46.1%,而低收入家庭食品消费比重仅31.5%。

食品消费支出比重实际上就是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是国际上通行用来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的标志。“恩格尔系数与生活水平成反比,恩格尔系数越低,表明生活水平越高。”国家统计局乌鲁木齐调查队负责人解释。

国家统计局乌鲁木齐调查队分析五年统计数据,发现低收入户家庭恩格尔系数在50%左右;高收入户家庭在30%左右。

“虽然我不懂得恩格尔系数,但是感觉现在生活质量还可以,我和爱人在做服装生意,一年收入有10来万元,刨除吃穿等开销,一年能节省出3万多元。今年春节我们计划到韩国旅游一躺。”在小西门成功广场做生意的商户朱云说。

高收入户衣着消费是低收入户的7.99倍

最高收入户人均购买12.29件衣服,而最低收入户仅能购买3.82件衣服,高收入户人均购买鞋类2.15双,而低收入户仅1.55双。

来自国家统计局乌鲁木齐调查队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1~10月高收入户人均衣着消费是低收入户的7.99倍,高收入户人均鞋类购买量比低收入户多1.78双。

其实,除购买数量存在差距外,包括服装款式、质量等也有差距。高收入户对服装的款式、色泽、时尚、美感等方面要求较高,而低收入户由于受收入水平、生活方式、生活环境等方面影响,购买服装时只求便宜、实惠、耐穿的服装。

统计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乌市高收入户购买鞋的单价为169.59元,低收入户购买鞋单价为61.64元,高收入户是低收入户的2.75倍。

相关链接二:

高收入户文教娱乐支出是低收入户的4.5倍。

在改善物质生活的同时,高收入户更加期盼精神生活充实。

国家统计局乌鲁木齐调查队统计:2010年前三季度,高收入户用于文教娱乐及服务方面的支出,是低收入户的4.5倍。

高收入户的文化娱乐消费主要体现在购买享受性文化娱乐用品和进行参观、游览、旅游等费用的支出,教育消费也主要用于子女的家教费、成人教育费、非义务教育学杂费、培训班等;而低收入户的文化娱乐教育支出则主要用于基本的文化用品购买和非义务教育学杂费,其他享乐性文娱消费与高收入户相比差距大。

另外,在医疗保健方面,高收入户用于医疗保健支出也是低收入户的2.38倍。

相关链接三:

高收入户居住面积比低收入高出18.8平方米。

国家统计局乌鲁木齐调查队调查资料显示:2010年1-10月高收入户人均居住消费额是低收入户的1.93倍。

从居住条件看,高收入户居住面积宽敞,住房成套率高,居住条件和配套设施明显优于低收入户。高收入户人均居住面积为38.22平方米,比低收入户高出18.8平方米。从投资购建房看,高收入户人均购建房支出8234.54元。低收入户无此项支出。

由于收入水平的差异,高低收入户在同类家庭设备或耐用品的档次上存在较大悬殊。

比如,彩色电视机,高收入户一般使用的是大屏幕液晶背投式,单机价格在万元左右,而低收入户一般使用的是价格低廉的普通彩电。高低收入户耐用品普及程度存在较大差距。

国家统计局乌鲁木齐调查队负责人表示:高收入户的耐用消费品需求已从彩电、冰箱、洗衣机向电脑、小汽车转移,已经转入较高的消费层次,但低收入户还处在相对较低的层次,冰箱、洗衣机等处于需求增长期,普及率还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

相关链接四:

高收入户交通通讯支出是低收入户的8.35倍。

低收入家庭坐公交车上班,高收入家庭开车上班,而中等收入家庭正准备购买新车。

国家同统计局乌鲁木齐调查队统计:2010年1~10月高收入户人均用于交通和通讯支出是低收入户的8.35倍。从消费结构看:低收入家庭的交通消费,主要是交通费的支出,占交通消费支出的98%,而且是以市内公共交通费为主;而高收入户家庭的交通消费则主要用于汽车方面的消费较多,购买家用汽车和车辆用燃料、修理及零配件和车辆使用税费等支出,占其交通消费支出的62%,而交通费支出中也以乘坐飞机外出和出租汽车费居多。

在通讯费支出方面,高收入户用于手机、上网方面的消费多,是低收入户的3.6倍。显然,由于高收入户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宽裕,生活质量相对高,享受生活,购买汽车、手机和上网等方面的消费较大。

上一篇:男孩危机与教育危机 下一篇:优化公交才是“破堵”之本